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莘县民俗文化:温庄火狮子

温庄火狮子是我省重要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 , 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流传广泛 , 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 是汉族民间最原汁原味的娱乐方式 。
“莘县温庄火狮子”2006年底入选聊城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入选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狮舞这一民间表演形式 , 流传于山东及全国各地 , 甚为普遍 , 受到群众的欢迎 。狮舞是吉祥的象征 , 能表达人们的美好祝愿及幸福向往 , 并寓意着除害消灾的寄托 。因此 , 有着悠久的历史 , 火狮子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火狮子是在农民祭春求雨时 , 仅只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日)晚上表演的 , 其实正是“月黑头”天 , 夜里表演火狮子 , 只见由火光线条构成的火狮子突然蹿出 , 万点火星闪烁 , 堪称奇观 。
温庄火狮子起源于民间 , 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 据现存老艺人回忆 , 清朝时期 , 莘城镇东街前辈老艺人曾在上海、南京等地进行表演 。解放初期 , 由莘城东街传入温庄第二代传人任金生、任银生 , 至今盛传不衰 。
火狮子的文化价值与它本质的属性有着奇特的作用 , 火狮子造型独特 , 每只狮子的狮毛是由3600支火捻组成 , 表演时 , 火捻点燃 , 观众只看到由细碎的火星勾勒出的威武高大的狮子形象 , 却看不到舞狮人 , 当火狮子追逐跳跃时 , 浑身星光闪闪 , 火星不停地抖落 , 在其晃肩抖毛时 , 通身火星四溅 , 再加上风吹 , 便产生了忽明忽暗、火星闪烁的艺术效果 。
【山东莘县民俗文化:温庄火狮子】 火狮子的狮毛是由3600根火捻组成 , 表演时只在农历二月二晚上 , 其时正是所谓“月黑头” , 锣鼓声中 , 点燃火捻 , 观众看不到舞狮人 , 只能看见由细碎火星勾勒出的狮子形象 , 由火线条构成的火狮子辗转翻腾 , 互相追逐跳跃 , 火星四溅 , 光芒闪烁 , 硝烟弥漫 , 再有风吹 , 时明时暗 , 热烈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