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重仓年轻人,无压力社交,Soul、Snapchat、Discord同向不同路( 二 )


Discord深谙其道 , 在游戏语音社交之外 , 拓展了一个重要功能——社区 , 一个让玩家们在游戏结束之后还能继续深入交流的地方 , 这也助力Discord破圈到游戏之外 , 用户在这里建立学习小组、俱乐部、艺术社区、本地社区等 。
回看Soul也是如此——相比浮于表面的颜值社交 , 深入内心的兴趣社交 , 吸引用户在此表达真我、任性放飞 , 基于共同兴趣 , 组建创业、学习、宠物等一个个高粘性的兴趣小部落 。
发展早期依靠差异化寻路 , 接下来 , 跨界混搭 , 谋求增量 , 成为了社交平台的共识 。
比如 , 2016年8月 , 小扎实控的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平台 , 先后推出了Snapchat最受欢迎的功能—Stories 。
面对Faecbook军团的同质化围攻 , Snapchat毫无招架之力 , DAU环比下滑 。 而其自救之路 , 则是学习Twitter , 推出了“Discover” , 吸引媒体、名人入驻 , 丰富专业内容生态 。 借此一举 , Snapchat重回增长通道 , 用户规模轻松碾压Twitter 。
回看中国 , 丰富业态也成为共识 。 就连图文时代崛起的社交霸主微信也在积极拥抱视频化 , 据视灯研究院估算 , 微信的视频号虽在快抖之后上线 , 但势头凶猛 , 2022年DAU有望达到6亿 , 有望超越快手 , 比肩抖音 。
Soul也是如此 , 最早其高举“兴趣社交”的旗号入场 , 而后搭建越来越多元的社交场景 , 用户可以通过灵魂匹配、语音匹配(1V1语音场景)、兴趣群组(文字交流场景)、群聊派对(多对多语音场景)、脸基尼匹配(3D头像遮脸视频场景)、广场内容、狼人杀等不同方式 , 无压力开启社交 , 融合了“兴趣社交”、“语音社交”、“游戏社交”等 。
为何社交平台会走向无界化?答案在三 。
首先 , 社交用户不再专一 , 游荡于不同平台 。 GWI的报告显示 , 全球典型的社交用户 , 2021年月均访问7.5个社交平台 。 另据《福布斯》报道 , 阿联酋人均拥有10.5个账号 , 是“全球人均社交媒体账户数量最多的国家” 。
用户的三心二意 , 加剧了社交平台的危机感 , 以更多元功能、更丰富场景粘住用户 , 成为必然 。
其二 , 社交平台进入“元宇宙”形态 , 越来越多的社交关系在线上完成 , 需要多元场景去对接 。 去年一份调研显示 , 八成受访大学生自称线下社恐 , 线上社牛 , 在线社交成为一种主流 。

其三 , 社交平台账号大多允许互联互通 , 比如 , 小红书、B站等设计平台都支持微信一键登录 , 用户倾向于把同样内容发布于不同平台 , 也推动了社交平台在功能上变得交叉化 。
新玩家反向突围 , 老玩家跨界谋增 , 掀起了浩浩荡荡的社交新变局 。
变现多元化:广告VS用户付费VS电商带货拥有海量用户的社交帝国 , 距离金钱帝国通常仅有一步之遥 。 不过 , 新玩家和老玩家在变现路径上 , 存在明显差距——老玩家高度依赖To B端的广告变现 , 新玩家则更倚重于To C的用户付费机制 。
广告变现 , 是多数社交巨头们驾轻就熟的模式 , 通常也是第一大营收来源 。
以Facebook为例 , 2022年Q1营收大盘中 , 广告贡献占比高达96.7% , 而在2021年全年 , 广告营收的贡献占比更是超过了97% 。 无独有偶 , 推特、Snap等 , 也是靠广告撑起营收大盘 。
而其母公司Meta旗下应用家族的整体广告收入 , 2021年对其传统业务营收的贡献率更是高达99%以上 。

广告变现的模式 , 优点明显 , 容易起量 , 做大规模 , 而且毛利率较高 。
但广告模式短板同样凸显:其一 , 广告大盘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影响 , 以及外部因素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