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牛特蒙古族服饰

翁牛特蒙古族服饰的龙凤纹和车轮纹等刺绣布局合理协调,色彩搭配和谐,既保留着科尔沁巴林地区服饰的风格和缝制工艺,也保留着传统翁牛特部落蟒袍款式,体现了翁牛特蒙古族服饰的典雅、华丽和庄重的特色 。
翁牛特旗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翁牛特旗蒙古族服饰是科尔沁巴林服饰的一部分,是典型的昭乌达蒙古族服饰 。她的显著特点如下:
1、男、女、老、少的服饰有区别 。青年人身穿鲜艳色的服装;老年人身穿青淡扑粗艳色的服装 。
2、青少年人用绸缎的腰带,并在腰带后扎腰带穗子 。老年人扎素布腰带,不扎穗子 。
3、服装的领子短,并立式的领子 。领口下面留一指宽的活口 。袍子和褂子的扣子是单数的 。
4、袍子有分无开衩和开两个衩之分 。女人长袍开衩处有图案装饰 。袍子的下摆有楔子 。蒙古族长袍下摆都有楔子 。这是蒙古族服装与满族服装的主要区别 。蒙古人穿衣服不露大腿、更不露乳房的 。
5、扎腰带和锡盟人有区别,胸前不出兜露,腰带扎在肚脐上面 。下摆相对长,一般不露靴子 。
6、袍子有内襟 。内襟分长和断两种 。
7、靴子的靴腰和靴帮子连接之处有一定的弯度,而且靴腰比阿鲁科尔沁巴林的短,比敖汉的长 。靴底一般用蛤蟆式靴底 。
8、服饰图鞍美观、多样化,并用途不一样 。
9、刺绣工艺多,多达33种类 。
10、袍子多为圆肩,没有套袖和波勒其格 。
11、传统蒙古袍不包括龙袍和螨袍 。因为它是满族的服饰 。
翁牛特旗蒙古族服饰历史沿革
翁牛特旗蒙古族服饰也随着历史发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变化 。
衣着
元代,居于本地者为弘吉刺氏蒙古人,其服装大体分为官服和民服两类;官服按规定以蟒缎为质料,款式交领右社,以龙、狮、麟、鹤等不同图案来区分官职等级;民服"从旧俗",式样亦多为圆领右衽长袍,唯童装有左衽 。男袍宽襟窄袖,以革带系腰,骑射时则罩以"比甲" 。"比甲"前身短而无衽,后身长而如披,无袖无领,仅以两带相结 。这种服装既轻且暖,相传这种"比甲"为忽必烈纳于弘吉剌部的察必皇后所创 。女袍下摆长于男袍,袖短而宽,多不束腰 。贵族和新婚妇女喜穿红色长衣,并罩以类似披肩的彩绣"扎哈" 。
入清以后,由于翁牛特部蒙古王公同皇室的联姻和政治经济往来,密切了满蒙文化交流 。服饰亦相应发生变化 。官服一律承袭满制,按不同的爵位、官职,穿着规定的顶带袍靴 。民服制式,由原来的圆领右衽逐步改为立领右衽 。款式日益增多,常服有"浅木掐"(夹袍)、"庞库"(棉袍)、“吾甲”(由"比甲"发展而来的砍肩),"得勒"(大皮袄)等数种 。衣衽嵌系由银、铜、珊瑚等质料制成的单扣、双扣或排扣 。男服宽松肥大,衣襟、袖口、下摆镶单边者为多 。以成幅彩绸系腰,不垂穗,佩带火镰、绣花荷包及精巧的蒙古刀 。女服盛艳美观,款式讲究,且有闺妇之分 。夹袍(浅木掐)、长坎肩(吾甲)皆镶绣花边或金丝绦边 。喜用鲜艳丝绸柬腰,双结帕垂于左有 。此为富有者盛装 。质料随时而异,夏着绞罗绸缎,冬服各色裘皮 。贫穷者则一切从简 。蒙古民族长袍和满族长袍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下摆的宽度,蒙古族长袍下摆宽大,有楔子,满足长袍下摆不宽,如同旗袍.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服装变化更是日新月异 。青年男女,穿戴追逐潮流,喜爱新时服饰 。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服装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亦不断革新,特别是青年女子穿的蒙古袍,不仅面料讲究,在款式上吸收旗袍特点,掐腰垫肩,日益向瘦短形和连衣裙形方面发展,使之更加合体而美观 。
冠帽鞋靴
元代,生活在本地的弘吉刺部蒙古族,男子的冠帽形式有3种,其一为"栖鹰冠",亦称"扁帽",此帽前缘稍稍隆起,后缘垂于肩背,长若棕榈叶 。其二为展檐"笠式夏帽",圆顶,顶上饰以翠珠 。其三为立檐圆帽,多以各色绒毡制做,适用于春秋两季 。女帽流行"固姑冠",此冠是一种长筒形高帽,里面用样树皮为骨架,外面包以红绢金帛,下部呈圆筒形,上部呈方形,高约1尺,帽顶插一根三、四寸高的华木棍儿;其贵族以翠花和五彩帛饰之,令其飞动;以平民则用野鸡毛 。
入清以后,帽子款式逐渐增多,男子多戴立檐圆顶蒙古帽和由"栖鹰冠"发展而来的风雪帽;女子多戴立檐圆顶嵌珠花帽和立檐尖顶绒帽;为官者则按爵秩规定佩带相应的顶戴花翱 。近现代以来,随着服饰的不断革新,草原牧民戴传统蒙古帽者日渐稀少,多以礼帽和"前进帽"(即鸭舌帽)代之,青年女子则多以各色彩绸缠头,尤喜爱时新纱巾 。
蒙古族历来喜穿靴子 。元代男女靴无大差异,多为革制,式样也比较简单 。入清以后款式渐次增多,而且出现了布靴、布鞋 。皮靴有锐底翘尖式和平底圆头式两种,皆单脸高腰 。男女布靴的靴帮、靴腰均有花纹装饰,男靴多为"卷云"、"蔓草"、"盘肠"等盘花图案 。女靴多为丝锦绣花,纹样丰富多彩,富有民族风格 。布鞋有双脸绣花鞋,和圆口绣花鞋等多种 。
发型头饰
元代,男子发型类似契丹族的髡发,名日:"三搭头",中间剃光,前额剪短散垂,两侧头发任其生长结成发辫,缩垂于两耳之后 。未婚女子缉独辫,悬垂于后背 。待嫁时方蓄全发,婚后即盘譬于头顶 。
清代,男子发型随满制,剃掉头顶前部发,只留颅后发,辫成单辫垂于脑后;未婚女子多梳独辫,辫上系以珊瑚银牌等饰件 。已婚妇女梳盘发高譬,戴金银发簪,以珊瑚、玛淄、珠玉等穿缀成抹额(蒙语称"达图拉")盘轧于头上 。双耳系坠儿,鬃边垂珊瑚疏硫 。
【翁牛特蒙古族服饰】解放后,上述头型日渐稀少,现在多被各种剪发、烫发等时毫发型所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