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复旦大学模拟数据:若中国选择“躺平” 半年或致155万人死亡


267万人次挤爆ICU , 155万人死亡 , 其中未接种疫苗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将达74.7%……面对奥密克戎 , 一旦中国选择躺平策略 , 就会发生这样触目惊心的后果 。 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双聘PI、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余宏杰课题组发布了这一最新模拟数据 , 相关成果5月10日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 。
不采取严格措施就会面临严重医疗资源挤兑
外防输入 , 内防反弹 。 面对疫情 , 我国通过综合采取各种非药物干预措施(NPIs) , 坚持动态清零的防控策略的同时 , 也在加速推进新冠疫苗接种以构筑免疫屏障 。 截至4月18日 , 3岁以上人群中约91%完成了基础免疫 , 其中54%的人群完成了加强免疫 。
然而 , 事实证明 , 当前人群免疫水平仍不足以遏制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 。 2022年3月1日至5月9日 , 我国内地累计报告奥密克戎本土感染者超73万例 。
据作者介绍 , 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力和可能带来的医疗负担 , 课题组综合考虑疫苗接种率、人口年龄结构、人群接触模式以及医疗资源等方面的地区差异 , 选取以上海、山东和山西三个省市为代表 , 进行了模拟分析 。
模拟结果显示 , 从医院床位需求来看 , 在采取单一类别干预措施的情境下 , 疫情高峰时 , 预计将会有157万呼吸道疾病患者需要占用床位 , 这一数字少于中国现有呼吸系统感染相关的床位总数(310万) 。 然而 , 疫情峰值期间重症监护室床位需求峰值 , 则远远超出了中国现有重症监护室床位数 , 是我国ICU床位总数的1.7—15.6倍 , 流行期可导致19—48天的ICU床位短缺 。
考虑到奥密克戎毒株更强的传染力和免疫逃逸能力 , 如不采取严格措施 , 奥密克戎毒株一旦在我国流行 , 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医疗负担和医院资源挤兑 , 尤其是ICU床位短缺 。
根据模型模拟的基线结果显示 , 在全国尺度上 , 如不采取大规模严格非药物干预措施 , 2022年5—7月会出现流行高峰 。 在6个月的模拟期间 , 奥密克戎流行预计导致508万人次住院 , 267万人次入住ICU和155万人死亡 , 对应的住院率、ICU入住率和死亡率分别为3.60‰、1.89‰和1.10‰ 。 其中 , 近5200万尚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占到死亡病例的74.7% 。
【模拟|复旦大学模拟数据:若中国选择“躺平” 半年或致155万人死亡】综合应用疫苗+药物+非药物的干预措施最有效
如何以最小的医疗负担将我国的防控从大流行遏制阶段过渡到常态阶段 , 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
余宏杰课题组构建了新冠肺炎的随机易感—潜隐—感染—恢复—易感(SLIRS)传播动力学模型 , 整合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 , 及其保护力的衰减过程、疾病进展和使用抗病毒药物等模块 , 探索了可将医疗负担和医疗资源需求控制在特定阈值下的疫苗免疫+抗病毒药物+NPIs的干预措施组合 。
研究人员认为 , 疫苗接种(尤其是对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疫苗接种)、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NPIs这三种措施非常重要 。 情境模拟显示 , 任何单项措施都无法将奥密克戎毒株的冲击降到低季节性流感以下(中国每年因此死亡人数约8.8万人) , 也不足以防止疫情尤其是重症救治对医疗资源的冲击 。
研究建议 , 应综合采用疫苗接种、抗新冠病毒药物和NPIs三类干预措施 , 尤其是尽快提高60岁及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率 , 并且储备充足的抗新冠病毒药物以保护脆弱人群;否则 , 就需要维持相当强度的非药物介入措施 。 加强重症病例医疗救治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研发保护效果更好、保护持久性更长的广谱新冠疫苗是未来防控的优先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