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前一年的节日的终结,也是另一年节日的开端——春节的前奏 。因此,就两者的关系来看,它们是同一个节日的两个部分,时间的界线把它们划为新年与旧年两半 。大体说来,春节(即过农历年)为正月初一凌晨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 。有的地方把年节与元宵节分开,年节从正月初一到初五(如大银村);或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如大梧树);有的地方正月初二日为新年节,正月十五日为小年节(四把乡);……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年节的活动还可以从十二月二十四夜送灶王上天算起 。这一周内,紧锣密鼓地准备过年 。除夕之夜,接灶王回来 。
除夕
除夕那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其内容丰富多彩 。中堂正面设置一个香火台,台上之中用大红纸书写“天地君亲师位”或“某氏历代宗亲位”;台左用红纸书写“司命灶君之位”,两旁贴有小对联:“有德能司火,无私可达天 。”台右用红纸书写“财帛星军之位”,两旁贴小对联:“日进千金,时招万里财” 。个神位前设有宴台、香炉架 。
台下有一个专供烧纸钱的盒子,用以焚香、燃烛、烧钱 。中堂的背面设有纪念台,台上贴关羽像,书联:“秉烛达旦,忠义双全”;或岳飞像,书联:“精忠报国,还我河山” 。堂屋的两旁墙上贴有红纸书写的彩话:“诸事遂意”、“老少平安”等 。除夕之夜,宴台上摆设素供,烛光辉煌,香烟渺渺 。青年人在宴台前守岁到天亮,子夜零点,鸣炮迎春 。
初一清早鸡刚刚啼叫,各家各户的家庭主妇马上点燃一束香火和一个火把,挑上桶快步出门,向平日取水食用的地方跑去 。到了水边,先把带来的香插上,然后往水里丢几枚硬币给水神爷爷,将“新水”挑回家中 。家里的人早就在大门口守候,水一到,每人都喝上一碗,然后才取睡觉 。民间认为,新水有神奇的作用,人喝了人兴旺,牛喝了牛健壮,猪喝了猪长得快,新水染布布发亮,洗米煮饭喷喷香,熬出的米酒香又甜 。第一位挑到新水的时刻一到,家家争先恐后地向河边泉边奔跑,一星星香火,一串串火把,闪烁着,游动着,在夜色里形成一幅美丽的夜景图 。
初一早上,全家吃水圆 。当天均吃素食 。
初二早上用香纸敬财神爷,在天未亮到放亮之间燃放鞭炮,然后才出外拜年和请客吃饭、参加各种文娱活动 。如在本世纪40年代以前,文娱活动在大罗村附近的开元寺广场上举行 。80年代转移到歌场,年节期间青年都来次出走坡,唱歌找情侣 。又如下里乡青年男女期间在村头巷口或山野岭坡唱歌作乐 。尤其正月十三至十五期间,青年和部分中年人在晒谷坪大开歌堂,日唱“欢冬久”(情歌),夜唱“欢古”(古条歌) 。春节期间也是唱彩调戏的时节 。正月十五之夜到别人家的菜园摘几片菜叶回来,没有蔬菜,青草也要抓一把,称为“偷青” 。民间认为,会给家中带来清洁平安 。
出嫁的妇女年初二回娘家 。娘家在女儿回家的前后,送糯米糍粑给女儿各一次,每次为二、三担,每担20余斤 。女儿回家,带一些肉、鸡、鸭腿等礼物 。在娘家住一两天之后即回夫家 。
正月十五闹元宵、耍龙灯 。不少地方这一天杀鸡、春糍粑聚餐 。年节结束 。
年节有十一忌
1、忌天亮才起床 。大年初一这天要天未亮就起床,不然的话这一年田土会崩溃 。
2、忌打破东西和拨火 。否则缝衣断针锄地断锄 。
3、忌扫地 。大年初一不得扫地,否则钱财将被扫出去,今后不在招财 。
4、忌吃青菜 。大年初一不得吃青菜,否则鸟兽会把地里种下的玉米挖起来吃掉,今年没有收成 。
5、忌吃荤 。大年初一不得吃荤菜,否则家畜会生病、发瘟 。
6、忌洗衣物 。大年初一不得洗衣物,否则福气将被洗掉,今后清贫如洗 。
7、忌打人、骂人 。大年初一打人是将自己的力气送给别人,是别人体魄健壮,自己是身体却因此而虚弱了 。骂人将自己的运气送个别人,被打者交好运,骂人者将倒霉 。
8、忌劈柴 。大年初一不得劈(逼)柴(财),否则财神爷被这么一吓后再也不登家门了 。
9、忌早开门 。大年初一不能一清早就打开大门,要待日出雾散之后才开门;否则邪气回进到屋里来,人丁不兴旺 。清早日出之前均从后门或侧门出入 。
10、忌卖干柴 。大年初一只能卖生柴,买卖双方都有好彩,卖者有生柴(财)出售,表明家庭富裕;买者能生柴(财) 。
【仫佬族春节习俗】 11、忌炒豆子 。大年初一炒豆子,家里的小孩会生疮,生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