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道情皮影文化


环县道情皮影文化

文章插图
环县道情皮影是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 。相传产生于宋代,民间俗称“灯影戏”、“小戏”、“老道情”,她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采取“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手段,“集中华皮影之大成,撷当地道情曲艺之精华”,融民间音乐、美术和口传文学为一体,成为当地人民倾诉情感、丰富文化生活和承担祭祀、过关、还愿、节庆等习俗的综合性艺术 。到了晚清,特别是一代皮影大师解长春的心揣手摹、传承革新,更是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推向鼎盛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环县道情皮影三次进京谒演,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1960年发展成为甘肃唯一地方剧种——陇剧;1987年成功出访意大利 。进入新世纪后,环县道情皮影的保护传承工作五年迈了三大步:2002年举办了首届中国环县皮影艺术节,成立了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皮影)保护传承开发领导小组 。同年,环县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皮影之乡”;2003年10月,被文化部列为首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之一;2006年5月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名录,同年10月,环县成功举办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中国环县道情皮影民俗文化节 。
如今环县境内仍有近47家道情皮影戏班,500多名演出、雕刻艺人活跃在环江两岸21个乡镇的中,并且已经形成了以环县为中心,延伸至周边的华池、庆城县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等在内的分布格局,成为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原生态艺术群体 。
环县道情皮影戏班在演出时,以灯光下的“纸亮”或“布亮”为舞台,五六个人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挑线者俗称“前台”,是戏班的灵魂和核心人物,他一人既要演唱、道白和挑线表演,又要瞻前顾后,指挥后台 。后台几个人每人掌握二三件乐器进行伴奏,同时兼顾次要角色道白、应声和嘛簧帮腔,配合默契,井然有序 。

环县道情皮影文化

文章插图
皮影是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主要表演道具,俗称“线子”,用牛皮刻制,有人物、动物、神怪,大小场景等 。造型极为丰富精美,人物造型按戏曲的生、旦、净、丑行当设计,一般为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实丑,体现出头大身小、上窄下宽,手臂过膝的特点 。其它殿堂、帅帐、鬼怪、奇禽异兽、花草树木等影件,构思奇妙、形态多样,彰显出中国民间艺术夸张写意的特征 。雕刻则借鉴了民间剪纸的传统手法,按照制皮、过样、雕刻、着色、出水、装订等工序进行,以线条缕空进行刻画,以阴刻、阳刻区分不同人物性格 。在挑线表演时,影人的坐卧行走、翻转踢打、提袍甩袖、腾云驾雾、上天入地、身首分家等动作,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能达到“死戏活演”、“假戏真作”的艺术效果 。
演唱和伴奏的音乐源于道教文化的俗曲道情,为徵调式,有“伤音”和“花音”、“慢板”和“飞板”之分,曲牌体和板腔体并存,清唱伴奏相间,其音调高亢悠扬,婉转流畅、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特别是前台领唱、众人合声的“嘛簧”最具有艺术感染力,一唱三叹,娓娓动听,构成了环县道情皮影戏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一大显著特点 。伴奏的乐器主要有渔鼓、简板、四弦、笛子、笛呐、唢呐、甩梆、铜锣、干鼓等,多为艺人自制,音色独特 。
环县皮影历史
皮影,又称“灯影戏”或者“影戏”,是广泛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一种古老独特的民间戏曲艺术 。其内容和艺术效果通过灯光、幕布、唱腔以及演员手中操纵的影人表演表现出来 。所用的皮影人和皮影场景既是表演的道具,又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美术作品 。
皮影戏最早起源于哪里,有各种不同说法,起源时间也有争论,一般说法是起源于汉朝,《汉书.外戚传》记载“李夫人少而蚤卒……上(武帝)思念李夫人不已 。方士齐人少翁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陈酒肉,而令上居他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上愈益相思悲感 。为作诗词:"是邪,非邪 。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令乐府诸音家 弦歌之……”(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86年) 。设帐幕、夜张灯烛,让汉武帝另坐他幕观看影子,已构成影戏雏形 。
元代皮影戏随军传到了南亚,如波斯历史学者瑞士德?安定(Rashid Oddin,约1248—1318)曾说:"当中国成吉思汗的儿子在位的时候,曾有演员来到波斯,能在幕后表演特别的戏曲,内容多为国家的故事……" 。此当是影戏无疑 。
此时不但在波斯,阿拉伯半岛受影响最大的是土耳其 。公元十七世纪,明万历年间传到土耳其后吸收其演出形式,发展为本国的影戏,同时还创造了本国很多不同性格的人物,最有名的是“卡拉格兹和哈吉瓦特” 。土耳其人很喜欢“卡拉格兹”这个人物,因此,在土耳其皮影戏还有“卡拉格兹”的别称 。现在在安卡拉等大城市里有时还举行皮影戏周专门演出 。

环县道情皮影文化

文章插图
【环县道情皮影文化】 十八世纪中叶影戏传到欧洲各国 。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对中国的皮影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1767年,法国传教士,居阿罗德把中国的皮影视为“宝贝”而带回法国 。1774年,德国大文豪歌德曾在威兰博览会上把中国皮影戏介绍给德国观众,并在1781年8月28日他生日那天主持演出了皮影戏 。
1927年在德国举行的万国展览会上,中国留学生演出了皮影戏《喜相逢》,轰动一时 。
1975年美国艺术家乔?享弗莱女士,创办了“悦龙皮影剧团” 。
皮影戏在我国最红火的时候,从元明开始以地方分为不同流派,如陕西皮影、唐山皮影、北京皮影、湖北皮影、四川皮影、云南皮影、东北皮影、湖南-广东皮影等,各流派皮影人物造型都有不用,也都有各自的拿手曲目 。仅以北京为例,皮影就分东、西两派 。
到清朝,影戏的流向在全国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全国除西藏、新疆少数几个省外,各地都有留下了影戏的痕迹 。皮影戏在全国遭受的第一次浩劫是在1796至1800年(清嘉庆元年至五年)之间,当时“白莲教”各处起事,震动了清王朝,镇压之余,严旨搜捕 。

环县道情皮影文化

文章插图
民间谣传:白莲教徒善用纸人组马,涂以人血即活,指挥驱使,兵源不足 。有些贪功邀裳望文生义的御史,妄奏影戏班的影人与纸人纸兵同,诬陷操影戏者是“悬打匪” 。于是严缉影戏艺人,雷厉风行,风声鹤唳 。迫使北京城内的影戏班子全部解散……(摘自翁偶虹《从路家影戏班谈北京影戏》) 。嘉庆帝(仁宗)在位时曾五次颁诏禁戏,令烧毁戏箱,驱杀艺人,直至25年后到1821年道光即位后,影戏在全国才渐渐恢复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