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企业|车企停产波及上游产业 部分轮胎企业陷入“无利无量”窘境


继原材料涨价、海运价格高企、价格传导不畅后 , 轮胎企业迎来新的难题 。
隆众资讯轮胎分析师朱志炜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整体来看 , 今年轮胎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 一是今年原材料价格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的状态 , 给轮胎企业带来成本端的压力;二是市场需求下滑 , 带来销售端的压力;三是受疫情影响 , 多家车企接连宣布停工停产 , 也为轮胎产业带来很大冲击 。
车企停产波及轮胎行业
疫情反复下 , 汽车产业停摆让其上游的轮胎业雪上加霜 。 据了解 , 自3月份以来 , 吉林、上海等地已有多家车企相继宣布停工停产 , 而截至目前 , 仍有多家车企未恢复生产 。
车企停产直接波及其产业链上的每一环 。 以上海为例 , 盖世汽车研究院总监王显斌向《证券日报》采访人员透露:上海汽车产量接近整体乘用车市场的10% , 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据国内产量近17% 。 而如今特斯拉、大众、吉利以及长城等部分在长三角区域的工厂停产 , 预计会导致第二季度汽车产量出现断崖式下滑 。
车企停产不仅对其自身有影响 , 其上游的零部件企业也深受牵连 , 其中包括轮胎企业 。 王显斌表示 。
据采访人员采访了解 , 因疫情反复 , 事实上在第一季度相关零部件企业已面临产品交付时间延长、业绩下滑等情况 。 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对采访人员说 , 疫情对汽车供应链及公司的生产、验收交付效率及成本均有所影响 。 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与净利双双出现下滑 , 此外客户整车产量下滑 , 也影响了公司产品的交付 。
某汽车物流企业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3月份以来暴发的疫情对长春、上海、沈阳等汽车工业基地产生了较大冲击 , 同时多地疫情防控政策对道路运输影响较大 。
朱志炜向采访人员坦言 , 疫情对汽车产业冲击严重 , 同样也波及轮胎产业配套市场 。 配套市场在国内轮胎产量占比在20%至25% , 不过具体对配套市场的冲击有多大 , 目前未有企业给出一线直观数据反馈 。
采访人员采访多家轮胎上市公司 , 公司方面回复车企停产对于公司是有影响 , 不过具体数据还未统计出来 , 让采访人员关注公司一季报数据 。
轮胎企业 无利无量
在原料成本步步紧逼、终端涨价难见成效 , 而需求又进一步遇冷的情况下 , 轮胎企业正面临无利无量的窘境 。
今年原料价格依旧在高位运行 , 特别从三月、四月开始 , 炭黑价格进一步攀升 , 轮胎厂成本极其承压 , 但反观需求端 , 其销售需求却难以跟上 。 朱志炜对采访人员表示 , 工厂不断涨价 , 但需求跟不上终端抬价 , 使得轮胎企业利润不断受到压缩, 轮胎企业明显处于‘无利无量’状态 。
据悉 , 受原材料价格、轮胎制造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 , 尽管轮胎企业自2021年以来已发起多轮提价 , 不过受终端市场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 , 轮胎企业涨价难以传导至终端市场 , 陷入无效涨价的局面 。
赛轮轮胎也表示 , 2021年以来 , 面对原材料价格、海运费价格上涨等压力 , 轮胎行业各公司频发价格调整公告 , 价格多次上涨 。 尽管轮胎价格不断调整 , 但根据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轮胎行业整体利润仍同比下降 。
据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 , 2021年贵州轮胎、森麒麟、赛轮轮胎、迪生力等4家公司净利润均同比下滑 , 其中贵州轮胎下滑幅度最高 , 为67.52% 。
朱志炜告诉采访人员 , 今年以来 , 轮胎企业的出口市场虽然自春节以来慢慢在恢复 , 但整体出货情况还是不如往年同期 , 从3月份国外新订单情况来看 , 市场对于上半年出口情况也并不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