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年夜饭的由来
辞年,就是在除夕吃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 。辞岁之风自晋朝以来就很盛行,当夜骨肉团聚,儿孙绕膝,灯红酒绿,共话团圆 。接着就是守岁 。
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许多诗人都有吟咏守岁的诗句 。孟浩然写道:“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杜甫也曾有:“守岁阿戎家,椒盘以颂花 。”的佳句,把守岁的乐趣写得活灵活现 。
江南每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大门关起来,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 。吃完年饭后,就要将桌子的碗筷收拾干净,再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 。这规矩习俗据说是为了哄骗铁拐李而传下来的 。
原来吃年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开着大门的 。玉皇大帝想了解民间疾苦,于是派铁拐李在此时下凡查看 。铁拐李是个跛脚叫花仙 。因此便在人间吃年饭的时候,提着篮子跛着脚沿街到各家乞讨 。讨完饭,他把讨来的东西提给玉皇大帝看,谁家穷,谁家富,一看就知道了 。
据此,富的,玉皇大帝便命令有关神仙让他一年遭几次灾,不要太富;穷的,则让他发几次财,不要太穷了 。这事儿慢慢传到了人间,有一户人家,比别人都奸,很快想到了应对之策 。吃年饭时,把大门关得紧紧的,家人谁也不准大声说话,等铁拐李来讨饭时,他家年饭已经吃过,打开大门时,桌上空空荡荡的,无以施舍给铁拐李,铁拐李一看,这家够穷了,连年饭都吃不起,于是在他家门口放上几个元宝就走了 。
这下,这户人家便发了,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别家也看出了他家发财的原因,便都跟着学起来 。谁知道铁拐李见家家都关着门吃年饭,便知人们已经知道了他的任务,就不再到人间来讨饭察贫富了 。可是关着大门吃年饭的习惯,却从此流传下来 。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
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 。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 。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 。
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 。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 。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 。
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酒”、“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 。
闽南人年夜饭习俗盘点
闽南人对年夜饭历来十分重视 。他们将除夕夜的团圆饭称作“围炉”,这是因为过去桌子底下还放盆燃着木炭的小烘炉,或围吃火锅,可以取暖,如今多用电火锅代替 。这天,远在异乡的游子,即使在交通不便的过去,即使远走南洋,他们也会争取赶回家乡“围炉” 。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未来,这一幕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对于家中尚有外出未归者,家人仍会为其摆好碗筷,并将其喜爱的菜肴盛于碗中,以代表家人团圆 。而家中女眷们则在饭后抓紧洗涮锅碗瓢盘和衣物,因为初一后是忌讳洗涤的,那会“一贫如洗”的 。
闽南旧俗中,还有家长率子女围炉守岁的习俗,最好是彻夜守着,能为父母添寿;而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代表是长辈祝愿孩子健康成长 。如今,虽然这些旧俗逐渐淡出,但是“围炉”这餐饭却仍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十分讲究菜肴的名称和搭配,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寄寓吉祥如意 。
在闽南人的年夜饭中,有几样菜肴是绝对不能少的:
一是长年菜,即菠菜或芥菜,意寓“平安长寿” 。而且不可以切根,不能切断,要有头有尾,每人都得吃一棵 。
二是血蚶,这也是闽南很有特色的风俗,寓意来年发财,金银满室 。闽南有言曰“蚶壳钱大赚钱”,据说蚶壳为古代贝币(蚶壳仔钱),故此,闽南人还有个风俗,将吃剩的蚶壳洗净,洒在桌子底下或床下,直到初五才收拾 。
三是年糕,与“年高”谐音,寓有年年高升,生活水平年年提高之意 。
同时,年夜饭中还要吃肉丸(圆)、鱼丸(圆)加上家人欢聚,合称“三元”,即合家团圆 。有的地方则是排骨汤加肉丸,寓意“骨肉团圆” 。
海蛎煎则有“兜金兜银”之意;
萝卜也不可少,因其闽南语为“菜头”,则有“(好)彩头”(吉兆)之意;
豆腐谐音“富”,即丰裕富足;
鸡,则是大吉大利;
鱼,则为即年年有余;
春饼(薄饼)又称春卷,是年年有剩 。又因其作料多样,以面皮包卷而成,寓意合家团聚;
还要吃甘蔗,寓“节节甜,年年好”之意 。
另外,闽南人在围炉时用的蔬菜,一般也能切,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吞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平安 。还有,年夜饭中的每盘菜肴不要都吃光,要剩点下来,闽南语中的“剩”与“春”谐音,有“迎春”的意思 。
总的来说,闽南人的除夕“围炉”,可谓是把家庭亲情、天伦之乐、期盼祝福统统融于“吃”中 。窥一斑而见全豹,由此也可见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闽南文化的独有特色 。
喜庆的日子里,怎么能少的了酒?即使平日不擅饮酒,即使性情内敛含蓄,可这喜庆的时刻,只需开怀畅饮,真个是“岁月逢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 。
排骨炖萝卜干汤,既有排骨——年年攀登的寓意,又有萝卜(闽南语称为“菜头”)——“好彩头”的寓意 。
过年时,闽南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备下很多特色油炸制品,比如炸五香、海蛎炸、醋肉等以及其他各色特色小点 。具体的可以参见旧贴(到闽南吃什么——闽南特色美食小吃荟萃)
炸五香:这也是有特殊风味的厦门名点,佐餐下酒均宜 。它以五花猪肉为主,切成长方形小块,配上切为粒状的扁鱼、青葱、荸荠,匀以薯粉、味精、酱油、五香粉,然后用豆皮卷成棒状,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横切成小块,装盘上桌 。蘸以各色调料,入口香、酥、脆 。
海蛎炸,也是闽南人过年离不开的菜肴 。不仅美味,而且还有“兜金兜银”之意 。
【年夜饭的由来 闽南人年夜饭习俗盘点】 醋肉:形似北方的小酥肉,是闽南人逢年过节都要做的菜肴 。吃法与小酥肉相似 。
- 老天津卫过年习俗:年夜饭忌吃完 正月不许扫地
- 普米族大十五节
- 北京立春习俗
- 惠州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
- 山西民间特有的腊八节打冰习俗
- 彝族撒尼人密枝节
- 腊八节的旺运秘籍
- 初一到十五有哪些讲究?细数那些被遗忘的年俗
- 体育锻炼的几种基本方法
- 新手练习泰拳前期需做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