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城市锡伯族风俗习惯

双城市是在黑龙江省锡伯族主要聚居地之一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双城市锡伯族为495户,3896人 。1982年,双城市锡伯族仅为597人 。人口锐减的原因有三;一是他迁,二是误报其他民族,三是大部分锡伯族人不知自己的族源、族属、族系而混迹于满族人口之中,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1985年,全县有锡伯族1870户,7317人 。他们的先祖于清嘉庆年间由辽宁的复县、金县、岫岩、风城等地迁至双城堡试垦屯田 。
双城市的锡伯族亦属1815年双城开垦之初 。随同八旗来双屯垦的锡伯族人的后裔 。
锡伯族迁到双城后,仍然保持着封建家长制,家庭中辈份最高的男子主持权力,俗称"当家的",妇女处于从属地位 。
锡伯族过去在族内有公推的"莫昆达",就是氏族长,通称百户长,主持族内的祭祀、调节等事务 。
1、风俗习惯
锡伯族自古就独特的习俗 。由于历史的演进,以及其他民族的影响,锡伯族原来习俗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总的方面至今还有独特的痕迹 。古时的鲜卑"嫁女娶妇、髡头饮宴" 。所谓髡头就是剃头之意 。过去锡伯族姑娘结婚时一定用线将脸上的汗毛绞去,特别是前额和鬓角,要绞得整整齐齐,俗称"开脸"或"绞脸" 。这就是由髡头演化而来的 。
过去锡伯族人的婚姻全由父母包办,同姓禁止通婚,至亲之间,骨血正流可通婚,骨血倒流则不可 。也就是舅家的女儿可同姑家的儿子结婚,而姑家的女儿嫁到舅家则不可 。婚令一般在十七、八岁前后 。妻死后男方可再结娶,有女无儿者可招女婿来家养老送终,称为"养老女婿"或称"倒插门",或可在侄辈中选一人作为"过继子"来继承家产 。
锡伯人的婚姻一般为三个过程:说亲、定亲、迎亲 。当儿子长到15岁左右,父母就开始为其物色品貌相当的姑娘,二老看好后,就请媒人去东家提亲 。如属相不相克,女方家长又不反对,男方家长则去女方家正式相看姑娘 。相亲有公开和不公开两种,后来发展到带儿子相亲,称“对相对看”,双方同意后即由女方开出“礼单",这就算正式定亲了 。一般的礼单上写 。喜猪几口,喜酒几坛,洋钱若干,再之布匹、首饰等物 。定妥后,根据婚期由男方父母及媒人送至女方家,称之为"过礼" 。姑娘要给未来的公婆"装烟",婆婆要给没过门的媳妇戴金银首饰,并给装烟钱 。过一段时间待财礼齐全后,由男方选择吉日良辰,通知女方结婚日期,称之为"定日子" 。
婚礼一般举行三天 。头一天杀猪,做好一切准备,第二天女家将陪送的嫁妆送至男方家布置新房;男方则将扎的抬轿停在院内 。称之为"亮轿" 。农村则扎好轿车,第三天天亮前,新郎在"奥父、奥母"(本族中有威望、善于应酬事务而又是儿女双全的老年男人女人当娶亲父和迎亲母,锡伯语称为奥父奥母)的陪同下,即乘轿动身去女家迎亲 。新娘上轿要身穿大红袱,身背铜镜,肩搭数串铜钱,两臂夹着"宝瓶",头梳双抓髻,外蒙红盖头,由新妇哥哥或叔叔抱上花轿,然后摆队鸣锣开道,哨呐声声,返回新郎家里 。中途如遇水井,要用红毡遮避一下,喜轿到家门前不能马上下轿,要稍等一刻,叫做"憋性" 。下轿后,男前女后脚踩红毡院“拜天地” 。进洞房前新郎用秤杆将新娘的盖头挑到房上去,然后进洞房“坐福”、饮“交杯酒” 。待打扮整齐由小叔子拉着下地,拜祖宗、拜灶王,接着拜直系亲属,接受“磕头钱",饮宴时要"拜席",散席婚礼即完毕 。双城的锡伯族不闹洞房 。第二天由婆婆带着新娘到直系亲属家装烟 。第三天上祖坟装烟 。第七天新郎新娘同去女方家,称为“回门” 。这些仪式现已大部分改变,仅有一部分仍在延用着 。
锡们族死人过去实行土葬,各个房族都有自己的坟地,极贫困者埋在公用坟地里,称为"乱死岗子" 。老人、病人咽气时,儿女最好都在身旁,叫做"送终" 。在即将咽气前将寿衣穿好,净面剪指甲;咽气后把尸体停放在堂屋的板床上 。头前放一盏灯和一碗饭,称"长明灯"和"倒头饭" 。并置一瓦盆,烧纸时用 。尸体脸上蒙"蒙脸纸",胸口放一小碟米,作镇邪用 。
先由子女到附近庙上去"报庙",然后派人赴亲友家"报丧" 。同时,家中人则赶制“孝服”,直亲晚辈要全身穿重孝 。男人不戴“孝帽子",只是在平日的帽子上缝上一块白布,女人头缠孝带,又称之为"包袱",一般长5尺,叠成4折,两端成箭头样垂于脑后,孙子在孝服的左肩上缝一小块红布,外孙则缝在右肩上;曾孙孝服背后要缝红布叉,玄孙穿红色孝服,背后缝白布叉,再下辈则穿花布孝服 。将尸体装入棺木中称为"入殓" 。
【黑龙江省双城市锡伯族风俗习惯】 棺木放在院中,上搭灵棚,有前来至祭者,家中男女在棺之左右叩头回拜 。将棺木送至坟地称为"出殡",出殡前要将棺盖钉死,钉钉时,子女跪在棺前喊"躲钉",出殡时长子将盆举过头顶,摔在地上,称为"摔丧盆” 。然后,打着“灵头幡”,将棺送入墓地埋葬 。头朝西北,脚向东南 。由长子填第一锹土,然后大家动手填土埋葬 。回来后把死者枕头内所装的糠秕在门前烧掉,然后吃“回灵饭” 。死者亲属每隔7天到坟地为死者烧纸钱一次,叫做"烧头七",到七七四十九天,烧七终了 。到百天时要烧"百日",到周年时要烧"周年",烧了周年为止 。老人死后子女穿孝百日,丈夫死后妻子守孝3年 。
穿孝期间不得参加娱乐活动,女人不着鲜艳服装,老人死后当年过春节不贴五彩年画,不贴红对联,称为"背素" 。这些葬礼随着火葬的开展,风俗的演变,仅能看到尚有少部分的残留 。
锡伯族的住宅早期是帐蓬、马架子,迁到双城后均是草房 。正房以三间居多,不盖四间,因忌讳"四六不成才"之语,怕后代成不了栋梁之故 。三间房称一明两暗,东、西屋住人,中间为堂屋,晚辈住东屋,长辈住西屋,以便祭祀 。西屋西墙供祖宗及神佛,北炕与南炕在西墙下有"万字炕"相连,炕上放箱柜,柜上放"掸瓶"、"帽筒"、蜡台、香炉、座钟等什物 。烟筒均设在东南、西南两房角 。厕所一般放在东侧,严禁在西墙大小便 。
伯锡族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忌讳之事 。
①夜间睡觉不能把脱下来的裤子、鞋袜放在高处 。
②吃饭时不得坐在门坎上或站立行走吃饭 。
③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用狗尾巴"掸子"打扫灰尘,客人的狗皮帽子不能放在西墙的祖宗板处 。族内如果有偷食狗肉者,族长与家长责令其饮碱水洗肠,并罚禁食3天 。
④已嫁出的姑娘结婚的头3年,不得在娘家过春节,过元宵节 。
⑤春节时初一至初五,妇女不做针线活,称为"忌针" 。
⑥人死后停尸床上,禁止猪、狗在前绕过,出殡忌申日 。
锡伯族一般节日已和所在地的主要民族全一样,只是保留了独特的节日一一西迁节 。公元1794年(乾隆二十九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政府从盛京(沈刚)等地调集1000名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迁徙伊犁地区戌边 。在临行时,他们目送亲人一起聚集在盛京锡伯族家庙太平寺共同进餐,饮离别之洒,为西迁的同胞饯行 。四月十八日被定为西迁节 。在这一天里锡伯人杀猪饮酒,吃高粱米饭 。双城县的锡伯族在这一天里或在民族事务委员会、或在锡伯族人口密集的乡镇,开会庆祝 。
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是锡伯族的抹黑节 。意思是代替谷物受神灵的惩罚,使麦子不得黑穗病 。在这一天里,锡伯族的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起床,带上涂好锅底灰的布片在街上互相往脸上涂抹,见到老年人先行下跪礼,象征性地往脸上抹一点黑灰,以示尊敬 。还没来得及起床的小伙子,大家进屋掀开被子,连屁股上都抹上黑灰,大家欢乐不止 。这个节日和这种习俗,在双城县叫做"打花脸" 。
2、供俸
双城的锡伯族长期同苗族、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杂居,经过长期相互影响,仍然保持其独特的供俸 。
"喜利妈妈"也称"索罗妈妈",或"子孙妈妈" 。锡伯族人家家都在西北墙角供俸 。“喜利”,锡伯语是“延续”之意 。喜利妈妈是保佑子孙兴旺之神,是用毛头纸卷成的上端略细,下端微粗的一个纸筒,外贴挂笺、福字,一年加一张新纸,里面有索绳 。家中生一男孩拴弓箭,生一女孩拴一小布条,娶一媳妇则用滚树皮或“格布”做一小篮,其它还有拴木铣、铜钱等物的 。每个小物件都有一定含义 。每年的农历除夕,祭者将纸筒拿出,绳索拉开,挂在住屋西北??东南的对角线上,祭祀完毕仍藏于纸筒内 。喜利妈妈过去家家供俸,虽经文化大革命时烧毁不少,但双城现在仍有很多人家供俸,有些是新近制作的 。这种供俸非常虔诚族人迁徙时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总得将喜利妈妈同祖宗匣子一起挑上搬迁 。满族有“佛朵妈妈”也叫“佛头妈妈”,但祭祀的形式和内容及共供俸位置与锡伯族完全不一样 。所以,寤利妈妈就成为区分满族和锡伯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
祖宗匣子   是一抽盖木匣,内装祖宗像,有的是用布条制作的,有的是画的男女老人头像,身子用布遮盖,根据贫富不同,有则用珍贵兽毛做眼眉,用珍珠做眼睛,供在西墙正中,在祖宗匣子傍,有一铜制圣宗佛 。
海尔罕玛法   双城的锡伯族称之为"马祖宗" 。供俸的位置在外屋的西南墙角,钉木板一块,墙内掏洞,里面放一木盒,盒内布上画一男人坐像,代表这家的男祖宗,因男子经常在外放牧、狩猎 。海尔罕玛法被敬之为管牲口之神,每逢过节,烧香磕头,还要把全红或全黑的好马献给海尔罕玛法,其仪式是在祖宗前用酒火烤马臀部,马鸣叫则为“领性” 。从此这匹马就算祖宗的马了,不准抽打,不准转卖,不准宰杀 。献马时,在马背上披一妇女衣衫,意求将来妇女乘坐这匹马时不至马惊 。
3、姓氏
现在锡伯族的姓,都是汉译姓 。如现在的白姓,原为巴雅拉;现在何姓、贺姓、赫姓的,过去姓何叶尔,现在温姓、文姓的过去姓温都尔,现在王姓的,过去姓完颜,现在佟姓的;过去姓图克色里,现在徐姓的,过去姓苏木禄 。双城现在有锡伯族姓氏20余个,每个家族都有议定的20个字,做为每一个辈数的人名用字,一辈凡一个字,从一个字就可以看出是否是本族人,并知道是哪一辈的 。或许因祖先排下来的字用完,或因现代家族观念的淡薄,现在锡伯族人家给小孩取名字,以不按什么字了 。
4、语言
现在双城锡伯族完全使用汉语言文字 。而新疆察布查尔的锡伯族还依然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并有锡伯文报纸出版 。
现在双城锡伯族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年人还能说几个单词 。如阿莫(爸爸),额聂(妈妈);色不达(小米饭);呼勒哈基(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