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台湾“文化资产保护法”定义,民俗是指与居民生活有关的衣、食、住、行、敬祖、信仰、年节、娱乐及其他风俗习惯 。台湾生活习俗与祖国大陆特别是南方地区基本一致,而且保留着更多的闽粤古风 。台湾民间的传统节庆和大陆大同小异 。最重要的节日依次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送灶、除夕等 。过节形式也和大陆相仿,如春节有走亲访友的拜年习俗,元宵节吃元宵、赛花灯、猜灯谜;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远足;除夕阖家团圆等 。其中,台湾民俗中最知名的景观为台南盐水镇的“蜂炮”、平溪十分村的“放天炮”和澎湖的“乞龟”等 。
台南盐水镇在元宵节最知名的是燃放“蜂炮”,即由数万只冲天炮制作而成的鞭炮,每一个冲天炮的炮芯连结在一起,一炮点燃,万炮连响,火花四射,声光齐作,震耳欲聋,蔚为壮观 。“蜂炮”已经成为台湾一个旅游景点节目 。
放天灯是在纸糊的灯状球体下部点火,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将其送上夜空 。因其形状像一顶孔明帽,而又称“孔明灯” 。相传在台湾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其早期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互报平安的讯号,现在已成为一种娱乐与祈福的活动 。
澎湖元霄节的“乞龟”习俗有趣神秘 。每年元宵节一到,澎湖大小庙宇的供桌上,摆放各种各样的“龟”,有糖和糯米粉捏塑的“祈求平安”的“芳片龟”;有用线面制成的含有“长寿”之意的“面线龟”;有以面粉与鸡蛋等原料制成的“鸡蛋糕龟”;有用黄金打制而成的“金龟”等 。民众纷纷前来祭拜,“乞龟”,即通过祈寿获得神灵的默许后,“乞龟”人向庙方执事报账,插香,索得所乞之“龟”,以求得神灵的保佑与恩赐 。
台湾的婚丧习俗,与大陆也有类似之处,在今天台湾特别是农村仍保持着许多传统的习俗 。同姓不结婚在台湾依旧流行,而且“周、苏、莲”、“陈、胡、姚”、“徐、佘、涂”等各三姓,以及“萧、叶”、“许、柯”等各两姓,被认为属同一祖先,也互不通婚 。婚礼仪式虽有改变,方式逐渐多样化,但仍较重视中国传统的婚礼 。民间丧葬习俗较为繁琐,充满迷信,从临终、发丧、入殓、居丧到送葬、下葬等有一套传统的做法 。至今,台湾民间仍流行土葬,选择墓地重风水 。台湾民间还有“捡骨”之俗,即俗称“捡风水”,也称“二次葬”,即在第一次丧葬时比较简单,不正式立墓碑,待五至七年后再择吉日开墓,捡拾遗骨,重新正式安葬 。在台湾西南沿海,“捡骨”属于一种专门行业 。因此在台湾有所谓“九葬九迁,十葬万年”的俗语,即改葬次数愈多愈好 。不过如今,台湾的喜庆婚丧较流行现代的“花车艳舞” 。
【台湾风俗习惯】台湾还有不少本地特有的节庆活动 。较隆重者如正月初六祭“清水祖师”(主庙在台北万华清水岩,这一天台湾有盛大隆重的庆典仪式,以前会连续上演20天的大戏),3月23日前后是规模盛大的“妈祖祭”,7月整月的“盂兰会期”(各地轮流做普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