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云从科技上市三重门:提不高的毛利、降不下的研发、控不住的应收( 二 )


随后几年里 , 随着AI概念在国内盛行 , 一大批技术人员投身算法研究 ,AI相关概念的公司更是受到热捧 。 2017年 , 大量AI视觉公司获得大笔融资 , 如旷视科技就获得3600万美金的C轮投资 。
但在众多企业之中 , 周曦创办的云从科技仍是最被看好的几个AI企业之一 , 元禾原点、广州基金等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都非常看好云从科技的市场潜力 , 直接在B轮投入5亿元 。
而在这期间 , “AI四小龙”格局也得以确立 , 除了商汤、旷视、依图三家之外 , 云从科技毫无意外的位列其中 , 创始人光环加持 , 融资金额一路走高 , 云从科技的完美开局还在延续 , 之后的三轮融资 , 云从科技先后获得了10亿元、3.1亿元和18亿元的加持 。
成立五年 , 云从科技风光融资数十亿 , 估值更是接近150亿 。 独角兽、最有潜力企业等奖项的评选 , 云从科技拿到手软 , 被资本推到聚光灯下的它显得格外耀眼 , 资金更不应成为云从科技发展的阻碍 。
然而 , 此番上市 , 云从科技得到的评价却多是“流血” , “血拼”上市的评价 。 云从科技的完美开局 , 并没有让它维持住曾经的风光 , 贵为“AI四小龙”之一 , 云从科技还是到了不得不上市募资的地步 。
一方面 , 随着行业发展 , AI公司正脱离“讲故事”的阶段 , 开始面对产业落地的现实 。 另一方面 , 云从科技所在的图像识别领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 而无论是落地的实际应用 , 还是与其他企业竞争的过程 , 云从科技都避免不了大笔烧钱 。
这也使得云从科技尽管先后融资数十亿 , 却仍然却深陷亏损困境 。
云从科技提交最新的招股书显示 , 2019-2021年 , 云从科技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7.8亿元、7.51亿元和10.7亿元 , 而三年间的亏损则分别为6.4亿元、8.13亿元和6.32亿元 。 三年期间亏损金额高达20.85亿元 。
昔日风光开局带来的融资随着发展和竞争不断被消耗 , 但现阶段云从科技的造血能力 , 却无法完全抵消公司的亏损颓势 , 云从科技难以规避的巨额亏损 , 正是其继续执着于融资上市的最重要理由 。

【云从科技|云从科技上市三重门:提不高的毛利、降不下的研发、控不住的应收】来源:云从科技招股说明书
入不敷出 , 钱“坑”哪儿了?
连年的巨额亏损 , 加之营收规模与企业估值无法匹配 , 云从科技申请上市不得不经历两轮问询 , 甚至审议一度被中止 。
那么 , 究竟是什么原因 , 导致云从科技出现长期亏损 , 以及现在面临资金流的困境 。 云从科技的招股书中可找到一些原因 。
研发投入比高出了科技类公司的正常水平 。 2019年、2020年和2021年 , 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4.54亿元、5.78亿元和 5.34亿元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合计超过15.66亿元;公司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高达59.39% 。

来源:云从科技招股说明书
在AI行业 , 这似乎是个无解的难题 , 云从科技作为典型的高科技算法企业 , 研发投入对算法精度有关键影响 , 为了使自己算法的准确率及响应时间不被同行打败 , 相关AI企业都不断加大研发力度 , 造成行业严重的内卷局面 。
与此同时 , 同行间的人才争夺也在不断地提升算法技术人员的薪资水平 , 进一步加剧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
内卷的结果造成云从科技在内的AI四小龙 , 目前无一盈利 , 且都出现巨额的亏损 。
除了来自同行业的竞争 , 巨头们也在纷纷宣布进入AI 。 AI领域仿佛成为了群雄逐鹿的战场 。 阿里、腾讯、百度、华为等众多实力雄厚的大厂也已经开始布局 , 面对众多资金雄厚的竞争对手 , 云从科技无论是资金还是流量上亦或者人才储备上 , 无疑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 很难和对手匹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