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之乡”抚松:深山难觅采参人 非遗民俗濒危

抚松县是中国的“人参之乡”,人参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之首 。人参是抚松的名片,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 。
抚松县是我国人参的主产区,素以人参之乡闻名于世 。经科学考证,抚松人参的品质高于任何地域的人参 。据撰于民国十九年的《抚松县志》记载:“抚 松地处边远,原无居人,出产野参极多 。嗣后外来之人渐有进山采掘野参,名曰放山 。”,“在二百年前后,采者愈多,出产日少,始栽种园参” 。民国三年,仅东岗、西岗、北岗“三岗营参园营业共七百四十余家,年可出参二十八万斤,每斤能值炉银五六两,出产额约占全国十分之七,总销营口,分销全球,实为我国特别之出产 。”据《太平御览》记载,公元705至926年的220年间,渤海国入唐朝贡94次,贡品中的人参主要是在抚松县汤河口采挖的上等老山参,称为汤河人参 。到明末清初,抚松地域采挖野山参已形成规模,成为当地人民群众主要的生产活动和生活的重要来源 。 
茫茫林海,瘴气弥漫,野兽横行,遍布危险 。原始森林中人迹罕至,生存条件极为恶劣 。放山人每年需要在山林之中连续生活四个多月,许多人在放山过 程中受伤和丧生 。为了安全和生存,需要具备科学的野外生存技能 。为了找到、挖掘、保存人参,需要科学的寻找、采挖、保存人参的技能和方法 。为了避免曾经发 生和可能遇到的各种不测,需要一些规矩来约束和规范放山人们的行为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对于放山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奇特现象无从解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一些迷信 。同时,为了强化约束力,需要借助“神”的力量 。放山习俗早已成为抚松放山人共同遵守的习惯和规矩,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习俗 。如今的老一代 放山人,仍然自觉地遵守这一古老的民俗 。放山人祭祀“老把头”,奉为山神 。据《抚松县志》记载:“阴历三月十六日,此日系老把头之生日 。老把头不详何许人 。相传系放山者之鼻祖土人或云是前清老罕王,现在放山者均祀之 。是日,家家沽酒市肉,献于老把头之庙前 。抚松人民对于此节极为注重,然他处无之 。”
深山难觅采参人 非遗习俗濒危
在众多的影视剧中,“采参人”的形象颇具传奇色彩 。他们翻山越岭、以身试险,如果幸运发现珍贵的“棒槌”,就小心翼翼地用红绳拴住挖出来,为的是不让“成精”的人参跑了 。一同挖人参的伙伴,也有可能为了独占宝贝展开生死争夺 。
抚松采参习俗的过程:拉帮、进山、搭戗子、排棍、压山、打小宿、抬棒槌(挖人参)、品参、砍兆头、参包子、准备下山、下山时留火种食物等、还愿 。
资料显示,抚松县采集人参的历史长达1440年,栽培人参则始于1567年 。由抚松县申报的长白山采参习俗,于2008年6月被纳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进深山老林寻找、采挖野山参的过程被称为“放山” 。过去,长白山区靠放山为生的人极多 。在当地人眼中,参与放山是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 。茫茫林海,瘴气弥漫,野兽横行,遍布危险 。
但是,目前,一些经验丰富的放山把头(采参领导者)因年事已高,很少带徒弟进山 。有些老人相继谢世,系统掌握放山习俗的人已经不多,使得这一沿袭千年的习俗难以得到传承 。
这种说法得到了当地人的证实 。据抚松县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当地大力推进人参标准化种植,现在挖野山参的人极少,只是少数采挖草药的人也同时寻找野山参 。近30多年来,抚松县已经没有发现重量超过1斤的野山参了 。
野参日益珍贵,采参的习俗,也慢慢成为历史 。
长白山山区独特的放山习俗
人参从古至今都属名贵中药,素有“百草之王”“百药之王”的桂冠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在长白山区形成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人参文化 。
由于人参从古至今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导致现存在深山中的野生人参已成为稀有之物 。现多为人工栽培的山参和园参,放山采参的习俗恐怕是被大家渐渐遗忘了 。
放山习俗历史悠久,相对集中在抚松县域 。产生的具体年代和创始人已经无从精确考证 。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民间风俗是伴随长白山区的人们采挖野山参的历史而产生和形成的,具有满汉民族传统文化交融的特点 。
放山习俗:就是有组织的采挖野生人参 。
第一步:拉帮
由领头人“老把头”组织,放山的伙伴人数要求为单,三、七、九不等,以求归时为双(将人参看做人),忌讳二、四、六,因为双数若出现纠纷不易解决,另外,“四”与“死”字音相近,不吉利;“五”与“无”字音相似,寓意不好 。
准备好进山的各项工具,首先要备足生活用品,带上炊具、火柴、食盐、衣服、鞋帽、背包等,其次备好挖参的工具,便携式的斧子、铲子、鹿骨扦子、剪刀、铜钱等,将工具上都绑上红绳,以此来期盼获得好的结果 。
第二步:进山
入山后,要做到“习俗必遵,山规必行” 。入山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搭建老爷台,跪拜山神老把头求得保佑 。这就是放山习俗的神圣之处,跪拜山神老把头不是所谓的迷信,而是使放山人心中有信念,并且向老把头“孙良”那样善良不为一己私利而产生自私的念头 。
第三步:压山
放山人搜寻人参叫压山 。压山又称开山、巡山、压趟子、撒目草 。压山前,由领头的老把头“观山景”选定去哪片山林 。观山景是把头根据多年放山经验,对山形山势和树木草头仔细观察,判断哪里会生长人参 。有时候把头或者其他人会根据晚上做的梦决定压山的地点,此时众人只管跟随,不能点破 。
压山时,帮伙人员要分工,叫“排棍儿”,把头为头棍儿,中间的人称腰棍儿,排在最外边的称边棍儿,边棍儿也要有丰富的放山经验 。放山人拿索拨棍,按排棍儿顺序横排,两人间距丈余,索拨棍尖可搭在一起,不放过一块砖的距离,拨草缓行,寻找人参 。讲究“宁落一座山,不落一块砖” 。压山时不准乱喊话,看见东西喊出来就得拿着,即使看见蛇也不例外,怕分心和迷路 。
发现人参叫“开眼儿”,要喊:“棒槌!”这叫喊山 。把头要问:“什么货?”这叫接山 。发现人参者得如实回答几匹叶 。当发现人参者回答五匹叶或六匹叶时,大伙会一齐喊:“快当!快当!”这叫贺山(“快当”是满语麻利、顺利、吉利和祝贺的意思) 。发现人参者立即敲两下树干,把索拨棍插在人参旁 。因其有功,此时可休息抽烟 。把头也要抽烟歇气定神儿,准备抬棒槌 。
第四步:抬棒槌
发现人参,必须先跪拜山神老把头以示感谢 。由领头人老把头拿出拴有铜钱的红绳,一端拴在人参茎上,另一端拴在索拨棍上,意为锁住人参,防止人参“土遁”逃跑 。然后在人参植株上搭个小支架,上面放遮阴的东西,把人参罩住,有老把头亲自挖参 。在人参植株一米左右的范围内,仔细剥离土层,细心地清理每一根人参须,逐渐向人参根部挖去 。这个过程称为“抬参”,寓意人参很大很重,需要“抬”出来,也是对人参的尊重,一旦挖到须根或者主根附近,就必须用鹿骨扦子清除土壤,保证不损换人参的任何一个部分,即使是最细的人参须也要完整无损 。
人参“抬出”后,需要就近的树皮(内有苔藓)包裹适量的“原坑土”,将人参放在里面捆绑好,此过程称为:“封包子” 。
如果遇到很小的人参植株不挖,若遇到人参籽,则撒在被挖出的人参周围 。
【“人参之乡”抚松:深山难觅采参人 非遗民俗濒危】 最后一步:下山
下山时要将剩下的粮食以及帐篷等留在山上,为其他进山的人留下 。
放山习俗的基本特征:
1、具有民族文化相融的多源性特征 。放山习俗源于满族先祖靺鞨人和女真人 。至少一千多年前,靺鞨和女真人便在居住的长白山采挖野山参 。在长白山挖参,把汉族文化同满族文化有机相融,使放山习俗更加完整丰满 。
2、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特征 。放山习俗是长白山区特有的习俗,对长白山区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环境意识、价值认同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影响 。与长白山的历史和传统联系紧密,反映了该地区文化传承的特点和风格 。
3、具有传奇性特征 。山神老把头孙良的传说本身就是传奇故事,无数放山人的亲身经历充满着传奇色彩 。
4、具有传承性特征 。放山习俗的形成历经千年,完全是靠一代代的放山人师徒之间口传心授才得以流传至今 。
5、具有科学性特征 。放山习俗本身包括实用的传统技能 。从专用器具、放山场地的选择、森林中方向辨别,到放山人的环境保护意识,都充满着科学原理 。
随着人工种植人参技术的发展,古老的采参方式渐渐地被大家所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