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基诺山寨风俗

基诺山寨位于野象谷至勐仑植物园之间的基诺乡巴坡村,位于景洪市东部,距景洪市28公里,西距勐养镇70公里,是基诺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 。基诺族是国家承认的56个单一民族的最后一个 。人口较少,大多居住在此地 。山里分布着40多个村寨,聚居着17000多人 。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基诺山景色,也可以体察基诺族风情 。
基诺山,古称攸乐山,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在云南古代第一部风物特产百科全书《滇海虞衡志》中曾有记载 。“基诺”二字系基诺语,“基”是舅父,“诺”是后代,“基诺山”就是舅父的后代居住地,从此亦可窥基诺族文化 。
迎着和煦的阳光,在基诺族创世始祖“阿嫫腰北”的注视下,那片苍翠茂密的树林掩映下的山寨大鼓门打开了她热情的大门,玛黑、玛妞的雕像忠实地守护着基诺人自己的乐土 。
卓巴房的5根神柱显现出它的神圣权威,大公房和长房浓缩着基诺人对生活的点滴感受,基诺长廊中铭刻着基诺族丰富的狩猎文化和民间艺术,太阳花坛中的太阳花含羞地表达着真挚的情感,大鼓舞的鼓点与舞式中洋溢着浓厚的原始宗教风味 。
为什么说基诺族是从大鼓里走出来的民族呢?这就离不开基诺族的历史由来了 。在基诺山寨里,有两处雕像十分显眼 。一座是躺卧着,只看得见头部的巨大女性雕塑,基诺人称之为阿嫫腰北;另一座则是被牛头骨包围着的一处夫妻雕像,玛黑和玛妞 。
“阿嫫腰北”在基诺语里意为创世女神,因此,她就好比基诺族的女娲,是基诺族人最为崇敬的神女 。据说在创世之时,世界还很混乱,人类与动物互相争抢食物,阿嫫腰北为了防止世界混乱,不得已发动了大洪水,惩戒他们,于此同时,她又安排了两兄妹躲进了大鼓里,,并给了他们九颗葫芦籽 。哥哥叫玛黑,妹妹叫玛妞,他们随木鼓漂泊,后来在司杰卓米安了家 。
【西双版纳基诺山寨风俗】 他们把阿嫫腰白给的葫芦籽种在地上,天天浇水,葫芦活了两棵 。一颗爬了九座山,只开花不结果,这是公的,因此,男人有九个魂 。另一棵爬了七座山,开完花结了一个大葫芦,这是母的,因此女人有七个魂 。
葫芦成熟了,顺着山坡往下滚,裂成了三块,一块变成了青青的草地和树林;一块变成了山上的动物和水里的游鱼;一块变成了天上的飞鸟和林中的野鸡 。兄妹俩结了婚,生了七个儿女,老大被蜂吃掉了,其余六个子女中有三男三女,他们互相婚配,繁衍了基诺族 。
正是因为这个传说,基诺族人便坚信“大鼓”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将鼓奉为圣物,就连寨门也修建成了大鼓的模样 。还编排了有名的大鼓舞,也被列入了国家非遗名单里 。
在这片土地上,历史的双足曾在这里走过,对于宗教神秘的想象仍未停止,独特的民族风情处处可以拾掇 。
要说起基诺族的风俗习惯,那更是绝无仅有的 。在基诺山寨,不论是路边、树上、还是基诺人家中,随处可见牛头骨的影子 。你可不要以为这都是些装饰品,每一个牛头都是真东西!牛头对于基诺族人来说可是男子气概的象征 。在基诺山寨里,每一个男孩子到了16岁都会进行成年礼,而仪式上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杀牛,男孩子必须亲手杀一头牛,并把牛头挂于树上,这对于基诺男子日后娶媳妇儿由为重要 。
在基诺山寨,不仅男孩子成年要杀牛,女孩子出嫁还要“认舅舅” 。由于玛黑和玛妞原本就是兄妹的关系,所以对于后人来说,玛黑既是父亲又算是所谓的“舅舅”,“基诺”一词也来源于此,意为“舅舅”,因此基诺族又被叫做“崇敬舅舅”的民族 。每当有女子要出嫁,都要由女孩的舅舅接亲迎亲,如果没有舅舅,就必须在山上找一棵大树认作舅舅才行 。“认舅舅”的习俗,至今仍然保留着 。
除了这两个最为有名的基诺风俗,在基诺山寨还能感受到各种奇妙之处,比如基诺族的妇女耳洞都很大,因为在基诺,大耳洞是一种勤劳能干的象征 。再比如,基诺族老一辈的人都以黑牙为美 。还有就是,基诺族世代生活在大山之中,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的民族,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文字,却凭借自己的智慧用各种标记符号代表文字 。
在基诺山寨,族人们会取材于竹,制作他们特有的乐器,也会用最古老的方法制作茶饼,还会用最简单的织机一步一步织出独有的“彩虹布”……这便是基诺山寨,自然的原始风貌,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风俗习惯,神秘的历史色彩都是基诺族的迷人之处 。
基诺山寨景区是西双版纳旅游北线上的新兴景点 。景区坐落在峰峦叠障、绿荫苍翠、群山环抱的六大古茶山之首的基诺山,位于景洪市东北部基诺乡巴坡寨,东经100°53ˊ33〃,北纬21°53ˊ11〃,平均气温18—20℃,距景洪26公里、勐养10公里、基诺乡政府3公里 。这里是西双版纳州基诺族传统文化保护区,全国唯一一个最全面最集中地展示并以基诺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是了解基诺文化最重要的窗口 。
景区主要游览内容有:“牛角字”、“大鼓门”、“牛头路”、“祭祖先玛黑、玛妞”,“奇科、布姑演奏”、“拴平安线”、“创世女神阿膜腰北塑像”、“太阳花坛”、“敬酒迎宾”、“基诺族图腾柱”、“大公房基诺文化博物馆”、“基诺族成年礼”、“卓巴房及卓巴文化馆”、“织‘砍刀布’”、“基诺大鼓舞”、“打铁”及以展示西双版纳边境土著文化为主题的“土著部落” 。
基诺族木质皮鼓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藏基诺族木质皮鼓,鼓面直径55厘米,高88厘米,长约130厘米,20世纪八十年代征集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县基诺乡 。鼓身为木质,呈圆柱形,两端对称 。鼓有两面,用牛皮蒙制 。两端鼓面边缘各环绕嵌有花纹的上方下锥形的木棍(一侧17根,另一侧为20根),木棍长15厘米 。鼓身两侧有方形孔,为鼓的音孔,上部有两个把手,用于系绳悬挂木鼓 。因鼓面两端边沿嵌有数十根鼓钉,形似太阳放射出的光芒,也称为“太阳鼓” 。
大鼓,基诺语称“斯图”、“斯巴”,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村寨、氏族的标志和象征,只在年节和隆重祭祀时使用 。按传统习俗,村寨的木鼓多为一对,大的称母鼓,略小的称公鼓,通常放在卓巴和卓色家的神器房中 。卓巴为村寨的首席长老,是古老氏族的名称;卓色为第二长老,也是古老氏族名称 。卓巴和卓色都是村寨里享有最高威望的人 。通常,母鼓挂在卓巴家竹楼上进门左边的第一间房(即鼓房),平日不得搬动 。母鼓被视为保护村寨的神器,人们敬之若神,只有过年举行祭鼓仪式才能按例敲击 。公鼓挂在卓色家的鼓房中,逢重大节庆仪式活动时才可以搬动 。
基诺族实行太阳历,按一年十三个月计算,岁始过年 。基诺族新年基诺语称为“特懋克”,年节祭鼓仪式是一年中最为隆重和神圣的活动,约在农历二月,庆典的具体时间由卓巴决定 。一旦卓巴家的鼓声敲响,就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了 。特懋克节期为3天,也叫打铁节,是为纪念基诺族先祖使用铁器的历史而逐渐形成,后演变为基诺族人辞旧迎新的节日 。
按照基诺族的传统习俗,特懋克的祭鼓仪式通常在除夕傍晚开始,由卓巴带领村寨的7位长老们进行 。祭典时长老们面向大鼓跪下,念诵祭词:“寨神啊,在这一年一度的年节,我作为首席长老,面对着大鼓,面对着铓和钹,向你敬礼 。在这神圣的桌上,摆放着村民向你敬献的一对两只脚的鸡,村民们敬献的酒,村民们敬献的酸别果浆似的白银,冬瓜花似的黄金 。寨神啊,请来吃饭,你得到献礼后,请回赐我们银魂,请回赐我们粮魂,请回赐我们男九魂、女七魂 。寨神啊,请你守好寨门,不要让恶鬼进寨 。寨神啊,请向手掌皮保护手掌心的嫩肉一样保护我们 。”之后再面向大鼓作揖致敬,将两杯酒洒在大鼓两侧,再将槟榔挂在鼓钉上 。祭鼓之后,依次由卓巴、卓色和其他长老祭鼓而舞 。
基诺族人敲响大鼓有严格的规定 。按过去的习惯法,祭家神、特懋克和长老家盖新房的祭鼓活动,妇女均不可参加 。祭祀大鼓通常都在夜间进行,给人一种神秘、庄重之感 。祭祀时常用鸡、鹌鹑等禽类供奉 。举行请鼓仪式后,才可以击打大鼓,这种击打鼓的活动后来发展为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即“大鼓舞” 。击鼓跳舞的出场顺序依次是卓巴、卓色、巴努、色努等村寨长老,跳舞时要先邀请外村来宾客,其次是本寨的老人,最后才是村寨中各家各户的男性家长和年轻人,女性不能参加大鼓舞 。这种严格的规定反映出基诺族的等级制度、社会结构和伦理道德 。大鼓舞的曲调主要有:
(1)请老人调,司仪请寨子长老首先敲响大鼓时唱 。
(2)欢乐调,大鼓敲响时,人们在节奏强烈的鼓声中载歌载舞 。
(3)过年调等 。
大鼓舞的动作多模仿人们采集、狩猎、耕种、打铁的行为,是基诺族人劳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缩影,也是研究基诺族文化历史的重要实证 。2006年5月20日,基诺大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基诺族大鼓的制作,也有特别的讲究 。
第一,鼓身用材需经严格筛选 。原材料取自当地生长的树种,多为羊屎果树和红毛树等质地细腻的树木 。通常选取树木中笔直、树尖、树枝无折损的部分 。选好树木后还要择吉日才能砍伐 。选取质地好、纹样清晰的树干,截其中段凿空制成 。
第二,砍伐有禁忌 。进山选材料时,伐树要在夜间进行 。伐树前要杀一只公鸡祭奠树魂,砍伐时不能让女性或任何动物出现 。树木砍伐后需立即凿掏鼓腔 。抬鼓料回村寨的路上不能碰到妇女等等 。
第三,蒙制鼓面有禁忌 。一般,蒙鼓面都要在漆黑的夜晚进行,要回避所有光源,避免光把人的影子照进鼓里,否则就等于把人的灵魂关在鼓里 。
鼓面材料需选用产自当地、未经处理、上好、带毛的黄牛皮,取其厚实、透气、厚薄均匀、光滑细腻的部分 。蒙牛皮前,要由长老念祷词杀鸡鼓,鼓腔内放两团糯米饭,一对小铜铃,一把带鞘的小刀 。鼓面蒙上未去毛的黄牛皮,在木鼓两端的边缘分别镶楔上方下圆的锥形硬木,各有二十个木柄环绕鼓面,两侧用铆钉加固 。从正面看去,一个仿佛放射着太阳光芒的大鼓也就制成了 。鼓面蒙制牛皮后,要由卓巴带领举行祭鼓仪式,跳大鼓舞,在鼓柄上挂竹编的牛、羊、鸡、鸭等,待长老作揖并敲响第一声,铓、镲等乐器一起合鸣,然后众人将新鼓吊于长老家的鼓房中 。最后长老要宴请全寨老人来宣告新木鼓的诞生 。在基诺山寨,常见的大鼓呈圆柱形,中空,鼓面直径为60-80厘米,鼓身长130-150厘米,鼓腔壁厚3-4厘米 。制作的木鼓,通常为一对,母鼓尺寸稍大,公鼓尺寸稍小些 。距鼓面约10公分处,每头开一方孔,系上竹篾编成绳环,供穿杆抬鼓用 。
大鼓既有基诺族民族的历史记忆,也涵盖了基诺族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及固有文化特征 。首先它是基诺族的重要法器,为神灵的化身和村寨的象征,是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沟通的媒介,使用时必须举行严肃神圣的祭祀仪式,从制鼓到请鼓、击鼓,都有严格的规定 。其次,对于缺乏文字古籍记载的基诺族来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基诺族文化的象征符号 。大鼓与基诺族生存繁衍紧密联系在一起,祭祀大鼓,目的是祈盼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变化,现如今,虽然卓巴和卓色主持的严格的祭祀大鼓仪式已经简化,女子也可以敲响大鼓了,但所负载的信息依然存在,是基诺族人文化历史的缩影 。
馆藏基诺族皮质木鼓征集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基诺乡的村寨,恰逢1979年6月由国务院正式确定基诺族为中国的第56个民族之后不久,其用材、制作工艺以及良好的保存状况,以及负载的文化信息,弥足珍贵,是基诺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