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灯戏

川北灯戏是流行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区古老的汉族歌舞小戏 , 明清以来 , 灯戏频繁演出于川东北的广大山乡 , 至今延绵不绝 。川北灯戏的剧目多取材于当地汉族民间生活 , 现有剧本200余个;唱腔曲牌分正调和花调两类 , 来源于汉族民间小调、神歌、佛歌、嫁歌、圣谕调及端公调;表演以(丑)、(跩)、(笑)为特征 , 融会了木偶、皮影、猴戏、民间歌舞等多种技艺 。由于它生长于民间 , 反映的是民间的人生理念和审美情趣 , 因而为山乡民众所喜闻乐见 , 并称之为“农民戏”、“喜乐神” 。2006年5月川北灯戏被国务院授牌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川北灯戏】 川北灯戏与川北大木偶戏 , 川北皮影戏共为川北戏曲的三朵奇葩 。它是以南充为中心 , 遍及嘉陵江中上游两岸 , 传唱于民间的灯戏的总称 , 具有质朴的乡土气息 , 热烈欢快的情调 , 农郁的酬神娱人赛会色彩 。其构成较完整形态 , 至迟不晚于明末 。由于川北地区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色和崇尚多神的民俗 , 在川北灯戏早期的天上地下32神(或32戏)中 , 儒、释、道三教并存 , 豪杰义士甚多 , 善神恶鬼皆有 , 变幻多端 , 扑朔迷离 , 形成其传奇性、写实性、夸张性、幽默性和土风民俗相容共存的特有风姿 。
川北灯戏土生土长 , 内容多系风土人情 , 民间世态 。传统剧目达300余个 , 皆以短小精悍见长 , 俚曲口语成趣 。过去表演者除农民自娱自乐外 , 带专业性质的多系端公 。其原始声腔和表演手段 , 多系道场法事中的程式演化而成 , 又吸收了大量的时调、小曲和民间歌舞 , 其声腔分为正调(灯弦腔、苦板、十字韵、联八句类)和杂调(各类民歌、时调、小曲类) , 表演形式分为天灯(以小剧目为主)和地灯(各种灯调歌舞) 。演员表演在起唱时 , 必先击鼓锣一响“咚旦” , 别具韵味 。剧目《闹隍会》、《秀才买缸》、《灵牌谜》参加1984年四川省第二届振兴戏曲会演 , 首次献艺于成都 , 轰动艺坛 。1987年又应邀晋京演出《包公照镜子》、《幺妹嫁给谁》、《献鸡》、《秀才买缸》 , 饮誉京华 , 并获得进入中南海作专场汇报演出的殊荣 。1989年又代表四川省戏曲赴上海作文化交流献演 , 获得“淳朴的天籁 , 远古的遗风 , 戏曲的渊源”的赞誉 。
川北灯戏的表演接近生活 , 粗犷简洁 , 诙谐通俗 , 载歌载舞 , 妙趣横生 , 唱词质朴健康 , 无固定的程式套子 , 多采用川北民间歌舞 , 杂或木偶、皮影、猴戏和跳端公的表演手法 ,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因小戏多、喜剧多、闹剧多 , 故丑行在川北灯戏的表演中占有特殊地位 。灯戏的丑行有男丑、女丑之分 , 男丑又叫小花脸、三花脸 , 女丑又叫彩旦、摇旦、婆 。丑既扮反面人物 , 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间人物 。在众多灯戏剧目中 , 半数以上少不了丑。
川北灯戏由花灯歌舞发展而来 , 其中包含有川北山乡的民歌小调、清音、神歌、端公调 , 同时又吸取了陕西调、吴下补缸调等曲调 。它有板式变化的正调类唱腔体系 , 也有曲牌联缀的唱腔 , 如《裁缝偷布》一剧 , 其唱腔就是由【太平年】、【金纽丝】、【银纽丝】、【卖鲜花】、【跌断桥】、【十里墩】、【花背弓】等曲牌连缀成的 。板式与曲牌联唱也可综合使用于同一剧目中 。川北灯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是“胖筒筒”、胡琴 , 演奏时发出低沉浑厚的“嗡”音 , 所以又叫“嗡筒筒” , 除此以外还有花灯锣鼓等 , 后又逐渐增加了二胡、笛子等乐器 。川北灯戏的表演中融进了民间舞灯及木偶、皮影、杂技等技巧 , 用以刻画人物、表现情节。传统的川北灯戏的演出是晚上在院坝、阶沿进行的 , 观众是农民 , 他们提着灯笼火把 , 围起场子观看 , 使戏场汇成一片灯的海洋 。演出场地中心高悬一盏异常耀眼的主灯 , 四角配置画着花、鸟、走兽、人物或书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恭喜发财”字样的鲜艳夺目的彩灯 , 演员们提灯、舞灯、跳灯、戏中出现的龙灯、狮灯、牛灯、或蚌壳灯 , 不仅是道具 , 还是精巧的民间工艺品 , 也是剧中的角色 。观众看灯戏演出叫“看灯” , 演员演灯戏叫“扮灯” 。台上台下灯相辉映 , 演员观众交融无间 , 群众欢腾 , 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