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阿里的望远镜和指南针

阿里巴巴|阿里的望远镜和指南针

文章图片

阿里巴巴|阿里的望远镜和指南针

文章图片

阿里巴巴|阿里的望远镜和指南针


通常 , 每年有两场活动 , 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张勇非露面不可的 。 一场在9月10日 , 这天是阿里的成立日 , 也是客户日;一场是5月10日的阿里亲友日 。
但今年情况稍显不同 , 很多企业1号位皆隐身于大公司背后 。 今年张勇还会出现吗?
答案是 , 张勇当天如往年一样出现了 , 三次 。
上午 , 是阿里日的亲友见面会;下午2点 , 他牵着两个小花童 , 在阿里日的传统节目集体婚礼上 , 给102对新人证婚;晚上的合伙人面对面现场 , 张勇要比前两场活动谈得更多、话题更深入 。

2022年上半年 , 大多数互联网公司都遭遇了业务增长停滞、股价下跌 。 肉身庞大如阿里 , 也难以独善其身 。 这一年里 , 阿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1号位向员工传递他对于现状、对于未来的思考 。
1号位 , 是那个拿着望远镜和指南针的人 。 创造双十一 , 完成从PC向无线化转型 , 抵御京东和拼多多的冲击 , 张勇曾带着团队迈过一个个坎 , 这一次员工同样需要确认 , 公司接下来走向何方 。
2015年5月 , 张勇接任阿里CEO , “现在公司价值相比2015年 , 无论体量还是客户价值 , 毫无疑问在往前走” , 张勇仍然信心满满:“阿里还是阿里 。 ”
信心 , 是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目前最稀缺的价值 。 信心包括消费者的信心、商家的信心 , 同样包括阿里内部25万员工的信心 。
一位参加了当天内部分享的阿里员工说 , 当晚老逍指出 , 信心来自于我们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 。 “第一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担当之心 , 第二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担当的能力 。 ”
“我们鼓励大家正视问题 , 并带着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 ”阿里内部宣传册这样写道 。
2018年的张勇已保持着冷静 , “我们所有的业务从大的历史脉络来讲都有涨潮期、高峰期 , 也有消退期 。 ”整个过程是一个养精蓄锐、整合、再用新一代的技术、思想重新做商业的循环 , “只有这样 , 公司才是一个常青的公司 。 ”
这20多年 , 阿里就是这么闯过来的 , 现在 , 阿里能再赢一次吗?现在尚难预知结果 。 但至少现在张勇这个掌舵人的想法是清晰的、坚定的 , 1号位的决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家公司的未来走向 。
A
5月10日上午 , 张勇提前来到集体婚礼的现场走流程 。 与往年阿里日大晴天的天气不同 , 杭州当日最高气温仅有22度 , 下着连绵小雨 。
在证婚仪式上 , 张勇告诉现场新人 , “生活一定会碰到阴晴不定 , 也一定有大晴天 。 ”
近几个月以来 , 疫情带来的物流不畅对整个电商行业 , 也是一场小雨 。 “疫情下 , 业务该怎么做?”一位阿里员工向张勇发问 。
“提升商家服务好消费者的能力是最关键的 。 ”张勇答道 , 在疫情特定场景下 , 必须以履约为前置条件来考虑消费 , 光产生订单但送不到 , 有点耍流氓 。
疫情之下 , 走老路已经行不通了 , 张勇指出 , 要帮助更多商家 , 帮他们能有资金流动起来 , 想办法做好流通、做好物流、做好履约 , “而不是常态化地做我们很多原来习惯的工作” 。
张勇需要回答的问题更来自于宏观层面:阿里怎么增长?手握流量阀门的互联网公司虎视眈眈 , 阿里又要如何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