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互联网正式进入下半场,美团如何扛过大考?

营收|互联网正式进入下半场,美团如何扛过大考?

文章图片

营收|互联网正式进入下半场,美团如何扛过大考?


后疫情时代 , 美团正面临“三方”难题 。
文丨BT财经 毓言
众所周知 , 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形状 , 其中以等边三角形为最 。
三个相等的边将三角形承受的拉力或压力一分为三 , 最大限度保障结构稳定 。 因原理简单、应用性强 , 等边三角形也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安装、制造等多种业务场景 , 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
但这一理论套用在经济学领域 , 却成为了“三难全”的艰难取舍 。 20世纪90年代 ,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 ,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固定汇率、独立货币政策、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不能共存 , 只能存二弃一的理论 , 用一个三角形清晰展示了“不可能三角”的内在原理 。
而后经过多年发展 , “不可能三角”理论延伸至各个行业 , 出现了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忍性不能共存的“软件开发不可能三角”;扩展性、安全性、去中心化程度协调困难的“区块链不可能三角”;“清洁、稳定、廉价”无法兼顾的“能源领域不可能三角”等 。
对于电商平台经济来说 , 不可能三角困境同样存在 , 对于关联员工、企业、消费者大平台来说 , 使用者角色多元 , 使用人数规模庞大 , 对平台的需求也是众口难调 , 似乎有点“既要、又要、还要”的趋势 。 中国最大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之一——美团 , 就正在迎接盈利、社会价值、规模急需平衡 , 骑手、用户、商家三方利益亟待协调的“不可能三角”挑战 。
疫情“倒春寒”下的平台作为自2019年年底出现至今 , 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 , 疫情倒春寒 , 抗疫工作仍在继续 。 受疫情影响 , 实体经济发展受损 , 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下行 , 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等行业冲击尤甚 。
统计数据表明 , 中国餐饮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9万亿增长至2019年的4.7万亿 , 年复合增长率达10.1% 。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 , 餐饮市场规模下滑15.4%至4.0万亿 , 中小餐饮企业由于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差、销售渠道单一等弊端 , 陷入生存危机 。 时至2021 , 疫情阴影仍笼罩在实体经济之上 。 近期 , 各大上市公司的财报纷纷出炉 , 从中也可以窥见近期餐饮行业缩影 。
海底捞发布2021年全年业绩公告 , 2021年海底捞实现收入411.1亿元 , 同比增长43.7% , 营收增速依然可观 。 但2021年达41.6亿元的亏损还是令不少投资者大跌眼镜 , 虽然其中包含2021年闭店计划处置长期资产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及基于审慎性原则计提的减值损失共计36.5亿元 , 但本期亏损数额庞大 , 已低于之前海底捞发布盈利预警公告中最高预估亏损上限的45亿元 , 几乎相当于此前三年的利润总和 。
抗疫工作仍在继续 , 但经济发展却不能停滞 , 公司纷纷调整经营政策 , 应对宏观环境急剧变化、不确定性风险节节攀升的“后疫情时代” 。
在全国疫情多点开花的现状下 , 为保证抗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 “自觉宅家”成为多数中国人民生活的常态 , 线上买菜成为继外卖业务之后的又一新潮流 。 据美团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 , 以社区电商业务美团优选、前置仓生鲜电商美团买菜、满足即时性配送需求的美团闪购为主的新业务板块收入约503亿元 , 同比增长84.4% 。
其中美团买菜就在上海的生鲜市场“大展拳脚”疫情期间的表现尽显“大企业的自我修养” 。 由于导致地区运输受限 , 青菜保鲜期短 , 出现“一菜难求”的景象 。 加之封闭管控地点不便线下采购 , 线上鲜食需求暴涨 , 线上生鲜商城的供应链能力、配送能力、应急响应能力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 不少网友纷纷调侃 , 现在的生鲜平台配送员是最难约的“上海男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