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小暑后就要入伏,三伏天分为头伏、中伏和末伏 。头伏的传统习俗有很多,而且每个地区各有特色 。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 。于是规定从夏至起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起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起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
伏日宜吃面,北方有句俚语,尤其是生活在皇城根的老北京人,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 。《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 。
为什么在热天里吃热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
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这是迷信说法 。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 。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
伏里还可以吃“炒面” 。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 。这种吃法汉代已有 。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 。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在过去的农业社会,入伏的时候,刚好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 。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在北方,入伏天肯定要吃饺子 。
头伏萝卜二伏菜 。从传统意义上讲,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是储存的大白菜和大萝卜,所以种植秋菜大白菜和大萝卜就显得很重要 。所谓的头伏萝卜二伏菜是指入伏以后,第一个10天称为头伏,这个季节就要种萝卜了,第二个10天称为二伏,这时就要种白菜了 。
南方人伏天饮食习俗因地域不同也有差异:
上海人讲究“头伏馄饨二伏茶”;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 。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 。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
杭州人讲究的是“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吃个金银蹄”;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 。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 。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营养不足 。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火腿熬汤也有清补作用,还可以加点番茄之类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消除腌食致癌的顾虑 。火腿还有加速伤口愈合的功效,现在还把其用于外科手术后的辅助食品 。
南昌人讲究“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人和江西人也讲究头伏吃鸡,认为“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
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 。”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 。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 。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
“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众所周知,羊肉是发汗的食物,是冬日里再好不过的美食,徐州人却迎难而上,在一年中最热的伏天吃加了红油辣椒的羊肉 。“伏羊节”是徐州的传统节日 。于每年入伏之季,即初伏之日开始,在之后的一个月里,徐州百姓集聚在各个酒店、饭庄、羊肉馆、烧烤摊,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是以食为疗的大创举 。医生建议,夏天吃伏羊,水液损失很大,容易使人体电解质出现紊乱,老年人、孕妇、幼儿等身体较弱的群体,均不适宜大量排汗 。市民吃伏羊时,应多喝水避免排汗过量,还应多食用偏咸一点的食物以补充电解质 。
广州是吃汤面 。面条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而且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条煮熟后会变成400克左右,因此能产生较强的饱腹感 。此外,面条能够刺激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需要一种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面条就是人的大脑所需要的食品 。硬质小麦含有B族维生素,它们对脑细胞有刺激作用 。
伏天
“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个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
伏天的起讫时间每年都不尽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具体是怎样计算的呢?我国流行的“干支纪日法”用天干与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 。于是规定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有10天),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有的年的10天,有的年的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有10天),总称为三伏 。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十天,有时是二十天,而“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 。
我国农历中“九”是习惯用的杂节,有“冬九九”和“夏九九” 。其中“冬九九”流传较广,它是以冬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 。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季节 。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 。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 。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如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初伏民俗】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