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机,加速中国化才能更适合中国厨房

洗碗机,加速中国化才能更适合中国厨房
文章图片
“目前我们拓展海外市场的策略就是四处出击 ,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我们!”2004年 , 美的洗碗机出口部的部长向媒体表示 。
中国一开始是外向型经济 , 家电产业往往是制造先行、市场后醒 , 以承接全球产业转移做出口业务起步 , 之后随着国内市场崛起开始做内销 。 洗碗机这个典型的“舶来品”也是如此 , 整个产业的起步以出口 , 承接国外企业订单为主 。
同洗衣机、电视、冰箱这些早早从外向转内向 , 再转外向的品类不同 , 很长一段时间内 , 国内洗碗机市场都处于起步阶段 , 2012年国内洗碗机销量才不过10万台——对于一直用手洗碗的中国消费者来说 , 它属于“超前消费品” 。
如今 , “超前”已来 。 2015年时洗碗机销量还是20万台 , 到了2021年已是195.2万台 , 整个行业的规模也从不到20亿元增长至99.6亿元 。 虽然仍然以出口为主 , 但国内洗碗机市场已然觉醒 。
“五年前 , 市场可选的洗碗机很少 , 2015、2016年行业开始高速增长 , 是因为国产品牌的加入” , 有家电企业相关负责人向《一点财经》解释国内洗碗机市场繁荣的原因 。
供与需一向相辅相成 , 两者缺一不可 。 2021年 , 中国人均GDP已连续第三年超过1万美元 , 达到1.2万美元 , 距离高收入国家“门槛”只差150美元 。 此时 , 巨大的升级消费需求从沉寂到爆发只需要一个火苗 , 国产品牌们承担的正是点火的角色 。
被暂停的洗碗机
众多周知 , 垄断遏制创新 , 既是外部创新 , 也是内部 。 某个行业形成垄断后 , 要么研发停滞 , 要么创新孤注一掷 。
智能手机虽如今被中美企业引领 , 但世界上第一个提供手机上网、使用移动支付的国家是日本 。 在中国功能机手机普及率很低的时候 , 日本已以i-mode为核心发展出较为完整的移动生态 , 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标准 , 比如手机制式上的PHS , 移动支付上的FeliCa 。
当它们在PHS、FeliCa上专注发展的时候 , 苹果、三星、华为、小米等在GSM、NFC上一路狂奔——早期成熟而强大的行业和生态 , 反而拖累了日本手机 , 让它们的时间被暂停 , 从而无缘全球手机行业下一个时代的竞争 。
洗碗机曾经也是一个“被暂停”的行业 , 于西方诞生、创新乃至成熟的洗碗机 , 在进入中国等创新市场时 , 沿用的仍然是此前的经验与产品 , 导致市场停滞 。
家居环境中有两个场景最麻烦 , 劳动量最大 , 一个是洗衣服 , 一个是洗碗 。 洗衣服已通过洗衣机的普及得到了解决 , 而洗碗机在中国市场发展30多年仍然没有得到普及——与国外80%的普及率相比 , 中国的洗碗机普及率仅2% 。
是中国消费者对洗碗机没有需求吗?不是 。
当前“懒人经济”盛行 , 家电行业中所有能让人“偷懒”的品类都得到了很好发展 , 解决扫地问题的扫地机器人 , 解决拖地问题的洗拖一体机器人 , 解决拉窗帘问题的电动窗帘 , 解决洗衣晾晒问题的干衣机 。 如老板电器相关负责人所说 , “只要能解决一小步的问题都能有巨大的市场 。 ”
比如扫地机器人 , 过去几年间孵化了两个市值一度千亿的上市公司 , 市场仍然在快速增长 。 据中信证券预计 , 2022年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 其中 , 自清洁类产品仍然是最重要增量 , 2020年销量30万台 , 2021年150万台 , 2022年望达到300万台以上 。
洗碗机,加速中国化才能更适合中国厨房
文章图片
解决扫地问题的扫地机器人在中国热销 , 那能为用户解决洗碗难题的洗碗机 , 为何普及这么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