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花灯戏传自域外,始于盛唐,在吸收江南小调的柔美,麻阳山歌的直率、傩愿歌的悲壮、苗歌的泼辣后,形成了优美、热烈、欢快的独特风格 。
麻阳花灯戏艺术风格兼融,形成了麻阳上山区、下山区花灯表演的风格差异 。
“跳花灯”,又称“武花灯” 。分布于麻阳上山区,多为大人唱大人跳,侧重于舞蹈表演,动作跳跃性强,表演灵活,唱词以爱情、社会生活为主,表现为快节奏的粗犷风格 。
下麻阳“摆花灯”,又称“文花灯” 。分布于麻阳下山区,多为小孩唱小孩跳,侧重演唱,舞蹈动作柔和细腻,较为抒情,唱词以唱古人、风俗生活、婚姻为主,表现为慢节奏的柔美风格 。
光绪二十七年(1901),麻阳花灯艺人聂榜榜用阳戏《刘海砍樵》的套路,表演花灯曲目《癞蛤蟆拜年》,开倡了湘西花灯戏剧化创作先河,使麻阳花灯始有“灯戏”之称 。1949年后,麻阳花灯发展成为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戏曲艺术,表演时,或旦、丑等角色伴乐载歌载舞,或旦、丑舞蹈,乐队伴乐伴唱,体现出歌、舞、乐三种艺术体裁的高度和谐统一 。从1964年开始,麻阳花灯艺人大胆创新,在弘扬发展花灯歌舞艺术的同时,创作、移植了《喜迎亲》、《贴画》、《战地黄花》、《沙家浜》等近百个花灯戏剧目 。
【湖南麻阳花灯戏】 “麻阳花灯戏”逐渐发展定型为湖南省地方保留小剧种之一,1990年被收录于《湖南地方剧种志》中 。2007年,麻阳花灯戏入选怀化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麻阳花灯戏入选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湖南桃江特色文化胡呐喊
- 湖南益阳民间艺术:马迹塘“故事”
- 湖南益阳名胜特产歌谣
- 湖南郴城李方侯乞食养母
- 湖南郴州栖凤渡及鱼粉的传说
- 湖南临武探花曾朝节的传说
- 湖南株洲狮王庙庙会
- 湖南桂东风俗:正月初十“花灯酒”
- 湖南桂东“三月三”茶歌节
- 湖南资兴天鹅山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