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金山WPS,距离再次伟大还差个求伯君

芯片|金山WPS,距离再次伟大还差个求伯君

文章图片

芯片|金山WPS,距离再次伟大还差个求伯君

文章图片

芯片|金山WPS,距离再次伟大还差个求伯君

文章图片

芯片|金山WPS,距离再次伟大还差个求伯君

文章图片

芯片|金山WPS,距离再次伟大还差个求伯君

文章图片

芯片|金山WPS,距离再次伟大还差个求伯君

文章图片

芯片|金山WPS,距离再次伟大还差个求伯君

文章图片


金山也曾伟大过 。
1990年代初 , 一切与汉字有关的电子设备 , 它们的大屁股显示器都闪烁着一行大字:WPS文字处理系统——香港金山公司 。 那算是「电子计算机」的象征 。
它的另一个故事可能更为人所知 , 作为跟随中国信息化时代洪流走过的金山 , 培育过一群“金山系”大佬 , 雷军、傅盛、冯鑫、王峰、尚进、许晓辉、朱传靖……
但曾经互联网届的黄埔军校 , 从1990年代到今天 , 中间却消失了几十年 。
【芯片|金山WPS,距离再次伟大还差个求伯君】这是一段曲折而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 它牵扯到一家拥有三十年历史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几个中国最早的程序员、世界软件巨头微软……
当然 , 还有国产IT的三十年 。
天才程序员和金山
如果说人生下来就注定是吃某碗饭的 , 有人的饭碗里一定堆满了0和1 。
1983年 , 有两件事在长沙上了头条:「银河超级计算机在长沙国防科大诞生 , 每秒运算一亿次」和「一学生单枪匹马成功开发国防科大图书管理系统」 。 这似乎是某种蒙太奇式的隐喻:中国即将迎来电子信息科技时代 , 国防科大也即将诞生一名天才程序员 。
这名天才程序员 , 叫求伯君 。
1980年 , 以数学满分考入国防科大的求伯君 , 刚入校没多久就对编程萌发了浓厚兴趣 。 大学毕业后 , 他被分配到河北徐水县某个基层工厂 。 当年年底 , 他就解决了单位电脑系统的汉字输入法bug , 提升了一倍工作效率 。

▲年轻时的求伯君
后来 , 一个老同学来找求伯君解决打印机的问题 , 他熬了几个通宵 , 重写了整套驱动 , 技惊四座 。 这套程序后来被北京的四通软件公司看中 , 以2000元的价格买下了版权 。
四通转手就以500元的单价把求伯君的软件卖了600多套 。
求伯君没往心里去 , 他的心中只有0和1 。 在四通的强力挽留下 , 求伯君留在了北京 , 成了四通当时唯一的外地员工 。
求伯君考入大学的1980年 , 远在香港的一个叫张旋龙的青年 , 放弃导游工作进了父亲的公司 。

▲张旋龙
他的父亲叫张铠卿 , 颇有生意头脑 。 80年代 , 改革开放急需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 由于政策原因却无法直接进口 。 张铠卿通过在香港中转的方式 , 为一些科研机构淘换到不少西方电子设备 。
凭借这条路 , 张铠卿开了一家贸易公司 。 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铠」做了个拆分 , 给公司起名「金山」 。 金山当时的业务主要是代理各种芯片、显示器、兼容机、苹果机的组装与销售 , 说好听点叫IT科技企业 , 说白了就是倒腾电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