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的机器人有限的人类( 二 )
上世纪20年代 , 恰佩克的戏剧先后在华沙、贝尔格莱德、纽约、维也纳、柏林、东京、布达佩斯等地演出 , 可见其风靡程度 。 这之后与机器人有关的影像作品、实物、游戏、人物竞相出现 。 <大都会>、阿童木、<杰森一家>、<2001太空漫游>、<星球大战>、高达、变形金刚、<银翼杀手>、任天堂、<新世纪福音战士>、舞动的雪铁龙变压器、GLaDOS、<她>……早期 , 机器人的对话者是幻想、地球 ,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 , 机器人的对话者逐渐变成了人类 。
上世纪30年代末 , <米德尔顿一家人在纽约世博会上>中有一个身高2.1米、体重120.2公斤的金色机器人 。 它可以移动肢体 , 回应简单的语音命令 , 吹气球 , 甚至还可以抽烟 。 但如今看来 , 这个机器人已经多少有些笨重 。 60年代初 , 杰森一家乘坐飞碟在宇宙中旅行 , 外星人、机器人、奇怪的发明常伴左右 。 这样的科技乌托邦 , 对我们而言几乎是一个童话 。 在早期科幻电影中 , 机器人及其所附带的科幻世界 , 常常带有一层“殖民”、反讽、怪诞的特质 。 这些机器人就像是放大了的荷蒙库鲁斯 , 并附带上责任、社会批判、未来憧憬 , 它们改造着这个时代 , 同时融入我们的心愿和理性之中 。
在那个时代 , 人们也展示了对机器人的忧心 。 比如雅克·塔蒂曾制作了一系列关于机器人和现代生活的戏剧电影 。 他的电影精致优雅 , 极其摩登 , 现代家居和自动化设施即便现在也很少见 。 然而最终事态走向了荒谬的境地 , 角色不仅被智能的世界所幽困 , 其自由精神也不再经得起反讽和推敲 。 雅克·塔蒂的寓言还没有过时 , 对于这些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 ,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们和它们的关系是什么?这些探索仍在继续 。
在中国文化现场 , 机器人并不是一个晚来者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中国就产生了一系列科幻电影 , 如<错位><霹雳贝贝><再生勇士> 。 20世纪初 , 机器人的踪迹在中国各个角落几乎都可以寻见 。 但由于种种原因 , 国人对机器人的感受远远不是惊异和好奇 , 而是一种淡淡的关心 , 默默地接受 。 无论是早年对功能性的关注 , 还是近些年对企业方案的接受 , 都抹除了机器人背后所包含的乌托邦幻想 , 以及反抗性的能量 。 在那些典型的机器人叙事中 , 小机器人常常扮演着捍卫正义的角色 , 但它们很少关心和涉及潜在的命题 。 无论如何 , 在接触机器人之前 , 我们已经借助影像和衍生品认知了很多机器人 , 一切都在流动 , 而我们对内部的运作和工程的进展却缺乏了解 。
无论是微观但多义的机器人 , 还是宏观且泛义的人工智能 , 种种信号和数据表明 , 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 它既是20世纪伟大的技术和心灵所允诺的 , 又改造了它们创想时的肌理和系统 。 它是机器时代 , 抑或是智能时代?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命名 。 人类总是在制造名字 , 但对于这样一个已身临其境的状态 , 人类保有了一种出乎意料的谨慎 , 不是因为它不重要 , 而是因为它关切着人的根本 , 存在的根本 。 也许现代是顺利的 , 人类改造自己 , 为世界增加和修补一个又一个名字 , 但是这一次不同 。 我们如何命名自己?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 。 因此 , 我们只好暂时说 , “你好 , 机器人”“你好 , 人类” 。
2
“你信任机器人吗?机器人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你想成为你自己的造物者吗?你想让机器人来照顾你吗?你觉得物体也有情感吗?你相信事物的死亡和重生吗?”我们是否想象过这些问题?我们会如何回答?
- 红米5|红米5G新机曝光:LCD屏+天玑8000+120W闪充,这才是红米的实力
- 腾讯|脑机接口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可能会有新的突破
- 新品发布会在即,降价促销的iPhone 12和iPhone 13选哪个?
- 充电器|入手小米12X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惊喜很多,主要是以下几点
- 年会|实用的高效UI设计软件分享
- 小米科技|2022最佳中的端手机推荐:不输高端手机的性能颜值,堪称旗舰劲敌
- 软件|实用的高效UI设计软件分享
- 一眼就认定的女神节礼物,这款智能穿戴设备为何有如此魔力?
- 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 你真的认识数据吗?
- |官方20亿扶持中视频计划,创作者该行动了,西瓜的红利期还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