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互联网打工人又差点没挺过“寒冬”?有技术的一直过得好着呢

江西|互联网打工人又差点没挺过“寒冬”?有技术的一直过得好着呢

文章图片

江西|互联网打工人又差点没挺过“寒冬”?有技术的一直过得好着呢

文章图片


互联网大厂又裁员了 。 然而类似的新闻能吸引到的关注度似乎越来越低 , 甚至已经像街边皮具店大喇叭播放的“温州皮革厂倒闭了 , 全场清仓大甩卖”一样 , 顶多逗人一乐 , 却再难有人相信 。
早在疫情之前 , 年年就有人说 , 互联网真的要进入寒冬了 。 有说这“寒冬”是从某团和某里“二选一”条款被曝开始的 , 有说这“寒冬”是从某讯给18岁以下未成年人退款开始的 , 还有说这“寒冬”是从共享单车公司圈不到钱、纷纷倒闭开始的 , 反正明明只是一些规范化的管理措施出台 , 却被说得好像互联网遭遇打压一样 。
难道互联网的春天 , 就非得靠管理漏洞、灰色收入、霸王条款?阳光一照 , 反而凛冬将至?

的确 , 互联网公司因为其自身特点 , 常常可以在融得资金后爆发式宣传和增长 , 也容易在资金枯竭、热度消退时崩盘式覆灭 。 这种偏激的企业生命周期 , 更轻易地就能让大众感觉到“互联网公司真牛、真有钱” , 也很容易就会让大家慨叹 , “完了 , 互联网公司不行了” 。
然而大多数有一定行业技术的互联网从业者 , 并不会因为几个“互联网公司爆发了”或“互联网公司完蛋了”之类的噱头 , 就跟着大起大落 。 这其中的原理很简单 , 例如站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创业者的角度 , 公司自然要在得势之时 ,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本价值 , 通过开发热门业务、烧钱抢占市场、吸引潜在人才等方式让公司能尽快做大做强 , 以求能在接下来大量新业务探索失败、老业务升级乏力的衰落期生存下来 。
但这也必然导致互联网公司在不断探索新领域的同时 , 要频率极高地扩招和裁员 。 如果投身其中的打工人对自己有错误的预期 , 例如以为自己此刻的高薪酬 , 完全是自己凭实力应得的最低报酬 , 又或者以为自己凭借非知识技能 , 在非核心部门获得的待遇 , 例如在销售、后勤等部门获得的高职位和福利 , 是一个金饭碗 , 那他们在裁员和公司转型时面对的窘境可能就在所难免了 。

那我们或许就要同时认清两个现阶段的现实了 。
首先就是互联网公司的未来依然是光鲜的 , 但同时也是残酷的 。 除了互联网公司 , 我们可能想不出几个合法的行业 , 能允许年轻人在短短几年之内成长为全国知名大公司核心人物 。 互联网公司在这几年制造的成功奇迹 , 已经比以往大家梦见过的都还要夸张 。
但互联网公司也从来不讲什么情面 。 比如网传某东的某喜业务线全员被裁 , 多数业务线“至少优化30%的人” 。 要知道他们总裁多年前可是公开说 , 公司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兄弟 , 不还是说砍就砍了?
所以如果在这整个过程中 , 没积累自己的行业技术 , 例如熟练掌握一门编程语言、抓住一些实现行业热门需求的技巧 , 仅靠一张嘴讲故事 , 那大概今天能把自己抬多高 , 行业风向变了的时候 , 就得老老实实摔多惨 。
这可不是互联网公司不行了 , 只是互联网公司转型 , 而且不需要某些人了 。

再者大概就是搞明白自己的竞争力和处境究竟是什么 。
互联网行情好的时候 , 一个“师兄、师姐”能拖家带口给公司拉进一批人 , 薪资也是水涨船高 , 不然怎么震慑这些后辈?而一旦公司探索新领域失败 , 降薪的、解聘的 , 又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