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在福建省漳浦县偏僻的山区里 , 隐匿着一座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城堡 。据说 , 那是赵宋皇族后裔流落闽南后建造的“微缩版”都城 。令人更为惊喜的是 , 古堡里至今还保留着皇家内府当年不为人知的风俗习惯……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皇族 , 但可以有永远的赵家堡 。
发现赵家堡:
700年前流落异乡的皇族
1982年 , 当时福建省漳州市正着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 。文物专家组在巡查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时 , 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被当地人称为赵家堡的古城 。那里不仅保存有结构完好的城池 , 而且城内的生活及防御功能齐全 , 协调而古朴的建筑风格在闽南当地十分少见 。
这个发现让专家学者们惊叹 , 经过全面鉴定 , 确定出赵家堡的建造年代应该不晚于明代后期 。这之后 , 一系列谜团开始相继出现:城堡中生活的居民大多姓赵 , 自称来自一个同姓同源的大家族 , 但是 , 赵家堡的所在地原来是一个畲族乡 , 而畲族的姓氏里并没有赵姓 , 那么 , 一个汉姓家族何以会扎根在畲族人聚居的闽南地区呢?
经过多种分析和史料证明 , 最后揭开的谜底竟然是:这里的村民是700年前流落异乡的皇族后裔 。据当地居民介绍 , 赵家堡里留存着一本已有几百年历史的《赵氏家谱》 。笔者翻开家谱 , 看见题名写的是:“汴京国族——赵氏家谱” 。
历史上的汴京 , 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 , 曾经作为宋朝的国都 。这本家谱的序言作者的署名是:宋魏王十一世孙赵若和 。根据史料记载 , 宋朝历史上确有赵若和其人 , 封号是闽冲郡王 , 祖上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弟弟魏王赵匡美 。那么 , 闽冲郡王赵若和的名字为什么会出现在赵家堡呢?
赵氏家谱上是这样记载的:公元1291年初 , 20万宋军遭元军南北夹攻 , 丞相陆秀夫担心皇帝被俘受辱 , 背着当时年仅9岁的少帝赵昺投海殉国 。而在南宋灭亡之际 , 闽冲郡王赵若和驾船冲出重围 , 几经周折来到漳州 , 并从此隐居下来 。族谱中 , 甚至还清楚地记录了赵若和的逃亡路线:“不期年元兵且至 , 连日大战 , 吾知势已败 , 与许达甫、黄侍臣等以十六舟夺港而出……予冒至浯屿之东 , 船亦失其杠具 , 就于浦西登岸 , 后徙鸿儒积美居焉……”
为了躲避元兵的追杀 , 赵若和及其族人被迫隐姓埋名、流落异乡 , 这一躲就是百年之久 。直到元朝泯灭 , 明王朝崛起 , 隐姓埋名的赵氏后人才得以恢复原姓 。而促成此事的 , 竟然是一件著名的通婚案件 , 史称“黄氏同姓通婚案” 。
资料记载 , 当时有个叫黄惠官的村民被告发与同姓通婚 , 按大明律例 , 同姓通婚有悖伦理 , 将被处以重刑 。黄惠官的哥哥黄文官思索再三 , 最终将藏匿几代的《赵氏家谱》呈上公堂 , 证明他们其实是宋朝皇族传承的赵姓人 。最终 , 朱元璋为保留赵家血脉 , 御笔一挥 , 不仅死罪全灭 , 还恩准了赵氏后人恢复原姓 。
这个案子在当时引起社会上不小的轰动 , 一个灭国皇族竟然悄无声息地跨越了元朝 , 又存在于大明王朝之中 。自此 , 赵氏后人终于可以像正常家族一样繁衍生息 , 为后来赵家堡的建造打下了基础 。
据《赵氏家谱》记载 ,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 , 赵若和的第八世孙赵淑宽善于理财 , 为教授其子赵范请来名师 。而后赵范于隆庆五年以二甲进士及第 , 先后任无为州知州、磁州知州、吏部员外郎、贵州青吏司郎中、浙江按察使司副使等官职 , 漳浦赵氏家族从此开始中兴 。
东南“小汴京”
抗倭据点“完璧楼”
故乡是每一个游子的梦 , 赵氏子孙当然也不例外 。尽管远在东南沿海 , 但赵氏子孙依旧思念曾经的故乡:汴京 。所以 , 即使在最后聚居地赵家堡 , 他们也依照汴京的模样 , 建造起来一幢又一幢建筑 , 将乡愁寄托其中 。
宋代地图记载 , 北宋都城汴京的中轴线两边 , 曾经有两个大湖 , 一清一浊 , 清的一边是杨家将的府第 , 浊的一边是潘仁美的府第 , 被称为潘杨二湖 。而赵家堡在修建中 , 也参照潘杨二湖 , 建造出了两座荷花池 。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向世人呈现了北宋故都汴京的繁华风采 , 画中的拱形州桥是当时城中的一大胜景——而在赵家堡的建造中 , 赵家子孙同样在莲花池中架设了一座拱形州桥 , 取名为“汴派桥” , 就像是拱形州桥的翻版 。
在个体建筑的设置上 , 赵家堡也明显仿照汴京 。府第西侧的佛庙旁建造的聚宝塔高5.95米 , 正好是汴京西侧宋铁塔现高的十分之一 。赵家堡府第门前竖立着5组夹杆石 , 象征着古代家族崇高的地位 , 同时赵家堡府第的规格也跟其他府第不同 , 正厅飞檐上竟然还雕有云龙彩凤——封建时代龙与凤只有皇家才可以合在一起使用 , 而在赵家堡的建筑中竟然同时出现了龙和凤的装饰 , 可见历朝历代统治者对这群皇族后裔的宽容 。
赵家堡中最为著名的建筑 , 叫做“完璧楼” 。完璧楼的名字比较高雅 , 是赵氏后人根据“完璧归赵”的典故来命名的 。但是 , 在功能性上 , 完璧楼却不仅仅是一般建筑那么简单——它是一座军事堡垒 , 具有极强的防御能力 。
据当地人说:修建完璧楼的时间是明朝 , 当时倭寇横行 , 赵氏族人聚居地屡遭侵扰 , 便建起这座堡垒 , 抗击倭寇 。从史料上来看 , 完璧楼是赵家堡抗击倭寇的重要“功臣” , 尤其在明崇祯初年 , 近1000名倭寇从海上登陆入侵到赵家堡 , 赵范、赵义父子率百姓据城坚守 , 将鲜肉、蔬菜等置于城楼炫耀 , 并从完璧楼地道暗中获得粮食支援 , 同时派人前往漳州府求援 。倭寇久攻十日不下 , 军心涣散 , 适逢漳州府官兵抵达 , 赵氏父子遂大开城门 , 率领百姓与官军联手大败倭寇 。
时至今日 , 完璧楼的东门还留有火烧的痕迹 , 据说就是倭寇围城时纵火焚烧留下的 。笔者经过探访发现 , 这座古堡的建筑技术相当高超:楼平面呈正方形 , 楼体四壁均开有外小内大的楔形窗口 , 可以观察敌情或者向外投射标枪弓箭 , 楼中间的天井边 , 有一个平时用来排水的暗道 , 战乱时可通过暗道潜出城外 。二楼设有一间密室 , 可供楼堡的主人贮藏重要物品或者进行秘密活动;三楼是没有隔墙的大通间 , 供家族中的男壮丁晚上站岗以应对突发事件;主体堡垒的前端建有平行相对的五栋二层小楼 , 使完璧楼成为了一个多重封闭的安全空间……
古韵遗风:
“吃丁棹”、“考龟”、象头衣婚礼
【闽南赵家堡隐匿漳浦 保留皇家古韵遗风】 赵家堡里的后人们仍旧保留着祖先流传下来的习俗 。
每年过元宵节要举行“吃丁棹”仪式 。也就是这一年里结婚、生子的夫妻都要到祠堂来大宴宾客 , 邀请全村16岁以上的男丁出席参与 。虽然只是一场宴席 , 但却提醒着每个成员赵氏后代的身份 , 每增添一个人员都关系到赵氏家族——也就是曾经皇家血脉的延续 。
“行社”也是赵家堡的重要习俗之一 。每年正月十八 , 大家会把各个祠堂、庙里的菩萨全都扛出来 , 绕着村子游行 。同时 , 自己的祖先也会当菩萨一样来敬奉 , 在每年正月十五还要祭“十八帝神像”——所谓十八帝神像 , 也就是宋朝历代帝王的画像 , 当年由赵若和掌管 。这幅画像是赵家的传家宝 , 50年代还曾被借到漳州展览过 , 可惜在“文革”十年动乱中遗失 。
赵家堡还有别有兴味的“考龟”活动 。每年正月 , 人们在场子里树起靶子 , 让赵氏子孙们参加射击比赛 。前三名的奖品是用糯米粉蒸出来的既好吃又形神毕肖的龟形糕 , 小的10来斤 , 大的重达20~30斤 , 谁能把巨大的糯米龟扛回家 , 必定能引来许多羡慕的目光 。村里的老人告诉笔者 , “龟”与“归”谐音 , 体现了他们这群异乡人心中回归故里的美好夙愿 , 而比赛的目的 , 是鼓励赵家后代通过各种途径建功立业 。
值得一提的 , 还有当地的“象头衣”婚礼 。新人在行礼时手里必须拿着白布条 , 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全穿白衣白裤 , 新娘还要系上一条纯白的围裙 , 这样的一对礼服被称为“象头衣” 。这套衣服在婚后会被新人珍藏 , 直到父母去世时才重新拿出来穿 , 然后把结婚时拿在手里的白布条扎在头上戴孝 , 等“作七”(人去世后7天)后再收藏起来 。最终 , 这白色的“象头衣”会作为陪葬品一同入土 。据说 , 之所以大喜的日子里要这样装扮 , 是要让人们即使在结婚时也不忘祖先、不忘“孝”道……
- 闽南祭灶在除夕
- 漳州芗剧
- 对联故事 船中戏对
- 四平锣鼓乐
- 奇特的闽南中秋习俗:厦门博饼
- 闽南冬至赛过年
- 闽南地区衣食住行风俗
- 闽南、惠安的生育习俗
- 闽南民间俗语“细汉偷针大汉偷杉”的由来
- 闽南“母舅”坐大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