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永济背冰

“背冰”是发源并流传于山西永济长旺村的一种仪仗队列式的原生态民俗活动 。因其表演形式独特,流传历史悠久,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
永济背冰的渊源与太平天国革命有关 。相传清朝咸丰年间,正是太平天国革命如火如荼的时期 。当时山西永济韩阳镇有个叫相福禄的人,任洪秀全农民起义军的先锋官 。1853年冬,他率兵攻打黄河岸边的蒲津渡,由于清军守卫将领早已设下火龙阵,相福禄久攻不下 。夜深人静之时,相福禄率领百余名壮士,冒着刺骨的寒风,潜入黄河取出冰块,背在后背上,借着夜幕的掩护,一鼓作气冲破火龙阵,大获全胜 。
相福禄解甲归田后,便在每年正月十五闹红火时,组织村民编创了永济背冰的传统舞蹈,再现当时的作战情景,展示黄河儿女敢拼敢斗的英勇气概 。自咸丰年间传承至今,已成为当地人民传承忠义文化的民俗节目 。
背冰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得到人们的自发传承,成为春节期间代表性的风俗活动,用长旺村人的话说是“敲一年锣鼓背一次冰,今年肯定好收成” 。
背冰这一活动在演技上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却是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进行,是对男性体质、力量、抵抗寒冷及意志力的严峻考验 。
“背冰”这一民间社火、舞蹈,动作简炼,体现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民族精神 。长旺村家家户户都要出人参与,或背冰,或背着家中最锋利的兵器,比如铡刀、大刀等,在刺骨严寒中展示着威武,通过参与这一活动,鼓励民众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下都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
每逢永济背冰活动时节,走近山西省永济市韩阳镇长旺村总能看到震撼人心的一幕:村里的青壮年们头裹红绸子,腿穿短裤,光着脊梁背负十多斤重的冰块,在凛冽的寒风中昂首前行,鼓点铿锵,队形多变,再现先人们凿河背冰作战的悲壮场面,展示黄河儿女不畏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 。
背冰表演队伍一般百余人,队前有一面旗帜系在一根百多斤重的大梁上由壮汉们扛着,队伍中的鼓手借助有节奏的鼓点指挥队伍前行 。队伍前后两翼的背冰人和着鼓点敲击铜锣,声音雄浑而厚重 。后随的背冰表演者头系红丝带,着短裤,光脊梁,穿拖鞋,背负十余斤重的冰块,仿效古代军事作战场景,变换队形表演“下河”“破冰”“匍匐前进”“刀枪不入”等节目,交织成一幅幅人类与大自然既和谐又抗争的绚丽画面 。表演进入高潮时,人们在震天的鼓乐声中翩翩起舞,领略远古与现实、野蛮与文明、梦幻与追求、迷信与理智、相互撞击与相互融合的奇特感受 。
【山西永济背冰】 2011年,永济背冰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