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地区汉族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乌镇是浙北杭嘉湖平原上的一方古朴、清雅之地,气凝而土沃,地厚而人稠,为浙北殷庶之区,历史悠久,早在6000多年之前已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 。
乌镇自古繁华,民风淳朴,极盛时“商贾四集、财赋所出甲于一郡,丛塔宫观周布森列,桥梁阛匮,宛然府城气象” 。而接五路、出会、灶壁画、酒俗等独特的民俗风情,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千年积淀的文化底蕴,使乌镇成为目前江南古镇中独具风韵的佼佼者 。
1、贺岁拜年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过年”,是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前一日名除夕,俗称“大年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 。新妇盛服向尊长献鞋履,名“辞岁”,尊长给钱与新妇及孩童,名“压岁钱” 。当晚并有拜利事、接灶神等活动 。乌镇人从初一晨起,开门放鞭炮,焚香拜天神,名“接天”,次拜祖宗,再拜高堂,长幼循拜,然后会亲朋、贺新岁,统称“拜年” 。近代已逐渐简化,不再跪拜 。初一都不会客,出门走“喜神方”,初二起亲友互访,至元宵乃罢 。
2、元宵走桥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乌镇除了吃元宵、迎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走桥的习俗 。元宵节晚上,人们成群结队,扶老携幼,提着花灯,在河边、桥上游走,远远看去,煞是壮观 。走桥必须走过至少十座桥,忌走回头桥,所以开始走时心中必须有个计划 。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乌镇人有走桥的习俗,入夜三五结伴出游,途中要走十座桥,路线不可重复,此俗源于旧时普遍流行的一种以妇女为主体的避灾禳解活动,称“走十桥”或“去百病” 。当时妇女们梳妆后各带一只平时煎药的瓦罐结队而行,过桥时将瓦罐丢入河中,认为这样可保在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 。
3、清明踏青
时间:每年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唐代以后与寒食节合而为一 。祭祖扫墓、洗头插花、踏青赏春,各地皆然 。而乌镇更有许多与养蚕相关的习俗,前一夕“清明夜”,做青团、裹粽子、设祭“禳白虎”,门前用石灰画弓矢,以祈蚕,煮螺蛳,以针挑食螺肉,名“挑青” 。清明日起四乡蚕农齐赴普静寺烧香祈蚕,名“香市” 。
4、香市
时间:从清明节开始,约半个到一个月
香市这一民间风俗在乌镇流传已久,茅盾先生称之为“中国农村的狂欢节” 。是极富民间特色的民情风俗活动 。主要活动:瘟元帅会庄严隆重;蚕花会热闹非凡;踏白船水上争雄;水上高竿惊险刺激;水上船拳捉对厮杀;水乡婚礼则成为“乌镇是恋爱天堂”的最好诠释 。
5、端午吃粽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亦称“天中节”,乌镇人家家裹粽子,亲友互相馈赠,相传此俗源于对屈原的纪念,古人都以“重五”为“毒气横溢,鬼魅活跃”的“恶日” 。于是挂钟馗图、贴天师符,门前悬艾蒿、菖蒲、桃枝、大蒜以避邪,食黄鱼、饮雄黄酒,乃至啖蛇虫以毒攻毒,孩童穿戴虎形服饰,妇女剖缯为囊贮雄黄佩之以示强健 。正午用苍树、白芷、鳖甲、芸香“打蚊烟”,墙边屋角喷雄黄酒、撒生石灰水以驱虫豸,凡此种种都带有禳解的性质 。
6、分龙彩雨
时间: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五
农历五月二十五为“分龙日”,亦称“分龙节” 。传说司雨的龙王们于此日分赴各自管辖的区域降雨,故又名分龙,是日乌镇各公益性消防组织---水龙会照例举行消防大演习,届时各坊水龙会整装集队,带上全副救火器具,会聚于镇中旷地河畔 。
7、瘟元帅会
时间: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瘟元帅脸孔铁青,秀才模样,平时住在乌镇修真观第三进的偏殿里 。迎会时,人们用轿子把他抬出来,在街上巡游一番,请他把街上游荡的瘟鬼捉进事先准备好的瓮里 。
8、乌镇城隍会
时间: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
在众多的“会”俗中,除了庙会,就属“城隍会”最闹猛了 。乌镇的城隍会除了迎神扮鬼迷信活动外,还有各街坊的“抬阁”和“地戏”节目 。出会那天,人们用16人大轿,将城隍庙里身穿神袍、面施彩粉的的城隍木像,抬出来,先到西栅一座无主的荒坟滩上祭祀一番,然后便上街周游 。
9、天贶晒虫
时间:农历六月初六
农历六月初六,时值盛夏烈日,乌镇有谚称“六月六,晒得鸭蛋熟” 。是曝虫晒霉的好时光,宋代曾定为“天贶的时节”,其原由是真宗皇帝赵桓的一个精心编造的梦话,后人觉得乏味,便把传统的七月初七“曝书日”移了上来,读书人家晒书籍,寺庙僧尼晒经卷,普通百姓晒衣物,是日牵猫狗浴于河的习俗,据说可避虱蛀,镇人晒热水为孩童洗澡,妇女于是日洗发,而乌镇家家户户吃馄饨的习俗则是由混浴引申而来 。
10、中元河灯
时间:农历七月十五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当日,道观作斋醮荐福,佛寺行“盂兰盆会”,释道两教共举法事,民间则家家户户祭祀祖先,故又称“鬼节” 。在乌镇,南宋后已有中元夜入河灯的风俗流行,篾编纸糊的各式花形灯笼,灯中燃烛,下托木板,或用各色彩纸糊成船形,内装少许灯草油类点燃,入夜到水边或驾小船至河中摆放,佛徒为此乃“慈航普渡”,道徒称这是“照冥引路” 。
11、出会民俗
时间:一年四时八节
过去桐乡、乌镇一带的“出会”习俗是相当盛行的,一年四时八节,要出各式各样的“会”:正月灯会、三月庙会、四月“青苗会”、五月“瘟元帅会”、七月“城隍会”、还有什么“周仓会”,总管会等 。五花八门,名目繁多 。
在众多的“会”俗中,除了庙会,就属“城隍会”最闹猛了 。乌镇的城隍会除了迎神扮鬼迷信活动外,还有各街坊的“抬阁”和“地戏”节目 。出会那天,人们用16人大轿,将城隍庙里身穿神袍、面施彩粉的的城隍木像,抬出来,先到西栅一座无主的荒坟滩上祭祀一番,然后便上街周游 。整个出会队伍由一个“鬼保长”引路,接着便是鸣锣开道的先遣,轿子前面打出“肃静”、“回避”的木牌 。轿子后面是各街坊的“抬阁”、“地戏”节目 。那些向城隍爷许过愿的人家,就叫一个儿童扮成“犯人”跟在队伍后,这样一支由近百人组成队伍沿街行走再加上街道两边观看的人群,真是前呼后拥,盛况空前 。
出会中的“抬搁”节目,是最精彩的四个精壮的汉抬着游行的彩台,上面坐着或立着穿上做戏头的童男童女,扮演观众喜闻乐见戏文角色,有许仙和白娘娘、牛郎和织女、小放牛、吕纯阳等等 。
彩台的四周挂着琉璃彩珠,打上灯彩,"地戏"的角色则由大人扮演 。他们也戴做戏的节目都想出奇制胜,所以“抬阁” 。“地戏”年年花样翻新,争奇斗艳 。有一年出会,某街坊扎了一台别出心裁的“小放牛”他们用板抬着一只浑身雪白的小牛,牛角上扎着红绿相间的彩球,牛背上坐着一个扎小辫子的牧童,辫子上还特意装了一串闪闪发光的五彩电珠,牧童的手拿一枝短笛横放嘴边,好像吹着一首牧牛曲 。这台节目新奇别致赢得观众的连声喝彩 。“扮犯人”则是带迷信色彩的活动:家中有人生病,求医吃药无效,迷信的人就去向城隍爷许愿出会时,派家中儿童扮作“犯人”,随出会队伍绕市一周,以示“赎罪” 。民间认为,这样做神就会让病人好起来 。
茅盾九岁时候,曾扮过一次这样的“犯人” 。那是茅盾父亲生病的时候,他的祖母多次提出要去城隍庙许愿,都被他父母拦阻了 。到他父亲卧床第二年夏天,老人见儿子病势严重,也不管家里人反对,自己到城隍庙里许了愿,让孙子在出城隍会时扮了一次“犯人” 。
茅盾晚年回忆这件事时说:“这是乌镇当时的迷信 。”“我虽然当一次‘犯人’,父亲病未有一丝的好转 。”当时整个出会队伍要在乌镇四栅游一周 。由于四个栅头街道都较长,往往需周游两天,第一天先到西栅、北栅;第二天再到南栅、东栅 。
12、接五路民俗
时间: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晚上
乌镇商家,旧时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晚上,有接五路(亦称接路头)的习俗 。所谓接五路本是指接五路行神,后来变成了接五路财神 。据清道光年间出版的《清嘉录》记载:“正月五日为路头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 。”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营业,以图生财有道 。茅盾在小说《林家铺子》中就曾写道:“初四那天晚上,林先生勉强筹借了三块钱,办一席酒请铺子里的相好吃照例的五路酒,商量明天开市的办法 。”
乌镇接五路仪式从下午三点左右开始准备,到晚上九、十点钟结束 。首先摆设案桌 。一般店家用两张八仙桌拼接起来 。讲究者用三张八仙桌外加一张半桌,俗称三桌半 。接着上供品 。从外到内,每桌供品各不相同:头桌果类,有广桔、福桔、甘蔗等,喻示财路广阔,生活甜蜜 。二桌糕点,一般用年糕、方糕,年糕上插有冬青、柏枝,暗示高升、常青 。三桌正席:当中一只完整的猪头,头下朝外压放两只猪脚爪,俗称跨脚猪头,代表全猪 。两边分别为全鸡全鱼 。鸡须雄鸡,鱼须鲤鱼,象征振兴有余 。另有一块酥肉、一只酱蹄、一碗小爪、一碗猪肠、两碗鸡血 。
小爪称元宝汤(因小爪烧熟后曲似元宝) 。这肚肠表示银子常年不断,鸡血喻示有“血财” 。此桌除菜肴外还须放酒盅碟筷 。最后这半桌上是饭、面、菜各设五盏 。另外专盛一碗上面抛高的“路头饭”,饭上插一根掐头大葱,葱管内竖插一株“千年红”,喻示兴冲冲、年年红 。供桌上的菜点名称和装饰,都是为了讨个好口采 。供桌的序列均按民间饮食习惯安排:先水果,次糕点,再酒菜,后面饭,最后饮茶 。三桌半供品,一般先摆两桌半,第三桌上的酒菜,须等五路财神接到方可奉上 。
所谓接五路,须主人上门请接 。桌上供品摆端正以后,店主就带上香烛,分别到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的财神堂去接请(旧时乌镇东西南北四个栅头和中市修真观内,都设有财神堂,内供财神) 。每接来一路财神,就得在门前放一串百响 。五路财神接齐,即在供桌后面的壁上供上五路财神马幛 。接着第三桌摆上供品,并在头桌点烛燃香 。一切摆设完毕,店主一家人以及店中伙计,依次向五路财神礼拜 。拜后将马幛捧到门外火化,表示送走五路财神,仪式即算结束 。旧时,此俗广传于浙北大小集镇 。解放后直至商店公私合营后停止 。<
13、灶壁画民俗
灶壁画是指绘在农家灶头壁上的装饰图案画 。它结合江南农村一带柴禾灶结构的特点,由打灶师傅中擅绘画者用朴素、流畅的笔法绘制而成 。灶壁画在乌镇农村十分普遍,在过去,每逢新砌灶头,必有灶壁画问世 。灶壁画不仅仅是普通的民俗现象,它也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 。
在民间还有这样的说法:由于灶头上有灶王爷居住,故而这些陪伴灶王爷的图案自然都象征着吉祥,昭示着富贵,表述着向往,蕴含着祈求 。如果谁家的灶头只简单地刷上一层石灰浆了事,人们便会鄙夷地将其称为“豆腐灶” 。
乌镇灶壁画民俗文所体现的意象,大抵与民歌一样,凝聚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祝愿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比如“聚宝盆”,它是乌镇农村灶壁画中最常见的一种图形 。它的中心图案是写有“黄金万两”等吉祥语的元宝 。下面是盆,盆上有“招财进宝”等字样 。盆上还有如意、宝珠、银锭等吉祥物 。它表达了人们对丰衣足食的祈求和平安如意的向往,寄托了人们勤劳致富的朴实思想感情,反映了人们求全、求美、求富的普遍心理 。
又如文字图案“福” 。写在灶壁上的“福”字,字形往往生动多变,十分有趣 。有的在“福”字左右角画上两只蝙蝠,寓意“遍地有福”;有的把“福”字图案化,用鹿头,或寿星头,或桃子等吉瑞纹样组合而成,着意装饰,极富想像,它与“聚宝盆”一样,同样寄托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企盼 。此外,“娃娃坐莲花”意为“连生贵子”,“锦鸡与花”意为“锦上添花”,“花瓶中插月季花”则寓意“四季平安”等 。
可以说,乌镇灶壁画表现手法五花八门,题材内容丰富多彩,是一种倾其所爱、尽其所想、反复铺陈、叠加组合的艺术样式,凸显出大红大素、大雅大俗的基本艺术特征和美学倾向,是民间艺术中的瑰宝 。
14、蓝印花布
乌镇的蓝印花布非常有名,蓝印花与苗族的蜡染一样,都是我国最古老的织物印花方法之一 。手工蓝印花布始于汉朝,发展在宋代,而真正形成自己的生产工艺和独特风格是在明清时期 。在宋元蓝印花布称为“药斑布”,在明清又称作“浇花布” 。
在明清时期,由于当时崇德(今桐乡)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适宜“蓝草”(印染兰印花布的一种主要植物染料)的生长,且“蓝草”种植在当地农村已十分普遍,再加上当地的民间纺织技术又十分发达,故在明清时期崇德的染织蓝印花布的作坊已充斥街市,据明代《崇德县志》记载,在“染织局”登记在册的手工染坊就有十九家之多 。
关于蓝印花布的来历,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 。据说从前有一个名叫葛洪的农夫,他为了给自己妻子的白色<a class="insidelink" href="http://m.lvyougl.com/gnds/baotou/" title="包头自助游攻略">包头巾增添一点色彩而费尽了心思 。一天傍晚,葛洪夫妇从农田干完农活回家时,在田埂边发现一株碧青透蓝小草,于是葛洪就把它采了回去,随手放在一只石灰缸沿上,准备明早再多采几株一起捣成汁染头巾 。没想到第二天,那株放在石灰缸沿上草已掉入缸里,而一缸的石灰水却变成了清蓝色 。他见草汁已经浸泡出,于是就将白头巾放入了缸内染色 。三天之后,将头巾晒干一看,这条头巾青里泛蓝,上面还散布着一些似花的小白点 。仔细一看,这小花似的白点其实是粘在头巾上的石灰 。他试着用手去搓擦那石灰,石灰是被搓掉了,但白点却依旧存在,原来这粘石灰的地方染不上色 。
看到这神奇的一幕,葛洪恍然大悟,心想,如果用石灰在布上印上花纹,再放到这种草汁里去浸染,然后再刮掉石灰,不就可以染出有花纹图案的蓝布了吗?这样,他用这样方法给他的妻子又重新染了很多好看的蓝花头巾和蓝花围裙 。
葛洪用“蓝草”染出蓝花头巾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村上的姑娘阿姨大娘大婶们纷纷拿了头巾来请他帮忙染印 。一时间,他忙得连自家田里的庄稼都给荒芜了,于是他就索性开起了染坊,并带出了许多的徒弟,成了民间染坊师傅们崇拜的蓝印花布的祖师爷 。
15、酒俗
乌镇酒俗源远流长 。考古发现的乌镇东郊三里许的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证明,早在6000多年前氏族部落的先民们,已经使用陶器盛酒 。有史记载,自唐宋以降,朝廷在乌镇设置酒正的税官,而且“事权浸微” 。酒税的收入仅次于“土地税”——钱粮 。
清末民初,乌镇糟坊、酒店、酒摊多,北郊农村以酿烧酒为副业,全盛时“烧酒灶头”有300多副 。民间应酬交往、时令节日、红白喜庆、开张建屋都少不了酒,有“乌镇到烧酒香”的民谣 。三白酒,南北朝时就有记载,梁武帝萧衍有诗云:“金杯盏白酒”,颇为历代缙绅所称道,有云:“年末小民之家,皆尚三白”,三白者乃米白、曲白、水白(清)之谓,民间年底家家酿制,腊月和过年饮“三白”成了酒俗 。
三白酒俗称杜搭酒 。乾隆《乌青镇志—风俗篇》曾这样记载:“四时十二月,月月有仪,异常闹猛 。”此外,建房和上梁酒,集会喝会酒,茧行开称,丝行开业、商店作坊新开喝开张酒 。连庆贺婚嫁叫吃喜酒,成了办喜事的代称 。庆贺寿诞叫吃寿酒,生了孩子办三朝酒、满月酒、挪周酒 。死了人办素酒 。还有接风酒、顺风酒等等 。真是无酒不成礼仪,酒俗成了乌镇文化生活的一大内涵 。古代文人骚客留下了带“酒”的诗篇数百首 。
16、蚕花习俗
杭嘉湖盛产丝绸,养蚕是这一带农民的主要产业,乌镇地处杭嘉湖的腹地,蚕业更占很大比重 。蚕花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和这一年的生活 。对于重要的东西,人们便会设立一些禁忌,很多生活习惯也会围绕着它而变化,甚至娱乐也离不开它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乌镇一系列有关蚕花的风俗习惯 。
17、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羊皮戏,手影戏,俗称纸人头戏、土电影,是一种将羊皮或牛皮制作成人物、动物造型的活动剪纸,由艺人用竹签棒将它紧贴在背后透以灯光的白色在影幕上操纵,通过表演者娴熟的技艺,利用屏幕向观众展示各色剧目,可称得上是中国特有的卡通片,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 。
18、花鼓戏
花鼓戏又名挑香担,属地方小戏,因其题材来源于农村生活,剧情简洁明快,曲调活泼流畅,又是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农民喜爱 。1999年,花鼓戏作为乌镇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被挖掘恢复 。尽管演唱用的是方言,但唱腔委婉,表演生动,当地人和游客常驻足观看,沉醉于传统文化的美妙境界 。
19、三跳
三跳是长期流行于乌镇临近一带农村的以说唱古今通俗小说为主体的叙事性曲艺形式,艺人演出时所用道具为三段毛竹板,俗称“三跳板”,故名其曲艺为“三跳”,又称“农民书”、“劝书” 。三跳,民间传说起源于隋朝 。三跳传入乌镇据说已有上百年历史,也有说是民国初年由三跳艺人通过师徒传授正式传入 。
【浙江乌镇的民俗文化】 关于乌镇的有趣的文化习俗还有许许多多 。悠悠岁月,乌镇人坚忍不拔地开拓自己的家园,酿造富有特色的乡土文化,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民俗风情,使她成为了江南古镇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乌镇祖祖辈辈的先民们在求生存、图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所凝练和闪射出来的智慧、精神和力量,如滋润大地和生命的水一样,构成了水乡乌镇的灵魂和血脉 。
- 乌镇酒俗
- 江西上饶古代的婚嫁习俗:担嫁妆
- 河间皮影戏
- 安徽秦栏 千年秦关孝义长
- 亳州谯望楼
- 一首日本民间流传的地震前兆歌诀
- 和鸡有关的民间预兆
- 古徽州最美的私家园林:赛金花故居
- 徽州的天井文化
- 全国唯一的女祠堂:歙县清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