airpods3|AirPods 3:苹果生态润滑剂,超越耳机本质的优雅体验( 二 )



AirPods 3的设计接近AirPods Pro , 整体上非常相似 , 但在入耳方式上保留了半入耳结构 , 腔体圆润饱满 , 增加了与耳道接触的面积 , 密闭性更好一些 , 同时也延续了二代上良好的透气性能 , 有利于内外耳压平衡 , 这对于一些不喜欢入耳式的用户来说非常友好 , 我家领导就是如此 , 她的耳道比较小 , 即使选择最小尺寸的耳帽 , 也会感到压迫感 , 如果没有内外气压平衡设计的话 , 会更加难受 , AirPods 3可以说是为她量身设计 , 使用权方面肯定是没我什么事儿了……

拿到一款新耳机 ,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戴上试试效果 , AirPods 3的短柄设计相较长柄 , 减少了悬挂部分带来的重量负担 , 加上增大的耳腔轮廓与耳道更加贴合 , 即使在运动时也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稳固性能 , 激烈的左右甩头测试和跑步时的上下颠簸 , 完全没有问题 , 稳如泰山 。

AirPods 3的贴合度非常高 , 即使没有降噪设计 , 听音乐的时候 , 外界噪音的干扰也会减少很多 , 尤其是开启了空间音频功能后 , 沉浸感非常强 , 暂停播放时 , 正常的通话交流也完全不受影响 , 这种关于用户体验方面的细节正是我对苹果产品难以割舍的重要原因之一 , 绝对不会让用户有冰火两重天的感受 , 只会是那种没有就已经很好 , 有了会更好的惊喜 。

空间音频:满耳江湖美名传 , 终闻传说天籁音自从空间音频诞生以来 , 不管是专业的数码博主 , 还是普通用户 , 对其都是一边倒的惊叹赞美之声 , 我曾一度以为江湖对其有些过度渲染了 , 但直到我戴上AirPods 3亲身体验过之后 , 才发现犯了主观臆断的经验主义错误 , 有些想当然了……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老子《道德经》里这句宇宙生成论 , 引申到音乐领域 ,结合AirPods 3的空间音频功能 , 一曲由爱范儿与大神方浩然和池志城联合创作的「口技:三声万物」 , 为音乐注入了灵魂 , 演绎出韵律的鲜活灵动之美!

单独在手机上播放「三声万物」 , 只是惊叹口技的惟妙惟肖 , 并无其它特别的感觉 , 但戴上AirPods 3 , 并开启空间音频之后 , 前后左右不同方位呈现出的鸟啼、狗吠、蚊嘤、狼嚎、雷鸣……近响远微 , 仿佛置身真实的绿林之中 , 各种音源触手可及 , 妙不可言!

普通耳机往往注重高、中、低频的音质调校 , 而上手AirPods 3后 , 则体会到苹果对氛围感的细节追求 , 一曲《口技:三生万物》真切领略到了空间音频的魅力 , 而开启头部跟踪后 , 如影随形的音源定位 , 让立体声更加单立体声 。

手机影像系统 , 被冠以计算摄影的名头 , 在这个领域中iPhone独树一帜 , 1200W像素的摄像头征战多年未尝败绩 , 而AirPods 3上的计算音频 , 同样带给我们很多惊喜之处 , 除了支持头部跟踪的空间音频 , 自适应均衡还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耳形 , 通过内向式麦克风 , 自动进行EQ调节 , 真正做到了音乐量耳定制 , 这就很黑科技了 , 苹果总会在这些被人忽视的细节之处 , 做出让人意料之外的事情 。

少年时不理解为什么父辈们只喜欢蒋大为、殷秀梅、李双江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我所喜欢的歌曲慢慢也成为了00后、10后眼中的老歌……我的日常的歌单是《大海》《光辉岁月》《海阔天空》《千千阙歌》《一生所爱》《铁血丹心》《人生路》《上海滩》《Promise don't come easy》《Tomorrwo》《The day you went away》等 , 哈哈 , 是不是暴露了年龄 。

除了音乐 , 空间音频在视频方面的表现同样出色 , 我在MacBook Pro 2021上观看了杜比视界版本的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 不得不说 , 效果确实震撼 , 1小时零5分钟处的战斗场面 , 四面八方的机械声、武器声、人声层出不穷 , 随着头部的转动 , 声源的方位也会不断变化 , 关上灯 , 虽然只是一个16寸的小屏幕 , 也能体验到影院级别的沉浸感 , 不得不说 , 科技给我们的普通生活带来的改变 , 确实比想像中要多得多 , 苹果尤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