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年 , 快手的「收入分成成本及相关税项」开支高达247亿元 , 占收入的比重高达30% 。 这部分成本的高企 , 直接导致快手的毛利率较低 。
分成成本过高 , 核心原因是快手对内容创作者的定价权较弱 。 也就是说 , 拼多多对商家的定价权 , 高于快手对创作者的定价权 。
这部分成本 , 对快手而言很难省掉 。 不分或者少分 , 创作者的内容数量会减少或者涌向其他平台 。 这都是快手难以承受的结果 。
当然 , 最重要的原因是 , 短视频赛道 , 有一个更强大的公司横在快手面前:字节跳动 。 除了字节的抖音 , 还有B站、微博等 。 众多玩家导致短视频的竞争 , 异常激烈 。 而且大家的内容成本都高得吓人 。
这些平台在创作者身上 , 都无可奈何又坚定不移地持续烧钱 。
除了内容成本 , 这两家公司还有一个指标的明显差别 , 那就是销售和营销费用 。 两家公司的三费 , 占比最大的是销售和营销费用(S&A) 。 而从两家的费率走势看 , 拼多多持续下降 , 而快手却持续上升 。 背后的原因也是令人深思 。
2019年 , 拼多多有两个季度的S&A费用超过了100% 。 可以看出 , 公司当时的核心诉求仍然是追求用户增长 。 2019年的拼多多 , MAU和DAU的增长 , 是公司最重要的事 。
事实也证明 , 2019年一季度 , 拼多多的月活为2.9亿 , 年度活跃买家则是4.43亿 。 现在这两个数字分别为7.33亿和8.68亿 。 彼时的用户规模只有当下的一半 。
既然公司的核心要务是追求用户增长 , 销售和营销费用开支占到收入的100% , 也在情理之中 。 互联网上市公司中 , 营销和销售费用占据公司当季收入的100% , 只有拼多多这么做过 。
拼多多敢于这么做 , 是黄峥和公司管理层基于行业趋势做出的判断 。 资本市场对这个冒险的举措 , 也给予了积极回应 , 股价持续上涨就是一个例证 。 也是拼多多股东和投资人 , 对公司战略和策略的认同 。 即便从今天回望2019年的市场营销费用 , 也是性价比极高的一项投资 ,ROI更高 。
反观快手 , 2018年和2019年的市场和销售费用支出异常保守 , 占收入的比重只有21%和25% 。 且过去年 , DAU同比增速持续走低 , 说明用户增长趋缓已经是事实 。
快手当时的策略更保守 , 其中一个原因是 , 快手更希望实现用户的自然增长 。 在宿华的访谈里 , 可以多次看到「自然增长」的表述和态度 。 从快手早期的slogan「记录世界、记录你」也能看出快手的产品哲学 。 宿华认为一个好的产品 , 用户会获得很好的自然增长 。 包括社区和分发机制 , 快手也秉持更普惠的价值观 , 算法尽量减少对用户的干扰 。
另一个原因是 , 在抖音横空出世 , 不断收割用户的竞争背景下 , 管理层可能觉得短视频的用户数见顶 , 并不需要通过花钱买量的方式获得增长 。 彼时担任快手CEO的是宿华 。
这个局面获得转变是在2020年春节的K3战役 。 也许是抖音和拼多多用户规模的飙升 , 让他们意识到局势紧张 。 于是告别佛系 , 快手被动加入战争 。
2019年全年 , 快手的市场和销售费用仅为98亿元 , 对应到新增的DAU为5800万 , 折合一个新增DAU的获取成本为168元 。
2020年全年 , 快手的这项支出就激增到266亿元 , 对应到新增DAU为1.51亿 。 折合一个DAU , 新获取成本为176元 。 这一年也是快手完成3亿DAU的时刻 。
这时候 , 快手的投入换增长策略勉强成立 , 保住短视频赛道老二的位置 , 是宿华和程一笑的使命 。 随着抖音规模的持续膨胀 , 以及微信视频号的入局 , 2021年对快手并不友好 。
- 华硕|2022年是入手高刷OLED笔电最佳时机?看看华硕无双99%好评率便知
- SpaceX|提高70%!京东方OLED出货量大涨,满负荷运行为苹果供货
- 阿里巴巴|阿里抢夺下沉市场,遭拼多多、京喜围剿,淘特能否杀出重围
- Micro OLED是何方神圣:微型显示元件在VR、AR等影像设备中的应用
- 马克·扎克伯格|快手VS拼多多:为什么短视频比电商更难盈利?
- 上海市|拼命送货的快递员和难等到的快递
- 酷睿处理器|不止都市风外观,灵耀14水墨蓝重磅升级:12代酷睿i7+2.8K OLED屏
- 电影模式下OLED电视表现全面超越LCD电视
- 流媒体|拼多多商品被屏蔽了多久恢复?
- OLED|大法高端电视定价了:最强OLED三千欧元起,买不起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