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天航空发展历史盘点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简介

而至2020年时,中国现代航天发展已经历经65年之久,发射的卫星超过300颗,是当今探索太空的国家中,最重要的参与者 。那么,如今让国人倍感骄傲,上可九天揽月的中国航天工业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我国航天航空发展历史盘点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简介

文章插图
我国对于太空探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当时的宋朝率先发明了一批以火药驱动的原始火箭 。
随后的14世纪,明朝万户利用类似的原始火箭飞上天空,虽然结果以失败告终,但这次飞天活动最终在后世被历史记录为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意义重大 。
不过,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种种因素,中国在火箭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对太空的的探索起步亦慢于美苏 。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才开始有计划的发展火箭航天工业 。而至2020年时,中国现代航天发展已经历经65年之久
发射的卫星超过300颗,是当今探索太空的国家中,最重要的参与者 。那么,如今让国人倍感骄傲,上可九天揽月的中国航天工业究竟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对美国和苏联的回应:
时间回到20世纪中期,刚刚建国百废待兴的中国,虽然注意到苏联和美国正争先抢后的向太空发射火箭 。
但是由于经济实力和工业水平因素,我国只是对此保持密切关注,并未有加入美苏太空竞赛的想法 。
然而,随着美国和苏联随后将本应用于和平探索太空的火箭军事化为远程弹道导弹后,无论是考虑到国防安全还是为将来探索太空做准备 。
我国显然都必须迅速将精力投入至火箭工业的发展 。
摆脱依赖独立自主:
起初,鉴于中国当时没有制造研发现代火箭的经验,在该领域刚刚起步的我国选择与苏联老大哥合作,并借此获得了苏联的R-2火箭技术和苏联专家的援助 。
进而在60年代初仿制出P-2导弹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我国在火箭生产制造上取得巨大突破后,苏联专家开始以各种方式阻挠我国航天发展 。
否认我国取得的航天成就,最终,中苏两国的航天合作全面停止,而我国也因为这次事件,彻底坚定了从此以后自主发展航天工业的想法 。
把人造卫星抛上天:
20世纪60年代末,已经进行过数次火箭发射活动后,独立发展数年的中国航天工业终于要迈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
1970年4月24日,研发筹备5年之久的"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计划宣告成功 。
从此,中国成为继美苏发法3大常任理事国和二战战败国日本后,第5个具备人造卫星研发制造能力并发射至太空的世界大国 。
中国航天发展加速:
得益于弹道导弹在冷战军事大国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的火箭工业在弹道导弹刚性需求的刺激下快速进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蓬勃发展 。
1988年,我国成立了航天工业部,负责监督太空探索、火箭制造、计划制定等各个方面的各个方面 。
【我国航天航空发展历史盘点 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简介】数年后,该部分裂成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政府开始开始和国有企业联手合作进行太空计划 。
同一时间,我国开始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计划用于先后进行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中国空间站等航天项目 。
举世瞩目的成就:
2003年10月15日,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由长征2F火箭送入地球轨道,飞船在轨道上飞行21小时后成功返回陆地 。
这是我国首次完成完成完整的载人航天活动,中国也因此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成功将本国宇航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地球的国家 。
4年后10月24日,"嫦娥工程"的探路者,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搭载着"嫦娥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嫦娥一号"随后进入月球轨道 。
完成包括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等任务后,在2009年以受控状态坠月 。这是中国首个进入月球轨道的卫星探测器 。
随后,我国又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进行了一系列探月探测器发射活动,并在2013年12月14日,由"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了在月球表面的软着陆 。
2011年11月3日,中国空间站载人空间实验平台,"天宫一号"由长征二号FT1火箭送入太空,并与神舟八号进行了成功对接 。
这次对接对中国空间站的发展建设拥有巨大的意义,为日后五年内3艘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实验和5年后与"天宫二号"的对接 。
以及将来可能将展开的一系列与空间站建设相关的对接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1世纪的中国航天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航天还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
然而,相比以上成就,我国的航天发展并不像美苏的航天工业,建立在德国废墟中的V-2火箭和德国的科学家上 。
而是由我国最初的航天人仅仅在初步了解现代火箭工业后,就能在苏联抛弃中国后,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使中国逐渐成为举世瞩目的航天大国 。
这个明显更值得国人骄傲 。开始往往是最难的,中国探索太空65年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更是勇气的赞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