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基诺竹筒是基诺族敲击体鸣乐器,又称七轲 。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洛克 。
在祖国西南边陲景洪县的基诺山,山青林密,气候温和,竹楼点缀山寨,这里是基诺族聚居的地方 。传说基诺人的祖先,是三国时代随孔明南征时被“丢落”的一支人马 。清初文献记载为“攸乐” 。基诺族以农业为主,男子酷爱狩猎 。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后来成了西双版纳地区许多少数民族狩猎时敲击的响器,用于集体围猎撵山时惊吓野兽 。经过基诺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不断发展,已成为七个一组的旋律乐器 。每当捕到较大野兽时,猎人吹响竹制的“杓北”发出信号,人们便闻讯赶到现场,当即砍下毛竹制成竹筒,一路上边走边敲边唱边舞,抬着野兽返回山寨 。
基诺竹筒,每个竹筒多用一节毛竹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个竹筒 。一般多由四至七个组成,以七个一组最为流行,而又以七个竹筒都取材于一棵竹子为佳 。竹筒有大小两种,它们不仅尺寸有别,其式样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称布姑,略小者称切克 。
〔布姑〕用较粗大的毛竹筒制作,通高24厘米~36厘米,筒径7厘米~8厘米,上端敞口,下端底部留有竹节,在上端筒壁一侧正下方开有一条垂直缝隙,缝长10厘米~16厘米、缝宽1厘米~2厘 米 。布姑 的音高决定于筒的长短、筒径大小、缝隙的长度和宽度 。用于捕猎到野牛、大野猪和马鹿等较大野兽时敲击 。
〔切克〕用稍细小的一节或两三节毛竹筒制作,通高34厘米~46厘米,筒径5 厘米~6厘米(图4),筒下端留竹节,从竹筒的1/2处左右向上修削成斜口,不开垂直缝隙,上端只留有一片呈三角形的部分筒壁 。切克的音高与筒长、筒径和修削的斜口角度有直接关系 。用于捕猎到山羊 、小野猪和麂子时敲击 。
演奏时,坐奏或行奏均可 。行奏时,左手持竹筒下端,筒口朝下,右手执硬木棒或毛竹片敲击竹筒上部 。木棒长24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 。坐奏时,领奏者击三个或四个竹筒,并将竹筒横于腿上,高音竹筒在外,低音竹筒在内,用一手执硬木棒演奏,发音清脆洪亮 。七个一组的布姑,由大到小的基诺语名称为尤优、革勒多、革姑、革公、春绕、春女、春卯,按五声音阶排列,音域g-a1 。有极少的村寨也使用八个或九个一组的竹筒,它们分别用于捕到母野兽或公野兽时敲击 。这是一种合奏乐器,一般多为每筒一人集群演奏,也可四五人合击,少于七人时,其中有一或两人兼奏两三个竹筒 。竹筒用后不保存,用时都临时制作 。
竹筒与基诺族的狩猎生活密不可分,其它场合则不使用 。按民间风俗,凡捕到大野兽时,在猎归凯旋途中,人们都要反复唱着《回家调》、《猎获调》,回寨后大家分享猎物时,则唱起《到家调》、《欢庆调》,并用竹筒为其伴奏 。竹筒有一定的演奏规律,已形成曲调的固定节奏伴奏型 。音色丰富,音响谐和,清脆的竹筒声和粗犷的歌声,融汇于基诺人的欢乐之中 。
【基诺族乐器 基诺竹筒】1980年10月,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基诺族白腊支,将大小不同的竹筒置于架上,制成五音竹筒用于独奏,随演唱曲调敲击简化的旋律,与另外四位执无固定音高的单竹筒的奏者互相配合唱奏《猎获小调》,生动别致,纯朴粗犷,气氛热烈,富有浓郁的基诺族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