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开学典礼称“入泮礼”:要正衣冠拜孔子

【古代开学典礼称“入泮礼”:要正衣冠拜孔子】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 。其中“入泮宫”指的就是在州县考试中了秀才的童生们入学做生员时所行的入学典礼 。
在古代,“泮”就是指学校 。春秋时前期,鲁僖公为了兴学养士,在鲁国都城泮水岸边,筑起了规模宏大的泮宫 。这是周代诸侯国中最早的学宫,相传孔子常带弟子游泮 。以后各诸侯国争相仿效,也在国内修筑泮宫,开凿泮池 。从此,泮宫就成了诸侯国大学的代名词 。
古人的“入泮礼”是一个相当庄重的仪式,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马虎 。
“入泮礼”的大致流程如下:
第一个环节是“正衣冠” 。古人有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在这个环节里,学童们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为学童们整理好衣冠 。《礼记》有云:“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先正衣冠,再做学问,看来这是古人们的共识 。
整理好衣冠,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集合于学堂前 。恭立片刻后,在先生的带领下,跨过一个半圆形的水池(泮池)之后,便会进行拜师礼 。拜完孔子,再拜先生 。而拜先生时,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修,六礼包括: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寓意为苦心教育;红豆,寓意为红运高照;枣子,寓意为早早高中;桂圆,寓意为功德圆满;干瘦肉条,是用以表达弟子心意 。之后,便是学生间互相鞠躬,表示互爱互帮 。
第四个环节,净手 。学生们将手放到水盆里,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 。洗手的寓意,在于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希望能在日后的学习中心无旁骛 。
此外,还必须填写“亲供”,相当于新生入学登记表,写下自己的“年龄、籍贯” 。由于当时没有照片,所以还必须在“亲供”中注明“身中(即身高)、面白、或有须、或无须”,再由老师统一整理后送往各个学院 。
“入泮礼”的各个步骤,都是根据《礼记》和《弟子规》而定 。经历了这样的仪式之后,标志着学生们正式成为了孔门弟子,从此便踏上了“路漫漫其修远”的求学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