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丰仙人塔

【江西永丰仙人塔】 仙人塔位于永丰县潭城乡水边村西北二华里处 。仙人塔塔身七级四面,塔基正方形,边长零点八五米,通高三点三米,塔顶边长零点三米 。塔身每层都是用完整麻石条凿成,嵌合于塔基上,人们用手一推,塔身可前后摇动而不倒 。因其结构巧妙,民间传说是“仙人”所造,故名“仙人塔” 。据《永丰县志》载,此塔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 。
传说一
相传,远古年间,这一带民风十分淳朴,乐善好施远近闻名 。这消息不胫而走,传到南海观世音菩萨的耳朵里,顿时肃然起敬,决定找个时间亲自走一遭,亲眼见证一番 。
这日,观世音菩萨赴罢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会,驾着祥云准备回南海,途经水边村 。为了却心愿,她摇身一变,扮成一个年老体弱的乞丐,一手端着个讨饭的饭碗,一手柱着根“打狗棍”,一步一摇地来到了水边村乞讨 。这时正值村里炊烟袅袅,家家户户正做午饭 。扮着“乞丐”的观世音来到一户准备吃饭的人家,说明了乞讨之意,主人家一边招呼她坐下,一边接过她的饭碗,满满地盛了一碗饭菜递给“乞丐” 。就在主人正准备自个吃饭之时,只见“乞丐”碗里只有几粒剩饭,还伸过饭碗索要饭菜 。主人家二话没说,又给“乞丐”盛了一碗饭菜 。主人家刚一转身,又见“乞丐”碗中空空,直叫还没吃饱饭 。就这样,主人家不紧不慢地给“乞丐”添饭菜,“乞丐一刻不停地吃着,直到把主人家中午的饭菜全部吃完,说了声“谢谢”就走了 。
吃罢第一家的饭菜,观世音菩萨仍不消停,又来到了另一户人家 。那一家也像头一家一样,主人家只顾给“乞丐”添饭加菜,“乞丐”只顾一阵猛吃,结果也把那家饭菜吃得一点不剩 。“乞丐”有些过意不去,便对主人说:“你们的饭菜我全吃了,你们吃什么?”主人家反过来安慰“乞丐”,叫她别介意,中午饭吃了可以重做 。
观世音菩萨回到南海后,想想刚才只顾试探别人,害得两家重做中饭,心里很是内疚 。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和表彰乡亲乐善好施的崇高品德,随即命贴身的金童玉女连夜前去水边村建一座宝塔 。
金童玉女接到菩萨的指令,一刻也不敢怠慢,赶紧来到水边村,又恐时间尚早,建塔的声响吵闹了刚睡下的人们,便决定稍等片刻 。两人在闲来无事之际,便摆开了棋盘,下起了棋 。
两人正下着棋,一仙人挑着一担豆腐打他们身边经边,见是南海观音的金童玉女正在聚精会神地下棋,也顾不上赶路,放下豆腐担子,躬着个腰在一旁指指点点地加入观棋的行列 。三人当中,对垒的对垒,观战的观战,竟把建塔事宜忘得一干二净 。
正当他们厮杀得难分难解之时,远处的村庄传来了公鸡打鸣的声音 。鸡叫声惊动了金童玉女,天快亮了,塔没建好,回去怎么与菩萨交差?
就在金童玉女心急如焚的时候,挑豆腐路过的仙人问清原委后,看看自己的豆腐担子,灵机一动,安慰他们说:“别急,不就是建一座塔嘛,我来帮助你们 。”话毕,卷起袖子从桶里拿出一块块豆腐,豆腐压豆腐一个劲地往上堆 。当豆腐堆至丈余高像一座宝塔模样,豆腐也刚好没有了 。
塔堆好了,只见那位仙人口里念念有词,用手一拂,立刻,豆腐塔便成了白色块石嵌合的宝塔了 。
传说二
相传,古时浇源村一带有两匹马精住在现仙人塔下的洞里 。每当稻谷成熟的季节就出来糟蹋粮食,年年民不聊生,后来玉帝知道此事后就派两位神仙下凡建塔镇妖,天亮前必须完成回天宫报到 。傍晚时分,他们飘然而至,见天色还早,离 天亮还有好几个时辰,便在塔旁的桥上下起了棋 。两位仙人是棋迷,棋艺也旗鼓相当,在天庭中就常常为较高下而争得面红耳赤的,此番下得凡来,不免手又痒痒了,商议着不在此较量出个高低绝不回宫庭 。
两仙下得正酣时,又有一位仙人挑着一担豆腐经过此地,见二仙正聚精会神地下棋,兴致所至,放下了豆腐担,在一旁观战 。二仙棋下得难分难解,不相伯仲,看仙也看得如痴如醉,忘了挑担,时间在观与战中匆匆流逝 。三仙还沉迷于棋战中时,突然听闻东方一阵鸡鸣声,奉命建塔的二仙脑子一激灵,从棋战中清醒 过来,却只能眼见着天已大亮,而任务尚未完成 。此刻建塔,已是来不及了,急得二仙团团转,相互指责起对方,懊恼任务未完成,回去定然会受玉帝责罚 。
挑豆腐的仙人细细追问了解事情原委后,捋了捋那一溜发白的胡须,微微一笑,轻轻颔首,胸有成竹地说:“这有何难?”只见那仙人豆腐框中的豆腐瞬间变大,一块一块地从框中飞出,依序而垒,不一会便垒成了一座塔状 。见形已成,仙人再轻轻一拂,豆腐塔便成了块石嵌合的塔了 。二仙再三拜谢了豆腐老仙,飞身回天宫受嘉奖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