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称呼礼仪

客家人有着“尊人者人尊之 , 敬人者人敬之”的一句古训 , 他们带着尊敬称呼他人 , 走进大山 , 走出围龙、大海 , 去谋求生存安居和事业兴旺发达 。
客家人是衣冠之族后裔 , 知书达理的一支汉族民系 , 由于战乱灾荒 , 从中原迁徙到南方 , 在宗族关系 , 与当地土著民众之间 , 从事生产生活交往融合中 , 将向对方的礼貌称呼 , 认识到作为反映两者之间的远近关系的基础;一个得体的称呼 , 会使对方如沐春风 , 成为良好的社交的开端 。因此客家人对亲友、同事乃至陌生人都十分重视礼仪称呼 。
对亲人熟人的称呼礼仪 。依照关系密切的程度 , 按照亲属的性别、年龄、身份来确定称呼 , 使用“姓加亲属称谓”、“姓名或名加亲属的称谓” , 在正规的场合 , 以称呼熟人的职务、职业 , 但对于长辈来说 , 用以亲属称谓去称呼他们 。对于平辈则以称姓名或用亲属称谓 , 年龄稍大的直接称年少的名 , 夫妻间互称姓名 , 还可以用昵称 , 但要注意场合 , 在父母孩子面前和公开场合 , 一般都不使用 。称呼晚辈 , 则称其亲属称谓 , 或者直呼其名 , 这样显得更亲切 。当晚辈成了家而且有了自己的子孙后代 , 一般都不直呼其名 , 因显得有些失礼了 。
对父母称:高堂、椿萱、双亲、膝下 。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姐、亡妹、亡妻 。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
别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
别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
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 。
老师称:恩师、夫子 。
学生称:门生 , 受业 。
学校称;寒窗、鸡窗 。
同学称:同窗 。
对社会间的人士 , 认真地视以不同对象 , 区别礼貌地称呼 。
对于同志的称呼 。对同志的称呼流行于新中国成立后 , 这一称呼不分男女长幼 , 地位的高低 , 除亲属之外 , 所有人都亲切地称呼同志 。改革开放后 , 对公务员、军人和国内普通的公民都用这一称呼 , 但对儿童、不同政治信仰、不同国家的人多视其身份来称呼 。
对于先生的称呼 。在旧时一般对父辈、老师称呼先生 。现在对所有的成年男子 , 包括西方国家成年男子 , 以及对在知识界中高学问的女子都称呼为先生 。
对于老师的称呼 。这一称呼一般用于学校中传授知识 , 或同行同领域之间 , 有资深知识的人员 , 如在文艺界都尊称其老师 。
对于师傅的称呼 。对工商戏剧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的一种尊称 , 但有职称有学位的人 , 则多称其身份职位 。
对陌生人的称呼 。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根据人的具体年龄、性别、职位称其为“同志”、“朋友”、“先生”或“小姐”等 。对男人可称为“先生” 。对未婚女性称为“小姐” , 已婚女性侧称为“夫人”、“太太” 。二、对陌生人可以互称谓 。根据双方的亲属关系、双方的年龄差距、性别可互称亲属称谓 。如:“大伯”、“阿姨”、“老爷爷”、“叔叔”、“大嫂”、“大姐”等 。
【客家人的称呼礼仪】 客家人讲究称呼对方的技巧 。在日常生活的交谈中称呼对方时 , 一般要加重语气 , 通常称呼完以后稍停顿一会儿 , 然后再谈要说的事 , 认为这样能引起对方的注意 , 他会认真地听下去 。如果你的称呼很轻又很快 , 不仅让对方听着不太顺耳 , 还会听不清楚 , 就难于引起听话者的兴趣 , 让人感觉你不太注重对方的姓名 , 而过分强调要谈的事情 。所以 , 一定要把对方的完整称呼 , 认真、清楚、缓慢地讲出来 , 以显示对方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