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大理彝族哑巴节传说】 哑巴节是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历代相传的一个彝族民俗节日,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哑巴节不只仅只是一个单一的民俗节日,里面包括了一系列的根生地固的彝族文化 。哑巴节的整个活动流程里包涵了很多文化底蕴,有宗教、佛教,历史、哲学、伦理、天文、地理、文化艺术、科技医药与农技等 。举行哑巴节代表能给大营人民带来风调雨顺,辟邪免灾,家庭兴旺 。给客人带来吉祥,平安和财运 。整个活动古老而不俗气,盛大而不迷信,具有较浓的民族特色 。
关于哑巴节,还有几种传说 。
哑巴节传说一
远古时代,由于多发的自然灾害,加之太平盛世,少许几户人家迁移到现在这个地方,觉得这里的地势、水土都还不错,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但还是防止不了自然灾害 。随着村民人口的逐渐增加,人们生活更加艰难,多数人还染上疾病 。村里有一个漂亮的哑女,心地善良 。哑女为了村民的生活,徒步到寨子外面四处乞讨,给大家讨回干粮食物,求回药材 。一天,哑女走到现在龙王庙当时这里还没有建盖庙房由于辛苦疲劳,便在水潭边坐下休息,不料坐下却觉得困得不得了一会就沉睡过去 。
当哑女醒来的时候,自己吓了一跳,原来自己的心地和行为感动了这里的龙王,被龙王相中纳为妃子,被龙王带到龙宫,开始的时候哑女百般不情愿,惦记自己的家和自己的村民,但最后还是嫁给了对她一片真心的龙王 。哑女的突然失踪让七宣人民感到迷惑,因为再也没有人为大伙讨回食物,求回药材 。可日子还得一天天的过 。就这样,时间一缓过去了八年,哑女为龙王生了很多的子女,更让她惊喜的会说话了可她还是忘记不了生活苦难贫云南旅行社穷的七宣人民,几次要龙王放自己回去看看 。龙王经不住哑女的诚心恳求,允许她每年的正月初八带着自己的子女回村看看,同时还给七宣带去雨水,药材 。
从此,七宣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转了疾病没有了村民在每年的正月初八,选出村民装扮成龙王,但装扮者都不讲话,代表对哑女的思念和感激 。这样一年一年的流传下来,于是形成了现在的哑巴节 。
哑巴节传说二
关于“哑巴节”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开始并不叫“哑巴节“,而是称为“龙华会” 。话说古时候,七宣人民因为常年遭受自然灾害,日子过得穷困交 加,一年里几乎没有一滴雨水,于是村里有一小伙就到现在的仙逸寺(位于大营最东部,在“野猫山”的山顶)为七宣人民求雨 。他想用诚心感动神仙,出门就一步 一叩头到达仙逸寺,足足走了两个月时间,身上带的干粮就仅仅剩下一个苦荞面粑粑,葫芦里的水已经喝干,但小伙还是在庙里烧香、烧纸,祈求神仙,祈求上天能 给七宣人民降雨赐福 。
当小伙走出仙逸寺的时候,在庙门口遇到一位白发白须的老者,老者向小伙讨口干粮,小伙见老者很饿,就把身上仅有的一个粑粑给了老者,老者也没有 推辞便接过粑粑 。老者见小伙心地善良,待人诚恳,也送了一个盒子给小伙,告诉小伙,里面装着黄鳝,交待小伙回村的路上不能打开,必须到村口的某个地方才能 打开放出黄鳝,村里就会有用不完的水,否则小伙就会变成石头人,说完老者就消失在庙后 。
过了好一会儿,小伙才反应过来,原来老者就是神仙 。再看看自己的干粮袋里,忽然有满满一袋干粮,于是他马上朝老者消失的方向叩了99个头,然后 迫不及待地赶回村里 。在回村的路上,小伙忽然想到自然灾害不仅只是七宣存在,还有其它地方也同样渴望老天降雨,于是就打开老者送的盒子,把黄鳝放出,瞬间 就有一些泉水从山里流出,于是小伙就跑到现在的龙王庙把剩下的黄鳝都放了,这时几股很大的清泉涌出山箐,小伙看到这回村里有水啦,十分高兴 。可由于他没有 按老者的要求去做,慢慢变成了石头人,现在这块石头还矗立在山箐里 。
在流出的泉水里,有较大的三个泉眼,一为龙王箐,二为大龙树箐,三为出水箐 。其它的黄鳝分别停在各地,变成泉水,传说大理洱海也是由老者给的黄 鳝变成的 。村里人为了纪念小伙,每年都来给小伙送很多的东西,说来也奇怪,那些东西真的会被石头人吃掉,村里人认为小伙的心还活着,灵魂还在,只是不再会 说话 。于是决定在每年的正月初八作为龙聚会的喜庆日子,称为“龙华会” 。一是为了感天龙神仙赐予七宣子民的水之恩,二是感谢小伙不畏牺牲自己为村里求水之 恩,所以,七宣彝族把龙作为他们的图腾,这个故事也就伴随着正月初八的“龙华会”一直流传到现在 。后来因为装扮龙王和龙子龙孙的村民都不说话,加上小伙也 不会说话,就把“龙华会”改作“哑巴节” 。
不论“哑巴节”的传说怎样,它都给我们积累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
- 大理古老白剧:吹吹腔
- 云南大理蝴蝶泉传说
- 藏族与鹤庆
- 彝族 “阿依蒙格”儿童节
- 罗婺彝族纳苏颇过春节习俗
- 云南武定老滔村彝族传统节日:赶鸟节
- 云南楚雄彝族六月初六杨梅节
- 云南楚雄彝族马樱花节祭花神
- 大理洱海开海节
- 彝族老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