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传说
关于杭州西湖还有西湖十景 , 历来就有很多美好的传说 。这其中最优美动人的当属于“白蛇传” , 以致于长久以来 , 雷峰塔与断桥 , 一直都是游人们最为诗意的去处 。但其实关于西湖的来历 , 也有个广为人知的传说 。
据说远古时期 , 天河东边石窑里住着一条玉龙 , 天河西边树林中住着一只金凤 , 它们有一次在银河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璞玉 , 于是一起琢磨璞玉 , 多年后 , 璞玉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颗明珠的光芒照到哪里 , 哪里的树木就常青 , 百花就盛开 。
这个消息后来传到了天宫 , 贪心的王母娘娘为了得到这颗宝珠 , 派下天兵把明珠偷走 。玉龙和金凤得知后 , 赶往天宫向王母索取 , 王母誓死护珠 , 争夺中 , 明珠由天宫滚落到人间 。这颗明珠一落地 , 立刻变成晶莹碧绿的西湖 。
传说终归是传说 , 按照地质学的解释 , 西湖是由泻湖演变而来的 。据西湖志记载 , 西湖最早称武林水 , 又有明圣湖、金牛湖、钱塘湖等别名 。唐代因湖在杭州城之西 , 称西湖 , 北宋以后 , 西湖之名得到了正式认可 。西湖原本为海湾 , 因江潮挟带泥沙长期堆积 , 日积月累 , 使海湾与大海隔绝 , 形成泻湖 , 又经历代不断疏浚建设 , 最终成为半封闭之浅水风景湖泊 。
北宋时期 , 天堂美景初现
根据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考证 , 西湖从形成迄 , 也就是两千年的历史 。然而在西湖两千多年的历史里 , 有三个人物不可不说 。一个是白居易 , 一个是苏东坡 , 一个是杨孟瑛 。
公元822年 , 年过半百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杭州任刺史 , 官场失意的他在看到西湖山水时 , 精神为之一振 。到杭州的当天 , 他就迫不及待地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 , 从此开始了伟大诗人与美丽山河的千古绝恋 。白居易在杭州的政绩多不胜数 , 但其中最突出的是疏通六井和筑西湖湖堤 。他首先疏通的是李沁四十年前开凿的六井 , 其次便是整治西湖 , 筑建湖堤 。
公元824年 , 白居易三年任满 , 离开时他为杭州人民留下一湖清水 , 一道芳堤 , 六井清泉 , 二百首诗 。当他任满离开时 , 老百姓扶老携幼 , 箪石壶浆 , 倾城为他送行 。依依惜别时 , 白居易回赠了一首诗:“税重多贫户 , 农饥足旱田 。惟留一湖水 , 与汝救凶年 。”
送别白居易 , 西湖历经了几百年的兴衰变更 。1071年 , 西湖又迎来了她历史上的另一位“贵人”--苏东坡 。在杭期间 , 他赈灾安民、治理河道 。公元1090年 , 他亲自为西湖请命 , 上书宋哲宗 , 写下历史性的文件《乞开杭州西湖状》 , 那著名的断言“杭州之有西湖 , 如人之有眉目 , 盖不可废也”便出于此 。这之后 , 一场前所未有的西湖整治行动开始了 。从夏到秋 , 苏东坡发动全城募捐 , 动用了20万民工 , 终于把西湖治理好了 。多余出来的淤泥葑草 , 便筑就了今天的这道举世闻名的苏堤 。
苏东坡在杭期间 , 筑堤一条 , 吟诗千首 , 从他的时代开始 , 展现了天堂初景 。可以说 , 西湖是从这时起 , 才开始真正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风景胜地 。
元朝迄今 , 西湖新格局形成
元朝以后 , 西湖当成了“红颜祸水”打入冷宫 , 这将近百年的冷遇 , 一个大家闺秀也几乎沦落成了柴门环婢 。一直到1503年 , 杭州才迎来了另一位贤太守--杨孟瑛 。他整整花了五年时间 , 才说动朝廷重治西湖 。1508年3月 , 杨孟瑛动用民夫八千 , 历时152天 , 拆毁田亩3481亩 , 恢复西湖旧观 。所挖的葑泥 , 一部分给乡党先贤苏东坡的苏堤 , 将其填高了二丈 , 拓宽了五丈三尺 , 两岸遍植杨柳 , 苏堤重新恢复了“六桥烟柳”的固有景色 。另一部分淤泥 , 便另筑一堤 , 与苏堤并驾齐驱 , 从栖霞岭起 , 绕丁家山直至南山 , 杭人感激郡守对西湖山水百姓的一片厚爱 , 遂呼之为“杨公堤” 。
西湖 , 从一个大海湾 , 再一个泻湖 , 再到一个风景湖泊 , 我们的祖先临湖而居 , 生生不息 。可以说西湖的历史 , 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 。这其中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 , 体现了西湖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
进入二十一世纪 , 杭州市政府又加大了西湖的保护力度 。自2002年开始 , 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 , 连续6次推出“新西湖” 。
通过一系列的综合保护 , 环西湖沿线全线贯通 , 环湖七大公园、六大博物馆等53处景点免费开放 , 实现了“还湖于民” 。通过综合保护 , 西湖水域面积扩大0.9平方公里 , 景区公共绿地增加100多公顷 , “一湖两塔三岛三堤”的西湖全景重返人间 , “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西湖新格局初步形成 。
西湖不仅是风景 , 更是文化 , “西湖十景”的每一个景点从形成到命名都是由先贤达人用智慧与情感重笔勾勒而成的 , 是西湖风景与文化内涵的集中呈现 , 象征着西湖的精华所在 。
历史上 , 杭州曾多次开展西湖十景评选活动 , 每次评选都极大地提高了西湖和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 。比如 , 南宋时评选产生的“西湖十景” , 至今已流传了千年;1985年组织开展的“西湖新十景”评选活动 , 也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而于2007年举行的“三评西湖十景”活动 , 更是进一步打响了西湖品牌 , 提升了西湖和杭州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 , 基本围绕西湖分布 , 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 。西湖十景各擅其胜 , 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 , 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 , 先游为快 。
在南宋之后 , 又分别有元代钱塘十景 , 清代西湖十八景 , 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 , 1985新西湖十景 , 2007第九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西湖十景 。
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 , 北到栖霞岭下 , 全长近三公里 , 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 , 疏浚西湖 , 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 。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她命名为苏堤 。长堤卧波 , 连接了南山北山 , 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 。南宋时 , 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 , 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 , 足见她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 。
寒冬一过 , 苏堤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 , 杨柳夹岸 , 艳桃灼灼 , 更有湖波如镜 , 映照倩影 , 无限柔情 。最动人心的 , 莫过于晨曦初露 , 月沉西山之时 , 轻风徐徐吹来 , 柳丝舒卷飘忽 , 置身堤上 , 勾魂销魂 。
苏堤长堤延伸 , 六桥起伏 , 为游人提供了可以悠闲漫步而又观瞻多变的游赏线 。走在堤、桥上 , 湖山胜景如画图般展开 , 万种风情 , 任人领略 。苏堤上的六座拱桥 , 自南向北依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 。桥头所见 , 各领风骚:映波桥与花港公园又相邻 , 垂杨带跨雨 , 烟波摇漾;锁澜桥近看小瀛洲 , 远望保叔塔 , 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 , 丁家山岚翠可挹 , 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约居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 , 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行口 , “苏堤春晓”景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有理由怀疑是“束浦桥的讹传 , 这里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架 , 湖山沐晖 , 如入仙境 。
苏堤风光旖旎 , 晨昏各异 , 晴、雨、阴、雪各有情趣 , 四时美景也不同 , 尤以春天清晨赏景最佳 , 故有”苏堤春晓“之美名 。漫步苏堤可自南至北从净慈寺附近的苏堤南端入口 , 先经映波桥 , 桥边垂柳飘佛 , 桥下碧波荡漾 , 左面西湖一角称小南湖 , 隔岸小南湖边上一座楼台 , 粉墙黛瓦、曲廊栏杆 , 景色十分幽静 , 这便是过去的蒋庄 。过花港正门向前是锁澜桥 , 两边湖面渐阔 , 左边是西里湖 , 右边便是外湖 , 风软波柔 , 景色宜人 。第三座桥名为望山桥 , 这里湖面开阔 , 宝石山、吴山左右对峙 , 湖中三潭印月与阮公墩历历在目 , 下望山桥便是”苏堤春晓“碑亭 , 为清康熙帝所题 。再前走是压堤桥 , ”压堤“、”锁澜“原是护堤之急 , 古人用心可知 。过了压堤桥便是东浦桥 , 三潭远去 , 西泠渐近 , 景色又变 , 桥左一堤名金沙堤 , 上有玉带桥 , 将西里湖隔开 , 北面称作岳湖 , 湖面种植荷花 , ”曲院风荷“即在岸边 , 最末一桥为跨虹桥 , ”映波“、”跨虹“成为对景 , 至此已是苏堤北端 。
堤上六桥全用安徽茶园石筑成 , 色成微绿 , 与周围景色十分调和 , 堤边围植桃柳 , 桥堍分别配植樱花、紫薇、桂花、栀枝、芙蓉等 。如今已成为柏油路面 , 设有长被靠椅 , 宽阔的草坪上 , 栽有杨柳、碧桃、海棠等40多个品种花木 。春晓时分六桥烟柳笼纱 , 因此宋时钱塘八景中称”六桥烟树“ 。明人李攀龙诗曰”桃红柳绿竞春天 , 澹点烟波倚岸妍 。画舫停桡观翠袖 , 长堤勒马踏晴烟 。花朝曾问西冷浪 , 谷雨重登锦坞巅 。纵目楼台穷眺望 , 万山争列酒杯前 。”
西湖十景之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 , 以夏日观荷为主题 , 承苏堤春晓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 。“曲院”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 , 位于今灵隐路洪春桥附近 , 濒临当时的西湖湖岸 , 近岸湖面养殖荷花 , 每逢夏日 , 和风徐来 , 荷香与酒香四处飘逸 , 令人不饮亦醉 。南宋诗人王洧有诗赞道:“避暑人归自冷泉 , 埠头云锦晚凉天 。爱渠香阵随人远 , 行过高桥方买船 。”后曲院逐渐衰芜 , 湮废 。清康熙帝品题西湖十景后 , 在苏堤跨虹桥畔建曲苑风荷景碑亭 。遗留下来的 , 只不过是一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
曲院风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赏荷 。公园内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个品种的荷花 , 其中特别迷人的要数风荷景区 。这里以水面为主 , 分布着红莲、白莲、重台莲、洒金莲、并蒂莲等等名种荷花 , 莲叶田田 , 菡萏妖娆 。水面上架设了造型各异的小桥 , 人从桥上过 , 如在荷中行 , 人倚花姿 , 花映人面 , 花 , 人两相恋 。
曲院风荷公园位于西湖西北隅 , 濒岳湖、西里湖 , 与苏堤遥遥相望 。曲院风荷 , 南宋时称“麯院荷风” 。“麯院”原是指一家酿制官酒的作坊 , 在今日的九里松东 , 洪水桥一带 。当时 , 金沙涧水在此流入西湖 , 麯院取金沙涧水酿酒 , 并在湖中种植荷花 。花开时节 , 清香四溢 , 景色令人陶醉 。清康熙年间 , 为迎皇帝巡游 , 特地在苏堤跨虹畔的岳湖里引种荷花 。康熙书名立碑 , 改“麯院”为“曲院” , 正“荷风”为“风荷” 。一时之胜的曲院风荷园林 , 在咸丰末年(1861)毁于兵燹 , 官宦富豪随之侵园为居 。1950年 , 曲院风荷仅剩一碑一亭半亩地 , 濒湖荷花少许 。
如今新建的曲院风荷公园其规模、园林景观都胜前代 。园围东起跨虹、东浦桥 , 沿岳湖、金沙港一直延伸到西山路卧龙桥 , 迤逦数里 , 总面积229.4亩 。分风荷、曲院、滨湖密林、岳湖等四景区 。杭州市园林管理部门自60年代规划修建以来 , 共修砌61座植荷池台 , 栽种42种荷花和6种睡莲 , 铺设三处大草坪 , 建起了观荷赏花的廊阁亭台 。1983年风荷景区建成开放 。1985年滨湖密林区开放 , 内有大型石舫湛碧楼 。
在西湖 , 可观赏荷花的景点很多 , 但最妙处首推曲院风荷 。因为五个荷池 , 栽有近百个品种的荷花 , 有红底白边的香玉荷 , 白底红圈的双色玉蝶虎口 , 有花盘直径达30厘米的红千叶与白千叶 , 有人工杂交的玉茶碗 , 有缸栽的千瓣莲 , 还有用我国辽东半岛普兰店泥炭层中发掘到的千年莲子培育成的古代莲 。“亭亭翠盖拥群仙”的荷池 , 有水道相连 , 水上架设着或近水或贴出或依水的六座小桥 , 人行其中 , 仿佛行走在莲荷丛中 。曲院赏荷 , 无论在晴天、月夜或风雨中都各有其情趣 。居于曲院中心的湛碧楼 , 是月夜赏荷最佳处 。楼临西里湖 , 湖面清澈宽阔 , 清风明月夜观赏莲池夜月 , 澄明雅洁 , 趣味独特 。贴岳湖而建的波香亭 , 则是观赏雨荷的绝妙处 。
清诗人许承祖《曲院》诗 , “白云一片忽酿雨 , 泻入波心水亦香” , 波香亭小如舟 , 深入绿盖红妆之中 , 染着荷香的“波心水” , 伸手可掏 , 大有“花为四壁舟为家”的情境 。曲院风荷中居于园林之北的最高处迎薰阁是登高远视之所 , 在这里可领略“接天莲叶无穷碧” , “十里芸荷香到门”的意境 。曲院风荷的滨湖密林区 , 内设度假村 , 建有幢幢桦木结构小木屋以及木板平房 , 供游人租用 。同时还出租吊床、营帐、炊具等供游人野炊 。1996年景区内充实了酒文化内容 , 并首次举办了西湖酒文化节 。院内增辟的酒苑 , 有仿南宋官酿作坊的“酒道探源”陈列 , 并引进曲水流觞一景 , 使曲院风荷重又飘起酒香 。
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平湖秋月
湖面平静如镜 , 秋月当空与湖水交相辉映 , “一色湖光万顷秋”并不是每天都能看到的 。湖畔有块题有“平湖秋月”的碑 。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 , 孤山南麓 , 濒临外西湖 。其实 , 作为西湖十景之一 , 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 , 这从当时以及元 , 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 , 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 , 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 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 , 仙山楼阁镜中尘 。”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 , 《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
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 , 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 。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 , 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 , 台周围以栏杆 , 旁构水轩 , 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 , 后人又勤石建景碑亭于其左 。
新中国成立以后 , 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 , 扩建 , 新建 , 这里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 , 遍植四季花木 , 点缀假山叠石 , 亭台楼阁错落其间 , 更加宜赏月 , 宜品茗 , 宜休闲 。西湖秋月之夜 , 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 , 充满了诗情画意 。平湖秋月高阁凌波 , 绮窗俯水 , 平台宽广 , 视野开阔 , 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 , 但见皓月当空 , 湖天一碧 , 金风送爽 , 水月相溶 , 不知今夕何夕 。
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 , 何止月夜 , 清骆成骧有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 , 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尽管平湖秋月景区范围在西湖十景景区中也许是最小的 , 但人们仍可以在此寻访和体味到历史古迹和文化蕴涵 。早在唐朝 , 这里就建成望湖亭 。南宋时 , 随着孤山皇家道观四圣延祥观的建造 , 这里又建望月亭 。“望湖” , “望月” , 这两“望”为日后平湖秋月定址于此埋下伏笔 。明万历年间 , 司礼太监孙隆斥巨资复建西湖旧景时 , 曾对望湖亭大加修缮 。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 , 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 , “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 , 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枣--八艺社所在地 。如今 , 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 , 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
西湖十景之断桥残雪
断桥之名因何而来并不重要 , 这里有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遇的说法 , 就足够它得意的了 。
断桥 , 今位于白堤东端 。在西湖古今诸多大小桥梁中 , 她的名气最大 。据说 , 早在唐朝 , 断桥就已建成 , 时人张祜《题杭州孤山寺》诗中就有“断桥”一词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有一段评说西湖胜景的妙语:“西湖之胜 , 晴湖不如雨湖 , 雨湖不如月湖 , 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领山水之绝者 , 尘世有几人哉!”地处江南的杭州 , 每年雪期短促 , 大雪天更是罕见 。一旦银妆素裹 , 便会营造出与常时 , 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胜况 。
断桥残雪有几种解释 , 较通行的说法是 , 每当雪后初晴 , 来至断桥上往西 , 往北眺望 , 孤山 , 葛岭一带楼台上下 , 如铺琼砌玉 , 晶莹朗澈 , 有一种冷艳之美 。又有人认为 , 大雪初霁 , 登宝石山往南俯瞰 , 白堤皑皑如链 。日出映照 , 断桥向日桥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 , 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 , 故以“残雪”名之 。
明末的张岱却别立一说 , 他在《西湖梦寻》是写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 , “树皆合抱 , 行其下者 , 枝叶扶苏 , 漏下月光 , 碎如残雪 。意向言《断桥残雪》 , 或言月影也 。还有一种说法也不无道理:冬日雪霁 , 伫立断桥举目四望 , 但见残雪似银 , 冻湖如墨 , 黑白分明 , 格外动人心魄 。
断桥享誉天下 ,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白蛇传》几段重要故事情节就发生在这里 。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此 , 同舟归城 , 借伞定情;后又在此邂逅 , 言归于好 。越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唱道:”西湖山水还依旧……看到断桥桥未断 , 我寸肠断 , 一片深情付东流!“历来催人泪下 。
今日断桥 , 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 , 长八点八米 , 宽八点六米 , 单孔净跨六点一米 , 年前曾经大修 , 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 。桥东堍有康熙御题景碑亭 , 亭侧建水榭 , 题额”云水光中“ , 青瓦朱栏 , 飞檐翘角 , 与桥 , 亭构成西湖东北隅一幅古典风格的画图 。明画家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断桥春望》称:”往时至湖上 , 从断桥一望 , 魂销欲死 。还谓所知 , 湖之潋滟熹微 , 大约如晨光之着树 , 明月之入庐 。盖山水映发 , 他处即有澄波巨浸 , 不及也 。“由此观之 , 断桥观瞻 , 可得湖山之神髓 , 岂独残雪!
柳浪闻莺西湖十景之柳浪闻莺
“醉柳” , “狮柳”、“浣纱柳”等 , 有柳洲并非空穴来风 。
柳浪闻莺公园 , 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 , 占地约二十一公顷 。她的前身 , 是南宋御花园聚景园 , 其范围南起杭州旧城清波门外 , 北至涌金门下 , 东倚城垣 , 西临西湖水面 , 而且还包括了接近湖岸的若干洲渚如柳洲 , 水心寺基(小瀛洲前身)等 。宋末元初 , 聚景园成为“散景园” , 其南侧地带 , 被随蒙元铁骑南下而迁居杭州的回民择为墓地;其中段之地 , 荒芜淤塞成为一片七零八落的沼泽水塘 , 其北部地段原有的灵芝寺 , 显应观等显赫堂皇的寺庙 , 也随园景一起难逃厄运 。到明代中叶 , 当年蔚然大观的柳浪闻莺胜景 , 只剩下柳浪桥 , 华光亭两处破旧陈迹 。清初 , 更是一派凄凉景象 , 紫珊老人(钱塘诗人徐逢吉)《少年游》词的上半阙专写地盛况不再的情景;“蛇蟠眢井 , 狐窜破冢 , 辇路已全荒 。燕子飞来 , 桃花不语 , 阅过几沧桑 。”到一九四九年 , 柳浪闻莺仅存景名碑 , 石碑坊 , 石亭子和沙朴老树各一 , 表忠观(钱王祠)旧屋一区以及祠前方塘两口 。附近居民干脆称那里为坟山窠 。
今日柳浪闻莺 , 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 , 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 , 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 。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 , 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 , 醉柳 , 浣沙柳等特色柳树 。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 , 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 , 营造烟花三月 , 柳丝飘舞 , 莺声清丽的氛围 。闻莺馆东面 , 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 , 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 , 草坪北侧铺石砌台 , 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 。闻莺馆西侧 , 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 , 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 , 大草坪北侧 , 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 , 与草坪 , 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 , 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 , 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 , 布局的庭院景区 , 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 。园内亭台楼榭 , 假山泉池 , 小桥流水 , 矮墙漏窗 , 奇花异草 , 各据其位 , 合为胜景 , 全园曲径通幽 , 别有天地 。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 , 建起了露天舞台 , 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 , 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 。每到夏秋季节 , 这里又是消暑纳凉”夜花园“ , 歌舞 , 戏曲 , 电影和内容多样 , 形式丰富 , 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 , 灯会 , 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 。
花港观鱼西湖十景之花港观鱼
江南园林艺术与西洋园林艺术结合得最为巧妙的一处景致 , 众多的外国元首国际友人游西湖都必到此处 , 不是没有道理 。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 , 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 。南宋时 , 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 , 园中花木扶疏 , 引水入池 , 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 , 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 , 时称卢园 , 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 。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 , 将它列入其中 。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 , 皇帝玄烨驾临西湖 , 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 , 用石建碑于鱼池畔 。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 , 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 , 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 , 花着鱼身鱼嘬花 。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 , 全园分为红鱼池 , 牡丹园 , 花港 , 大草坪 , 密林地五个景区 。位于公园中部偏南处的红鱼池 , 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 , 池岸曲折自然 , 池中堆土成岛 , 池上驾设曲桥 , 倚桥栏俯看 , 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 , 泼刺戏水 。微风过处 , 沿池岸花木落英缤纷 , 飘浮于水面 , 好一幅”花着鱼身鱼嘬花“的动人画图 , 无人不起羡鱼之情 。红鱼池西首 , 是颇有造园匠心的牡丹园 , 丘阜隆起 , 最高处建牡丹亭 , 绕亭植有各种牡丹 , 芍药数百本 , 按不同品种分为十多个花境小区块 , 年年谷雨前后 , 尽显花中王者风范 , 国色天香 , 名不虚传 。牡丹亭畔小径一侧 , 植古梅一株 , 梅树下 , 以黑 , 白卵石砌成此梅姿影图案于路面 , 现代大儒马一浮题笔称之为”梅影坡“ 。
自牡丹亭中眺望 , 公园东 , 南 , 北三面景色尽收眼底 。东面 , 绿树婆娑 , 遥接湖波堤痕 。南面 , 南屏山葱茏山色被”借“入公园内 , 密林浓阴后 , 一湾绿水萦绕 , 拱桥飞架 , 港汊连通了西里湖和小南湖 , 全园水景因此更显灵动 , 沿水竹树繁茂 , 禽喧枝头 , 透露着山野风情 。北面 , 大草坪视野开阔 , 西里湖波光山影引人遐想绵绵 。草坪上 , 间以大乔木为主的树丛 , 树林 , 既增加了空间林缘线的层次变化 , 又为游人提供了庇荫 , 休憩场所 。
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
白娘子被法海压在雷锋塔下的故事 , 给塔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对于普通游客来说 , 可能倒掉的雷锋塔更有魅力一些 。
雷峰 , 位于净慈寺前 , 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 , 濒湖勃然隆重起 , 林木葱郁 。其册虽小巧玲珑 , 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 , 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 , 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 , 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 , 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 , 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 。一九四九年以后 , 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 , 夕照林涛 , 景色依然富丽 。
夕照山是南屏山的支脉 , 又称雷峰 , 海拔48米 , 二叠石灰岩构成 。因昔郡民雷就之所而得名 , 此峰众山环绕 , 是净慈寺的案山 。此山因吴越国王钱弘俶为其妃黄氏所建黄妃塔及西湖民间故事“白蛇传”相关而盛名天下 , 是西湖十景“雷峰夕照”的所在地 。此处有史迹雷峰塔遗址、青云岩、白云庵遗址等 。
塔因地处吴越国杭城西关外雷峰上 , 称西关砖塔 , 俗称雷峰塔 。旧亦有称黄妃塔、王妃塔 。为砖木结构阁式塔 , 八面七层 。塔系吴越国王钱俶之妃黄氏因奉藏佛螺髻发及佛经而建 。筹建于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之前 , 竣工在太平兴国二年(977年) 。塔以砖石为芯 , 外有木构檐廊 , 重檐飞栋 , 洞窗豁达 。内壁八面镶嵌《华严经》石刻 , 塔下相传供奉过16尊金铜罗汉 。北宋宣和年间(1119至1125)遭战乱受损 , 南宋重修为八面五层 。元代 , 雷峰塔景况犹盛 。明嘉靖间(1522至1566) , 塔木构檐廊毁于兵燹 , 仅存塔芯 , 赭色砖塔 , 颓然苍老 , 别具风情 。与西湖对岸宝石山上亭亭玉立的保俶塔喻为“保俶如美人 , 雷峰似老衲” 。
清代 , 塔外廓木廊仍未恢复 , 依旧为残存之赭色砖塔 。康熙南巡时题额“雷峰西照” 。雷峰塔知名度之高 , 与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之神话故事《白蛇传》密切相关 , 故事中女主人公白蛇化身白素贞 , 被法海和尚禁锢塔内 。清后期 , 塔因年九不修 , 又因迷信者盛传塔砖能辟邪宜男 , 盗挖者日增 , 塔基开始削弱 , 清末民初期间为保证古塔景观 , 当局曾筑墙护塔 , 但挖砖者仍屡禁不绝 。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二十五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下午一时四十分 , 塔终因塔砖盗挖过多 , 加以塔址附近汪庄造屋打桩引起之巨大震动而轰然倒坍 , 当时杭州市民闻讯争往观看 , 万人空巷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等珍贵文物真形显露 。自此之后 , 西湖十景也因雷峰塔的消失而残缺经年 。
1999年7月 ,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重建雷峰塔、恢复“雷峰夕照”景观的决定 , 成立了省“双景”协调小组及办公室 。
2000年12月26日 , 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 。
2001年3月11日 , 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的发掘 , 出土了包括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在内的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 , 轰动了海内外 。
雷峰新塔 , 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 , 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 。新塔五面八层 , 依山临湖 , 蔚然大观 。新塔台基以下两层(包括地下的一层) , 平面呈八角形 。台基周边 , 装饰有汉白玉雕制的石栏杆 , 台基以上 , 塔身耸立 , 外观五层 , 其中第一层内部实际分上下两层 , 只是外观上檐屋面较高 , 呈现为一层 。
雷峰新塔各层屋面都覆盖铜瓦 , 每个转角处设铜斗拱 , 飞檐翼有下悬挂铜制的风铎 。新塔塔身的二层以上 , 每层都有外挑平座 , 平座设栏杆 , 绕塔而成檐廊 , 可供游人登塔赏景 。
新塔通高71米 , 其中台基高9.8米 , 塔身高45.8米 , 塔刹高16.1米 。新塔台基占地面积达3133平方米 , 塔身建筑面积2956平方米 , 总建筑面积6089平方米 。体量上 , 新塔台基对径为60米 , 边长为2334米 , 周长为186.72米;副阶对径为35.25米 , 边长为13.43米 , 周长为107.41米;塔身对径为28米 , 边长为11米 , 周长为88米 。
10月25日上午在雷峰塔景区举行了隆重的重建落成典礼;当晚 , 倾情上演了“雷峰夕阳”音乐大典 。
10月28日上午 , 又举办了雷峰塔佛螺髻发舍利供奉法会 。
雷峰塔新塔是继承与创新、历史与现代、自然与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为切实保护好地下珍贵遗址 , 充分展示雷峰古塔的独特风采 , 对古塔遗址实行玻璃天棚覆盖 , 使古塔重生新塔 , 新塔彰显古塔 , 创下了中国古塔遗址原地保护的全国第一;新塔采用钢架结构作支撑 , 主梁跨度达30余米 , 创下了传统古塔采用现代钢结构支撑的全国第一;新塔装饰物全部采用以铜为主体的金属材料 , 并以化学腐蚀工艺再现了当年雷峰塔别具一格的彩绘艺术 , 创下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全国第一;由于采用钢结构作支撑 , 塔内窨大大增加 , 视野更加宽阔 , 创下了塔类建筑中塔内使用窨最大的全国第一;雷峰塔本身就是一座“文化塔” , 新塔内精妙绝伦的文化陈设 , 使雷峰塔内的内涵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 创下了塔类建筑中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全国第一 。
双峰插云西湖十景之双峰插云
当群山云雾迷漫时 , 两峰偶露双尖 , 宛如峰插云霄 , 是一幅泼墨漂流浓淡有致的水墨画卷 。
观赏点位于灵隐路上的洪春桥堍 , “双峰”是指西湖的南高峰、北高峰 。南高峰位于西湖西南 , 高257 。2米;北高峰在西湖西北 , 峰高314米 , 为杭州第一高峰 。两峰相距10余里 , 中间重峦叠峰 , 蜿蜒盘结 , 山峰高出云表 , 望之如插 。南宋时峰顶各有古塔一座 。远眺双峰 , 峰形隐晦而塔尖分明 。“双峰插云”便由此得名 。
巍巍天目山东走 , 其余脉的一支 , 遇西湖而分弛南北 , 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 。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 , 古时均为僧人所占 , 山巅建佛塔 , 遥相对峙 , 迥然高于群峰之上 。春秋佳日 , 岚翠雾白 , 塔尖入云 , 时隐时显 , 远望气势非同一般 。南宋时 , 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 , 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 , 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 。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 , 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知 , ‘插云’者 , 虚言也 。设景碑亭于此 , 实为权宜之计 。浮图对立晓崔巍 , 积翠浮空霁蔼迷 。试向凤凰山上望 , 南高天近北烟低 。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 , 它告诉人们:双峰插云的景观 。
南宋时 , 从凤凰山上望之 , 方可得其神采 。明代的李流芳 , 却主张到苏堤第三桥望山桥上观赏此景 , 他在《西湖臣游图题跋 。两峰罢雾图》中写道:“三桥龙王堂 , 望湖西诸山 , 颇尽其胜 。烟林雾障 , 蚋带层叠 , 淡描浓抹 , 顷刻百态 , 非董、巨妙笔 , 不足以发其气韵 。”清以后 , 双峰之巅已无塔影 , 赏景位置则移易到湖上 , 因为洪春桥畔尽管建有景碑亭 , 但游人到此只见林木葱蔚 , [双峰]连影子也无觅处 , 倒不如泛舟湖上 , 尚能遥指云中峰峦 , 心驰神往于登临其巅俯看尘寰的宏阔高远 。故陈璨《双峰插云》诗云:南北高峰高持天 , 两峰相以不相连 。晚来新雨未雨之时 , 四山云锁二尖 。后来钟毓龙在《说杭州》中也提出:“欲雨未雨之时 , 四山云幂 , 而南、北两峰以高故犹露其巅 。此本为湖中遥望之景 。清初必欲求其地以立碑 , 乃置之行(洪)春桥畔 。”湖中之景变成了陆上之景 。
双峰插云虽然自古至今其观赏的地点和方式迭经变化 , 但南、北两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极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 。南高峰临折西湖 , 峰高二百五十七米 , 登山途中 , 峻岩显露 , 绝壁峥嵘 。登上山巅向东俯瞰 , 西湖全景历历在目 , 不是画图 , 胜似画图 。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 , 是灵隐寺的坐山 , 从寺西侧上山 , 石磴多至数千级 , 盘折回绕三十六弯 , 沿途山溪清流回转 , 林木重叠 , 古人有诗赞道:“一路松声长带雨 , 半空岚气总成云” 。山东侧 , 建有西湖叭一的载人索道 , 全长六成余米 , 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钟 。
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钟
能让康熙帝也发出“致足发人深省”的感慨 , 肯定不一般 。原钟早忆不在 , 现在的铜钟为新铸造 。
南屏晚钟 , 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 。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 。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 , 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 。南屏山 , 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 , 山高不过百米 , 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 。山上怪石耸秀 , 绿树惬眼 。晴好日 , 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秀色可餐 , 遇雨雾天 , 云烟遮遮掩掩 , 山峦好象翩然起舞 , 飘渺空灵 , 若即若离 。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 , 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 , 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 , 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 。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 , 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 , 晨钟幕鼓 , 焚贝佛号 , 香烟烛光 , 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 , 南屏晚钟的情韵 , 悠然成型 。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 , 山体多孔穴 , 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 , 每当佛寺晚钟敲响 , 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 , 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 , 加速了声波的振动 , 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 。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 , 增强了共鸣 。同时 , 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 , 直达西湖彼岸 , 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尤其是在天气交响混合 , 共振齐鸣 , 悠悠扬 , 经久不息 。
北宋以后 , 净慈寺与兴教寺一布置一衰 , 岁月既久 , 南屏晚钟的盛誉和胜况专属于净慈寺名下 , 净慈寺建起了绘饰华丽的钟楼 , 逐渐在为千年古刹最为迷人的吸引物 。净慈寺钟楼历经毁建 , 大钟也废而复铸 , 最具规模的篝铸 , 一次是在明洪截止十一年 , 信持夷简禅师募休聚铜二万余斤 , 铸成巨钟一口 , 撞击声播远壑 , 余音缭绕 。还有一次是在一九八六年 , 新铸铜钟高三米 , 口径二点三米 , 重喧十吨以上 。钟体内外 , 镌铸《妙法莲华经》七卷及铭文共计六万七千字;它采用“蒲牢雕龙”作钟钮 , 以八瓣莲花为钟唇 , 每瓣铸有一处撞钟点 , 其中六处钟点上铸有梵文 。钟脊上立南无毗婆尸佛和南无释迦牟尼佛等七个佛龛 。
近年来 , 每到除夕之夜 , 杭州市各界人士和外宾、侨胞、游客聚集在净慈寺钟楼内外 , 举行新年撞钟除旧迎新活动 。当第一百零八声钟声响 , 正好是新处伊始之时 。这一象征着祥和、欢乐、安定、团结的活动 , 为古老的南屏晚钟注入了新的涵义和魅力 。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三潭印月
【杭州西湖与西湖十景】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 , 与湖心亭 , 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 。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 , 南北有曲桥相通 , 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 , 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 , 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 。从空中俯瞰 , 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 , 呈现出湖中有岛 , 岛中有湖 , 水景称胜的特色 , 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 , 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三潭印月岛的前身是水凡保宁寺 , 北宋词家秦观《送僧归保宁寺》诗中有句云:“西湖环岸皆招堤 , 楼阁晦明如卧披 。保宁复在最佳处 , 水光四合无端倪 。车尘不来马足断 , 时有海月相因依 。”可知岛上赏月由来已久 。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 , 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 , 初成湖中湖 , 作为放生之所 。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 , 称为“三潭” , 清初岛上又加营建 , 筑曲桥 , 堂轩 , 沿内湖环植木芙蓉 , 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 , 小瀛洲初具风貌 。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 , 空间多变化 , 建筑布局匠心独运 。从岛北码头上岸 , 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 , 即步入九曲平桥 , 桥上有开网亭 , 亭亭亭 , 康熙御碑亭 , 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 , 让人走走停停 , 歇歇看看 , 或谈笑 , 或留影 , 流连观照 , 饱览美景 。
九曲桥东 , 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 。墙两端了无衔接 , 形若屏风 。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 , 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 , 相互渗透 。墙外游人熙熙攘攘 , 墙内却幽雅宁静 , 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 。
全岛花木疏密相间 , 以翠柳 , 荷花 , 红枫 , 木芙蓉为主 , 四季花开不断 , 艳丽多彩 , 春 , 秋景色尤佳 。岛内岛外湖面如镜 , 楼台花树倒影摇曳生姿 , 天光云彩相映 , 着实让人恍惚迷离 , 如入蓬莱 。三潭印月美景还从岛上向湖上延伸 。岛南湖面 , 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 , 造型别致优美 。塔顶如葫芦状 , 塔身呈球形 , 高出水面二米 , 中空 , 环塔身分布五个小圆孔 , 塔基为扁圆石座 。三塔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 每边长六十二米 。
每逢仲秋时 , 皓月当空 , 水天相映 , 塔中点燃灯烛 , 与明月上下争辉 。赏月游湖者摇浆前来 , 搅动满湖银辉 , 天月 , 水月 , 塔月 , 心中之月 , 融为无限的悠思和寄托 , 怡然忘归 。
柳浪闻莺西湖十景之柳浪闻莺
“醉柳” , “狮柳”、“浣纱柳”等 , 有柳洲并非空穴来风 。
柳浪闻莺公园 , 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 , 占地约二十一公顷 。她的前身 , 是南宋御花园聚景园 , 其范围南起杭州旧城清波门外 , 北至涌金门下 , 东倚城垣 , 西临西湖水面 , 而且还包括了接近湖岸的若干洲渚如柳洲 , 水心寺基(小瀛洲前身)等 。宋末元初 , 聚景园成为“散景园” , 其南侧地带 , 被随蒙元铁骑南下而迁居杭州的回民择为墓地;其中段之地 , 荒芜淤塞成为一片七零八落的沼泽水塘 , 其北部地段原有的灵芝寺 , 显应观等显赫堂皇的寺庙 , 也随园景一起难逃厄运 。到明代中叶 , 当年蔚然大观的柳浪闻莺胜景 , 只剩下柳浪桥 , 华光亭两处破旧陈迹 。清初 , 更是一派凄凉景象 , 紫珊老人(钱塘诗人徐逢吉)《少年游》词的上半阙专写地盛况不再的情景;“蛇蟠眢井 , 狐窜破冢 , 辇路已全荒 。燕子飞来 , 桃花不语 , 阅过几沧桑 。”到一九四九年 , 柳浪闻莺仅存景名碑 , 石碑坊 , 石亭子和沙朴老树各一 , 表忠观(钱王祠)旧屋一区以及祠前方塘两口 。附近居民干脆称那里为坟山窠 。
今日柳浪闻莺 , 经过近四十多年不断的开发和建设 , 由当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园 , 演变为普通老百姓的大乐园 。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啭莺鸣作为公园景观基调 , 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主干道路沿途载种垂柳及狮柳 , 醉柳 , 浣沙柳等特色柳树 。在园中部主景区辟闻莺馆 , 又在距闻莺馆不远处置巨型网笼“百鸟天堂” , 营造烟花三月 , 柳丝飘舞 , 莺声清丽的氛围 。闻莺馆东面 , 以草坪和密林带为主形成友谊园景区 , 引种了一批日本樱花 , 草坪北侧铺石砌台 , 矗立着“日中不再战纪念碑 。闻莺馆西侧 , 是柳浪闻莺重建时填平水荡沼泽而营造的大草坪 , 草色遥连西湖碧波青山 , 大草坪北侧 , 是迁建来此的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南侧种植了一片高大的乔木树林 , 与草坪 , 柳岸及湖光山色构成富于层面 , 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 。
公园北部早先的钱王祠 , 改建成江南私家园林风格 , 布局的庭院景区 , 沿用”聚景园“旧称命名 。园内亭台楼榭 , 假山泉池 , 小桥流水 , 矮墙漏窗 , 奇花异草 , 各据其位 , 合为胜景 , 全园曲径通幽 , 别有天地 。
公园东南辟为群众游园文娱活动场所 , 建起了露天舞台 , 成为杭州市民和八方游客晨间锻炼 , 假日休闲和节日庆典的好去处 。每到夏秋季节 , 这里又是消暑纳凉”夜花园“ , 歌舞 , 戏曲 , 电影和内容多样 , 形式丰富 , 不定期举办的各种各样的花展 , 灯会 , 民俗风情表演等吸引着人们 。
花港观鱼西湖十景之花港观鱼
江南园林艺术与西洋园林艺术结合得最为巧妙的一处景致 , 众多的外国元首国际友人游西湖都必到此处 , 不是没有道理 。
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以西 , 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 。南宋时 , 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 , 园中花木扶疏 , 引水入池 , 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 , 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 , 时称卢园 , 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 。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 , 将它列入其中 。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 , 皇帝玄烨驾临西湖 , 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 , 用石建碑于鱼池畔 。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 , 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 , 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 , 花着鱼身鱼嘬花 。
今日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 , 全园分为红鱼池 , 牡丹园 , 花港 , 大草坪 , 密林地五个景区 。位于公园中部偏南处的红鱼池 , 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 , 池岸曲折自然 , 池中堆土成岛 , 池上驾设曲桥 , 倚桥栏俯看 , 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 , 泼刺戏水 。微风过处 , 沿池岸花木落英缤纷 , 飘浮于水面 , 好一幅”花着鱼身鱼嘬花“的动人画图 , 无人不起羡鱼之情 。红鱼池西首 , 是颇有造园匠心的牡丹园 , 丘阜隆起 , 最高处建牡丹亭 , 绕亭植有各种牡丹 , 芍药数百本 , 按不同品种分为十多个花境小区块 , 年年谷雨前后 , 尽显花中王者风范 , 国色天香 , 名不虚传 。牡丹亭畔小径一侧 , 植古梅一株 , 梅树下 , 以黑 , 白卵石砌成此梅姿影图案于路面 , 现代大儒马一浮题笔称之为”梅影坡“ 。
自牡丹亭中眺望 , 公园东 , 南 , 北三面景色尽收眼底 。东面 , 绿树婆娑 , 遥接湖波堤痕 。南面 , 南屏山葱茏山色被”借“入公园内 , 密林浓阴后 , 一湾绿水萦绕 , 拱桥飞架 , 港汊连通了西里湖和小南湖 , 全园水景因此更显灵动 , 沿水竹树繁茂 , 禽喧枝头 , 透露着山野风情 。北面 , 大草坪视野开阔 , 西里湖波光山影引人遐想绵绵 。草坪上 , 间以大乔木为主的树丛 , 树林 , 既增加了空间林缘线的层次变化 , 又为游人提供了庇荫 , 休憩场所 。
西湖十景之雷峰夕照
白娘子被法海压在雷锋塔下的故事 , 给塔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对于普通游客来说 , 可能倒掉的雷锋塔更有魅力一些 。
雷峰 , 位于净慈寺前 , 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 , 濒湖勃然隆重起 , 林木葱郁 。其册虽小巧玲珑 , 名气在湖上却是数一数二 , 因为山巅曾有吴越时建造的雷峰塔 , 是西湖众多古塔中最为风光也最为风流的一塔 , 可惜七十余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虚 , 连山名也换成了夕照山 。西湖南岸这座三面临水呈半岛状的名山 , 当年曾为南宋御花园占据 。一九四九年以后 , 山上种埴了大量香樟、枫香、榆树等观赏树木 , 夕照林涛 , 景色依然富丽 。
夕照山是南屏山的支脉 , 又称雷峰 , 海拔48米 , 二叠石灰岩构成 。因昔郡民雷就之所而得名 , 此峰众山环绕 , 是净慈寺的案山 。此山因吴越国王钱弘俶为其妃黄氏所建黄妃塔及西湖民间故事“白蛇传”相关而盛名天下 , 是西湖十景“雷峰夕照”的所在地 。此处有史迹雷峰塔遗址、青云岩、白云庵遗址等 。
塔因地处吴越国杭城西关外雷峰上 , 称西关砖塔 , 俗称雷峰塔 。旧亦有称黄妃塔、王妃塔 。为砖木结构阁式塔 , 八面七层 。塔系吴越国王钱俶之妃黄氏因奉藏佛螺髻发及佛经而建 。筹建于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之前 , 竣工在太平兴国二年(977年) 。塔以砖石为芯 , 外有木构檐廊 , 重檐飞栋 , 洞窗豁达 。内壁八面镶嵌《华严经》石刻 , 塔下相传供奉过16尊金铜罗汉 。北宋宣和年间(1119至1125)遭战乱受损 , 南宋重修为八面五层 。元代 , 雷峰塔景况犹盛 。明嘉靖间(1522至1566) , 塔木构檐廊毁于兵燹 , 仅存塔芯 , 赭色砖塔 , 颓然苍老 , 别具风情 。与西湖对岸宝石山上亭亭玉立的保俶塔喻为“保俶如美人 , 雷峰似老衲” 。
清代 , 塔外廓木廊仍未恢复 , 依旧为残存之赭色砖塔 。康熙南巡时题额“雷峰西照” 。雷峰塔知名度之高 , 与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之神话故事《白蛇传》密切相关 , 故事中女主人公白蛇化身白素贞 , 被法海和尚禁锢塔内 。清后期 , 塔因年九不修 , 又因迷信者盛传塔砖能辟邪宜男 , 盗挖者日增 , 塔基开始削弱 , 清末民初期间为保证古塔景观 , 当局曾筑墙护塔 , 但挖砖者仍屡禁不绝 。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二十五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下午一时四十分 , 塔终因塔砖盗挖过多 , 加以塔址附近汪庄造屋打桩引起之巨大震动而轰然倒坍 , 当时杭州市民闻讯争往观看 , 万人空巷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等珍贵文物真形显露 。自此之后 , 西湖十景也因雷峰塔的消失而残缺经年 。
1999年7月 , 省委、省政府作出了重建雷峰塔、恢复“雷峰夕照”景观的决定 , 成立了省“双景”协调小组及办公室 。
2000年12月26日 , 雷峰塔重建工程正式奠基 。
2001年3月11日 , 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的发掘 , 出土了包括吴越国纯银阿育王塔、鎏金龙莲底座佛像等在内的一批精美的文物珍品 , 轰动了海内外 。
雷峰新塔 , 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 , 建造在雷峰塔原址上 。新塔五面八层 , 依山临湖 , 蔚然大观 。新塔台基以下两层(包括地下的一层) , 平面呈八角形 。台基周边 , 装饰有汉白玉雕制的石栏杆 , 台基以上 , 塔身耸立 , 外观五层 , 其中第一层内部实际分上下两层 , 只是外观上檐屋面较高 , 呈现为一层 。
雷峰新塔各层屋面都覆盖铜瓦 , 每个转角处设铜斗拱 , 飞檐翼有下悬挂铜制的风铎 。新塔塔身的二层以上 , 每层都有外挑平座 , 平座设栏杆 , 绕塔而成檐廊 , 可供游人登塔赏景 。
新塔通高71米 , 其中台基高9.8米 , 塔身高45.8米 , 塔刹高16.1米 。新塔台基占地面积达3133平方米 , 塔身建筑面积2956平方米 , 总建筑面积6089平方米 。体量上 , 新塔台基对径为60米 , 边长为2334米 , 周长为186.72米;副阶对径为35.25米 , 边长为13.43米 , 周长为107.41米;塔身对径为28米 , 边长为11米 , 周长为88米 。
10月25日上午在雷峰塔景区举行了隆重的重建落成典礼;当晚 , 倾情上演了“雷峰夕阳”音乐大典 。
10月28日上午 , 又举办了雷峰塔佛螺髻发舍利供奉法会 。
雷峰塔新塔是继承与创新、历史与现代、自然与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 。为切实保护好地下珍贵遗址 , 充分展示雷峰古塔的独特风采 , 对古塔遗址实行玻璃天棚覆盖 , 使古塔重生新塔 , 新塔彰显古塔 , 创下了中国古塔遗址原地保护的全国第一;新塔采用钢架结构作支撑 , 主梁跨度达30余米 , 创下了传统古塔采用现代钢结构支撑的全国第一;新塔装饰物全部采用以铜为主体的金属材料 , 并以化学腐蚀工艺再现了当年雷峰塔别具一格的彩绘艺术 , 创下采用铜件最多、铜饰面积最大的全国第一;由于采用钢结构作支撑 , 塔内窨大大增加 , 视野更加宽阔 , 创下了塔类建筑中塔内使用窨最大的全国第一;雷峰塔本身就是一座“文化塔” , 新塔内精妙绝伦的文化陈设 , 使雷峰塔内的内涵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 创下了塔类建筑中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全国第一 。
双峰插云西湖十景之双峰插云
当群山云雾迷漫时 , 两峰偶露双尖 , 宛如峰插云霄 , 是一幅泼墨漂流浓淡有致的水墨画卷 。
观赏点位于灵隐路上的洪春桥堍 , “双峰”是指西湖的南高峰、北高峰 。南高峰位于西湖西南 , 高257 。2米;北高峰在西湖西北 , 峰高314米 , 为杭州第一高峰 。两峰相距10余里 , 中间重峦叠峰 , 蜿蜒盘结 , 山峰高出云表 , 望之如插 。南宋时峰顶各有古塔一座 。远眺双峰 , 峰形隐晦而塔尖分明 。“双峰插云”便由此得名 。
巍巍天目山东走 , 其余脉的一支 , 遇西湖而分弛南北 , 形成西湖风景名胜区的南山、北山 。其中的南高峰与北高峰 , 古时均为僧人所占 , 山巅建佛塔 , 遥相对峙 , 迥然高于群峰之上 。春秋佳日 , 岚翠雾白 , 塔尖入云 , 时隐时显 , 远望气势非同一般 。南宋时 , 两峰插云列为西湖十景之一 , 清康熙帝改题为双峰插云 , 建景碑亭于洪春桥畔 。其时双峰古塔毁圮已久 , 以至连此景原有的内涵也一度难为人知 , ‘插云’者 , 虚言也 。设景碑亭于此 , 实为权宜之计 。浮图对立晓崔巍 , 积翠浮空霁蔼迷 。试向凤凰山上望 , 南高天近北烟低 。这是南宋诗人王洧的《两峰插云》诗 , 它告诉人们:双峰插云的景观 。
南宋时 , 从凤凰山上望之 , 方可得其神采 。明代的李流芳 , 却主张到苏堤第三桥望山桥上观赏此景 , 他在《西湖臣游图题跋 。两峰罢雾图》中写道:“三桥龙王堂 , 望湖西诸山 , 颇尽其胜 。烟林雾障 , 蚋带层叠 , 淡描浓抹 , 顷刻百态 , 非董、巨妙笔 , 不足以发其气韵 。”清以后 , 双峰之巅已无塔影 , 赏景位置则移易到湖上 , 因为洪春桥畔尽管建有景碑亭 , 但游人到此只见林木葱蔚 , [双峰]连影子也无觅处 , 倒不如泛舟湖上 , 尚能遥指云中峰峦 , 心驰神往于登临其巅俯看尘寰的宏阔高远 。故陈璨《双峰插云》诗云:南北高峰高持天 , 两峰相以不相连 。晚来新雨未雨之时 , 四山云锁二尖 。后来钟毓龙在《说杭州》中也提出:“欲雨未雨之时 , 四山云幂 , 而南、北两峰以高故犹露其巅 。此本为湖中遥望之景 。清初必欲求其地以立碑 , 乃置之行(洪)春桥畔 。”湖中之景变成了陆上之景 。
双峰插云虽然自古至今其观赏的地点和方式迭经变化 , 但南、北两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极富登临之胜的著名山峰却至今未变 。南高峰临折西湖 , 峰高二百五十七米 , 登山途中 , 峻岩显露 , 绝壁峥嵘 。登上山巅向东俯瞰 , 西湖全景历历在目 , 不是画图 , 胜似画图 。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 , 是灵隐寺的坐山 , 从寺西侧上山 , 石磴多至数千级 , 盘折回绕三十六弯 , 沿途山溪清流回转 , 林木重叠 , 古人有诗赞道:“一路松声长带雨 , 半空岚气总成云” 。山东侧 , 建有西湖叭一的载人索道 , 全长六成余米 , 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钟 。
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钟
能让康熙帝也发出“致足发人深省”的感慨 , 肯定不一般 。原钟早忆不在 , 现在的铜钟为新铸造 。
南屏晚钟 , 也许是西湖十景中问世最早的景目 。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画家张择端曾经画过《南屏晚钟图》 。尽管此图远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图》那么蜚声画坛 , 但却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 。南屏山 , 绵延横陈于西湖南岸 , 山高不过百米 , 山体延伸却长达千余米 。山上怪石耸秀 , 绿树惬眼 。晴好日 , 满山岚翠在蓝天白云得衬托下秀色可餐 , 遇雨雾天 , 云烟遮遮掩掩 , 山峦好象翩然起舞 , 飘渺空灵 , 若即若离 。后周显得元年(九五四) , 吴越国主钱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 , 后来成为与灵隐寺并峙于南北的西湖两大佛教道场之一的净慈寺 。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刹兴教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五年(九七二) , 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营 。净慈寺、兴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庙 , 形成继灵隐、天竺之后湖上又一佛寺群落 , 晨钟幕鼓 , 焚贝佛号 , 香烟烛光 , 南屏山从此添了‘佛国山’的别称 , 南屏晚钟的情韵 , 悠然成型 。南屏山一带山岭由石灰岩构成 , 山体多孔穴 , 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 , 每当佛寺晚钟敲响 , 钟声振荡频率传到山上 , 岩石、洞穴等为其所迫 , 加速了声波的振动 , 振幅急遽增大后形成共振 。岩石、洞穴便随之产生音箱效应 , 增强了共鸣 。同时 , 钟声还以相同的频率飞向西湖上空 , 直达西湖彼岸 , 碰上对岸由火成岩构成的葛岭、回音迭起 。尤其是在天气交响混合 , 共振齐鸣 , 悠悠扬 , 经久不息 。
北宋以后 , 净慈寺与兴教寺一布置一衰 , 岁月既久 , 南屏晚钟的盛誉和胜况专属于净慈寺名下 , 净慈寺建起了绘饰华丽的钟楼 , 逐渐在为千年古刹最为迷人的吸引物 。净慈寺钟楼历经毁建 , 大钟也废而复铸 , 最具规模的篝铸 , 一次是在明洪截止十一年 , 信持夷简禅师募休聚铜二万余斤 , 铸成巨钟一口 , 撞击声播远壑 , 余音缭绕 。还有一次是在一九八六年 , 新铸铜钟高三米 , 口径二点三米 , 重喧十吨以上 。钟体内外 , 镌铸《妙法莲华经》七卷及铭文共计六万七千字;它采用“蒲牢雕龙”作钟钮 , 以八瓣莲花为钟唇 , 每瓣铸有一处撞钟点 , 其中六处钟点上铸有梵文 。钟脊上立南无毗婆尸佛和南无释迦牟尼佛等七个佛龛 。
近年来 , 每到除夕之夜 , 杭州市各界人士和外宾、侨胞、游客聚集在净慈寺钟楼内外 , 举行新年撞钟除旧迎新活动 。当第一百零八声钟声响 , 正好是新处伊始之时 。这一象征着祥和、欢乐、安定、团结的活动 , 为古老的南屏晚钟注入了新的涵义和魅力 。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 , 与湖心亭 , 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 。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 , 南北有曲桥相通 , 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 , 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 , 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 。从空中俯瞰 , 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 , 呈现出湖中有岛 , 岛中有湖 , 水景称胜的特色 , 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 , 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 。三潭印月岛的前身是水凡保宁寺 , 北宋词家秦观《送僧归保宁寺》诗中有句云:“西湖环岸皆招堤 , 楼阁晦明如卧披 。保宁复在最佳处 , 水光四合无端倪 。车尘不来马足断 , 时有海月相因依 。”可知岛上赏月由来已久 。明万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 , 钱塘县令聂心汤取湖中葑泥在岛周围筑堤坝 , 初成湖中湖 , 作为放生之所 。后人在岛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 , 称为“三潭” , 清初岛上又加营建 , 筑曲桥 , 堂轩 , 沿内湖环植木芙蓉 , 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 , 小瀛洲初具风貌 。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 , 空间多变化 , 建筑布局匠心独运 。从岛北码头上岸 , 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 , 即步入九曲平桥 , 桥上有开网亭 , 亭亭亭 , 康熙御碑亭 , 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 , 让人走走停停 , 歇歇看看 , 或谈笑 , 或留影 , 流连观照 , 饱览美景 。
九曲桥东 , 隔水与一堵白粉短墙相望 。墙两端了无衔接 , 形若屏风 。但粉墙上开启四只花饰精美的漏窗 , 墙内墙外空间隔而不断 , 相互渗透 。墙外游人熙熙攘攘 , 墙内却幽雅宁静 , 咫尺之间兀自大异其趣 。
全岛花木疏密相间 , 以翠柳 , 荷花 , 红枫 , 木芙蓉为主 , 四季花开不断 , 艳丽多彩 , 春 , 秋景色尤佳 。岛内岛外湖面如镜 , 楼台花树倒影摇曳生姿 , 天光云彩相映 , 着实让人恍惚迷离 , 如入蓬莱 。三潭印月美景还从岛上向湖上延伸 。岛南湖面 , 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 , 造型别致优美 。塔顶如葫芦状 , 塔身呈球形 , 高出水面二米 , 中空 , 环塔身分布五个小圆孔 , 塔基为扁圆石座 。三塔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 每边长六十二米 。
每逢仲秋时 , 皓月当空 , 水天相映 , 塔中点燃灯烛 , 与明月上下争辉 。赏月游湖者摇浆前来 , 搅动满湖银辉 , 天月 , 水月 , 塔月 , 心中之月 , 融为无限的悠思和寄托 , 怡然忘归 。
- 撤退的爱彼迎与它的中国学徒们
- 惠东青龙潭塔
- 洗衣液与洗衣粉的区别
- 走西口与闯关东
- 孟府与孟庙
- “状元红”与“元宝肉”的来历
- 西湖民间故事:初阳台
- 安徽广德“天下第一冲”与岳飞、朱元璋的传说
- 朱元璋与凤凰宝地的传说
- 朱元璋与佛教庙宇葛山寺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