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身的社交叙事:想象空间没有尽头

虚拟化身的社交叙事:想象空间没有尽头
文章图片
撰文/张贺飞
编辑/沈洁
社交产品可以说是互联网进化历程中永不缺席的存在 。
拨号上网时代就出现的BBS , 在整个PC时代占据着统治地位的QQ , 再到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微信和微博 。 中文互联网的每一次代际跃迁 , 都有着让人印象深刻的社交符号 , 承载了一代代年轻人的青春记忆 。
坊间也由此流传着一个经验性的观点:社交产品常常是新风口的探测器 , 新的社交产品层出不穷 , 既是对技术革命的验证 , 也是对时代需求的检验 , 不断上演着新的想法、新的争夺和新的可能 。
站在“下一代互联网”的酝酿期 , 似乎有必要讨论这样一个话题 , 即未来的社交产品将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演变?
01
所有的社交都始于“人设”
作为Blogger、Twitter等社交产品的创始人 , 伊万·威廉姆斯在谈及产品理念时总结出了一个心得:“研究一个人类的欲望 , 最好是千百年来始终存在的需求 , 然后用技术将达成这个欲望所需的步骤缩减 。 ”
对中文互联网上的社交产品稍作盘点 , 威廉姆斯的观点同样适用 。 那些经过大浪淘沙的社交平台 , 无不解决了两个核心需求:一个是提供最基本的通讯能力 , 打通用户和用户间的关系链;另一个是帮助用户建立Avatar , 中文常常被翻译为“人设” , 旨在满足用户对自我形象和角色的设定 。
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 互联网社交正是在围绕这两个需求不断演变 。
“通讯”出现了文字、图片、语音到视频的进化 , 有着典型的技术性周期 , 每一次技术革命的到来都伴随着社交产品的爆发潮 。 就像BBS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和文字沟通划等号 , QQ和微信先后捧红了语音和视频聊天 。
“人设”衍生出了卡通头像、虚拟形象等多种玩法 。 如果说通讯功能满足了用户对沟通连接的苛求 , 主动和被动赋予的人设则解放了用户自我表达的欲望 , 并且为不同的社交平台提供了差异化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
虚拟化身的社交叙事:想象空间没有尽头
文章图片
比如在BBS时代 , 不同的论坛有着各自的卡通头像 , 一些经典的头像至今都能掀起一波波回忆杀;腾讯借鉴SayClub的创意开发了QQ秀 , 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设定虚拟角色的发型、表情、服饰和场景 , 帮助腾讯打开了商业化大门;微信和微博看似缺少鲜明的虚拟形象 , 却将“人设”隐藏在了用户的日常行为中 , 用户的每一个头像、每一条状态、每一张照片都在塑造自己在社交网络中的“身份” 。
2013年以专属卡通形象走红的脸萌 , 2018年凭借3D个性化人物蹿红的ZEPETO , 再到近期上线的国内首个Avatar社交平台Vava , 及其背后的技术服务方ZEGO即构科技 , 都瞄准社交虚拟形象的趋势展开动作 。 针对Avatar的创新 , 已然成为社交产品出圈的重要筹码 。
也就是说 , 社交产品的形态看似在不断变化 , 可底层逻辑始终都没有改变 , 即利用通讯和Avatar为用户创造社交需要的虚拟空间 。 在通讯技术拉不开差距的局面下 , Avatar所占的权重正越来越大 , 哪个产品基于“人设”构建的社交图谱越完善 , 对应的产品壁垒就越高 , 被用户青睐的机会也就越大 。
02
数字时代的新“社交哲学”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中刻画了中国人的传统关系网:“就像是投石入水的涟漪 , 一圈圈扩展 , 愈近愈密 , 愈远愈疏 , 形成差序格局 。 ”既是对传统关系网的概括 , 也是对当下社交行为的诠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