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北京管控区保供战:骑手配送翻倍,生鲜备货五倍,商户四点进货( 三 )


看着很“勇”的王涛 , 其实心里多少有点忐忑 , 但到岗之后 , 发现情况比想象中好很多 。
进入封控区后 , 就不能随便出入 。 为此 , 公司安排分拣员们统一住宿在旁边的酒店 , 相距站点150米 , 走路只需两分钟 , 这被称为人力“内循环”模式 。
早上不到七点 , 王涛就赶到了站点 。 “您有新的分拣订单了”的催促声 , 喋喋不休地传来 , 打捞、称重、宰杀 , 两分钟不到 , 他就能完成一条活鱼的分拣 。
封控前两日 , 每天他要重复这样的流程三四百次多次 , 工作量提升了两三倍 。
手脚不停 , 连续干上十六七个小时 , 直到深夜 , 疲惫不堪的王涛 , 才回到酒店 , 来不及清理满身的鱼腥味 , 就沉沉睡去 。
随着外援越来越多 , 王涛终于不用那么累了 , “现在晚上8点就能下班了” 。
不止潘家园站点 , 目前 , 美团买菜的一线分拣人员 , 已经增加了70%以上 , 一线配送人员也增加了50%以上 。

疫情期间 , 菜大全店铺的货架上备满了货品(图源:张建)忙碌的不止美团买菜站点 , 还有周边的各种小商户 , 比如和美团闪购合作的菜店小老板赵宝全 。
历经了两年的疫情 , 赵宝全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敏感度——知道疫情一来 , 菜市菜价会随之波动 , 订单也会转移到线上平台 。
4月24日 , 北京市政府疫情发布会还没结束 , 他就接到了美团菜大全运营经理的电话 , 提醒他“备足货” 。
下午四五点 , 发布会结束后 , 菜店的线上订单立刻暴涨 , 两个小时内涌入了150个订单 , 是平时的两三倍 。
有位客户一次性购买了30多斤萝卜;最贵的一单订金额达到了700多元;有个订单特意备注“全要软的 , 硬的不要” , 那是女儿买给年迈父母的猕猴桃 。
从下午到晚上 , 订单络绎不绝 , 日常晚上8点关门的小店 , 一直熬到12点 , 才告打烊 。
赵宝全没敢休息 , 接下来的抢菜大战同样艰巨 。 他连夜驱车一个小时 , 赶到新发地 , 发现圆白菜已被抢购一空 , “非常吓人” , 一直忙到凌晨三四点 , 他才备货完毕 。
眯眼了两三个小时 , 第二天早上七点 , 赵宝全的菜店又按时营业了 。
忙碌之余 , 赵宝全也感受到了久违的感动——忙不过来时 , 旁边其他菜店水果店的“友商”们 , 会主动搭把手帮他打包分拣;封控期间晋升为“爆款”的粑粑柑缺货 , 旁边一家水果店老板娘进货时 , 帮着捎带了80公斤 。
仅仅4月27日这一天 , 北京新发地蔬菜上市量就高达2.58万吨 , 而接力支撑蔬菜继续流转的 , 正是金泽明、王涛、杨晓宁、赵宝全等无名的普通人 。
骑手的极端考验:配送量翻倍 , 一单货重70斤货物分拣打包之后 , 下一棒接力者是骑手 。
36岁的美团专送骑手佟国全 , 也在封控后 , 经历了差点露宿街头的难忘一夜 。
4月24日晚上 , 佟国全在跑单路上 , 看到骑手群里有人提醒 , 周边可能要封控 。 那天晚上 , 满腹忧虑的佟国全没睡好 。
第二天七点 , 他早早起了床 , 不断刷着手机上的新闻 , 看到周边几个小区已经开始管控了 。
出门前 , 他下定了决心 , 告诉妻子 , “老婆 , 如果我们小区封控的话 , 晚上我就不回来了 , 越是疫情 , 下单的越多 , 我不能休息” 。
一脸担忧的妻子知道劝不动他 , 默默打包了1瓶消毒酒精、1件厚外套和3个医用外科口罩 , 送他出了门 。
开始接单之后 , 佟国全就发觉到 , 封控区域的订单“不同寻常” 。
首先 , 下单品类变了 。 平日里 , 他主要配送的是麻辣烫、黄焖鸡等热销餐食 , 25日之后 , 变成了米、面、粮油、蔬菜等生活物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