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涪陵榨菜历史与文化

榨菜是一种名叫青菜头(植物学名“茎瘤芥”)的特产蔬菜作物的膨大茎部分,经过特殊的盐渍加工而制成的酱腌菜食品 。
盐渍蔬菜食品在人类历史上出现得很早,知道食用盐以后就开始了 。世界各地、各族人民都有各自发明和喜爱的这类食品 。这类食品在中国古书上称咸菹(Zu)或咸齑(Ji) 。《周礼?天官》中有“醯(Xi)人掌共五齐七菹”的记载 。菹即用醋(醯)或酱调和(齐)的干腌蔬菜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有“蜀芥咸菹法”的记载,说明巴蜀地区以芥菜制作泡菜和干腌菜的历史也甚为悠久 。
青菜头系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叶芥亚种大叶芥变种的变种,是一种在特殊地理环境中培育出来的蔬菜作物,起源于渝东长江沿岸的涪陵、丰都一带地区 。据史料考证,公元18世纪时已有比较多的种植 。古代涪人认为它是由青菜(叶芥)变化而来、靠近根部的地上茎部分特别膨大而肥实,故俗称“青菜头”,用它来鲜食、制泡菜和干咸菜,其味道都十分鲜美 。
据公元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涪州志?物产志》载:“青菜有包有苔,渍盐为菹,甚脆 。”按,青菜有包,即涪陵民间所称“包包菜”或“包包青菜”;菹即咸菜 。这种质地甚脆的干腌咸菜,到了1898年被命名为“榨菜”,次年开始商品化生产,至今已有110多年历史 。包括包包菜咸菜出现以来的榨菜历史,可能比文献记载的还要早得多,早到多久,目前尚难确认 。
历史是文化的源泉 。榨菜历史从哪里开始,榨菜文化就从哪里发源 。历经数百年的演变,榨菜的物质产品年年消耗年年生产,榨菜的精神产品却年年积淀年年增厚,愈来愈散发出诱人的醇香,令人神往、令人回味,给人以生存的自信、生活的鲜香、智慧的启迪、精神的愉悦 。
榨菜由来
公元18世纪以前,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长江沿岸已有包包菜(青菜头)的种植 。农家用它来制泡菜和干咸菜佐餐,鲜香嫩脆,十分可口,在名目繁多的咸菜制品中味高一等;也因此受到素食者青睐,很早就为寺庙僧尼所看重 。于是,大的寺庙就成片种植包包菜,制作泡菜和干咸菜,除可供自食外,主要用于庙会筵席,招待香客,兼做馈赠礼品,以此结善缘、广募化 。清代涪州城西聚云寺(俗名天子殿)香火兴盛,有“赛丰都”之誉,就因为这里用青菜头制成的泡菜和腌咸菜特别好吃,成为吸引天下香客的一大原因之一 。这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故事 。
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有邱正富者,世居忠州(今重庆忠县),家世小康;终日鸡鸭鱼肉、膏粱厚味,致使食欲减退,身体渐渐消瘦,心中郁闷,愁烦不安 。一天夜晚,他迷迷糊糊入睡,见一鹤发童颜老者走来,给他看相,说他是有福之人,并面授机宜,言道:“涪州天子殿包包菜泡菜最能送食,施主何不一试?”邱正富南柯一梦醒来,一切都记得明明白白,但又半信半疑 。最后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在上九会时(正月初九)去涪州天子殿晋香 。晋香后,他有幸尝到长老和尚招待远道香客的斋饭 。桌上摆出好几种香脆可口的咸菜,其中一种是泡菜,颜色青生生的,入口生津,又嫩又脆,特别送食 。饭毕,他找到长老,问泡菜为何种菜做成?长老回答,系本地包包菜泡制 。后又带他去庙后菜园看包包菜 。邱肯求给点儿种子带回忠州栽种 。长老吩咐小和尚去拈一小勺种子给他,并教其如何栽种,如何做泡菜和干咸菜 。
邱正富回家后,让长工按其种法在自己的菜园里种植,果然长出了包包菜,制出的泡菜虽不及天子殿的嫩脆,但还是好吃 。他的食欲开始好起来,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于是精心留种,待第二年再种 。奇怪的是,情况变了,那菜长不出包包,当然包包菜泡菜、咸菜都吃不成了 。邱正富以为自己心不诚,长老使了法,又去天子殿晋香,并献上一大笔善资 。他再次从天子殿讨回种子,头年灵验,种到第二年又变了 。邱正富觉得神奇,又一心想吃包包菜,遂到涪州天子殿以东洗墨溪买下一股地方,举家迁涪 。
从此,年年有包包菜的泡菜、咸菜供其享用 。他最后活到93岁,无疾而终 。这时大约已是清朝光绪初期的事了 。传说中有真实历史的影子 。这则传说透露出这样几个值得注意的信息:包包菜(或青菜头)为涪陵特有,早年已为人们所识;用它制作泡菜、咸菜起于民间,系素食佳品,天子殿僧人对此独有发现;邱氏对包包菜特有喜爱并获得好处 。邱氏后人在民间制作包包菜咸菜的基础上发明了榨菜 。据1928年(民国17年)出版的《涪陵县续修涪州志》(志书时间下限止于1911年)记载:“近邱氏贩榨菜至上海,行销及海外,乡间多种之”;又载:“青菜有包有薹,盐腌,名五香榨菜,南人以侑茶 。”1939年(民国28年)张肖梅在《四川经济参考资料.榨菜》一文中记载:“涪陵人邱寿安,家世小康,平时自制多坛家用 。邱君于宣统末年赴宜汉,随带十余坛送亲友,获得赞美,遂秘密返川经营,专运省外 。”
在此前后,不少报刊亦有报道,但所述发明情况均较粗略,且互有出入 。较系统而可靠的记载当数1963年9月涪陵县供销合作社收集整理的《涪陵榨菜简史》 。其资料可靠的原因在于:对当时健在的不少老榨菜技工进行了采访并召开座谈会核实;查找和核对了有关历史文献;找到了1939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教授李家文等亲自来涪调查后形成的《榨菜调查报告》,该报告称:“调查费时两月有余……并访晤榨菜发明人”,《涪陵榨菜简史》即采用了有关榨菜发明过程的资料,兹将其中有关榨菜缘起的内容综述如下:榨菜起源于涪陵城西邱寿安家 。邱寿安,清光绪年间涪州城西洗墨溪下邱家院人,早年在湖北宜昌开设“荣生昌”酱园,兼营多种腌菜业务,家中雇有资中人邓炳成负责干腌菜的采办整理和运输 。
二十四年(1898年),下邱家院一带的青菜头丰收 。邓看到菜多难于加工,与邱家妇女们商量,试着仿照大头菜的全形腌制法,将青菜头全部制成腌菜 。制好后,邓顺便捎带两坛到宜昌供邱寿安尝新 。邱又用它待客,朋友及同行一致觉得鲜香可口,为其他酱腌菜所不及 。邱顿生谋利之念,决定将它投放市场 。次年(1899年)正月,邱赶回老家,以邓炳成为技师安排大量制造青菜头腌菜 。初腌后,用压豆腐的木箱榨除盐水 。邱把这种用木箱除盐水后制成的新的腌菜制品取名为“榨菜” 。当年生产80坛(每坛折合25公斤),全部运销宜昌,获利十分可观 。邱于是严令家人及长工保密加工方法,连年扩大生产和销路 。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邱寿安之弟邱翰章因经商顺便捎运80坛试销上海 。当时无人问津,邱在报上登广告,又以切细的小包榨菜在公共场所分送行人,并附上食用说明书,产品渐为消费者接受 。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上海已能销四五百坛;时已有人将其转运国内其它市场,以至南洋各地;民国初年(1912年)以后,邱氏加工榨菜的技术逐渐传开,涪陵榨菜加工业开始兴起 。
以上历史情况表明,榨菜未发明以前,民间做包包菜咸菜只为家庭食用,天子殿僧人做咸菜原为结缘募化 。而邱寿安则不同,他制作咸菜为投放商品市场;并组织改进加工技术,以适应批量加工;还将这种新的青菜头腌菜制品命名为“榨菜”,以此作为商品名称,后来竟驰名中外,以至于今;他还不断培育和开辟销售市场,使之成为一大行业 。邱氏实开中国榨菜业之先河,其功不可没 。所以,邱寿安应是榨菜的发明人,也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榨菜的发明时间亦可定在1898年,即清光绪二十四年 。
涪陵榨菜民俗
涪陵榨菜业历经近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有一些相沿积久的风俗习惯,这些与榨菜有关的风俗习惯即榨菜民俗 。榨菜民俗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俗文化中,具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色 。涪陵榨菜未诞生以前,涪陵民间已有做咸菜的习惯,至今仍比较盛行 。涪陵民间做咸菜是涪陵榨菜的源头,理所当然属于榨菜民俗的一部份 。
涪陵人爱吃爱品爱做咸菜,一般人家都储存有好几种咸菜,四季不缺 。一些比较讲究的富裕人家,多达一二十种咸菜,菜坛可摆满一间屋,排列有序,称之为“咸菜屋” 。储存咸菜的土陶坛有大小“自钵水”、“瓮菜坛”、“扑菜钵”等,仿佛进入陶器时代的陈列室 。咸菜分三大类:泡咸菜(即泡菜)、干咸菜、其它(豆豉、豆腐肉、胡豆瓣、鲜海椒、糟海椒、红苕丝、芋头丝等) 。泡菜一年四季可做,唯干咸菜多在春天制作 。干咸菜主要以青菜和青菜头为原料,其中青菜头咸菜是备受重视的一种,制作十分讲究 。
干咸菜的种类有块块儿咸菜(又名maimai儿菜咸菜,即家制榨菜)、节节咸菜(又名匙匙儿咸菜,以青菜叶柄腌制)、丝丝儿咸菜(以青菜的茎腌制)、盐菜尖儿(以青菜颠腌制,主要供煮汤)、水盐菜(以青菜的叶腌制,供蒸烧白用) 。其中块块咸菜有麻辣、香甜、五香等品种 。每到春夭各家妯娌、婆媳和邻居之间都有暗中比赛,看谁做的咸菜品种多,刀工好,味道香 。涪陵人待贵客以至办宴席,咸菜总是上桌的最后一道菜,必须用漂亮的盘碟盛装,盘中咸菜七八种以至十余种,摆出“喜”、“寿”、蝴蝶等图案和花样,块块咸菜问是处于显著地位 。
咸菜虽上席晚,但最能引起客人的兴趣,开初,客人们总是盯住最好的块块咸菜,十分文雅地拈一点儿在口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若味道好,会当场喜形于色,一边称赞,一边吃个痛快,谁家的咸菜做得好,受到好评,这家的家庭主妇就会被认为有操吃、有教养,在家和出门都会脸上有光,格外受到人们尊重 。若谁家咸菜做得不好,样数不多,甚至端不出咸菜来,人们便会私下议论:“某家堂客懒,没得操吃,穷得咸菜芽芽儿都没得,可怜可怜!”以做咸菜论持家,以品咸菜论人品,可见涪陵人对咸菜的重视,这也显示出古朴、敦厚的巴国遗风 。
涪陵有专用于榨菜加工的踩池号子,也比较富有特色,其演唱方式是:随着踩池的节奏,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唱词由领唱者即兴创作(一般由领唱者选取现场踩池情况为题材),或根据传统唱词的部份唱段或以民歌、山歌进行改编 。曲调比较简单、稳定 。唱词全部由领唱导引,众人只帮腔唱合,与古代巴人踏歌类似 。例如:(领)清早哟起来喂,(合)嘿呀哪个咗呢;(领)把门啰开哟喂,(合)喂儿拉拉嘿呀咗呢……,依此反复唱合 。一边唱,一边用力踩着节秦(即踩菜);号子高亢、活泼、场面热烈、愉快,使单调而繁重的踩池劳动变得活跃而有趣,同时提高了劳动效率 。
玩菜龙也体现了浓厚的榨菜民俗特色 。涪陵城玩菜龙在民国年间已比较盛行 。相传,起源于菜农庆祝榨菜丰收 。菜龙的扎制,一般长7节或9节,龙头用纸糊,龙眼用大红橘,龙身以菜头、青菜、莲花白、胡萝卜等扎制,逗龙的龙宝则以特大的柚子制成 。玩龙人身着黄衣、绿裤、腰束花带,头戴用菜头叶制作的帽子,脚穿草鞋 。执宝的为男扮女装的小丑,身着花衣花裤,脚穿绣花鞋,脑后拖着胡萝卜扎成的辫子,耳戴用辣椒做成的耳环 。玩龙灯时,由两面大锣和蟒号开道于前,继为执事队、菜龙,然后是彩旗队和菜头、萝卜、白菜、南瓜等组成的排灯队,最后是手执甘蔗颠颠的响篙队和耍锣鼓队 。在大街上玩出“龙抬头”,“观音坐莲台”、“水波浪”、“拜四方”、“卧龙”等花样 。此外,还有小菜龙(将菜头、菜叶扎在板凳上制成)若干,或“旋转翻身”,或“摆八字”,或“穿娘肚”、“跳龙背”,与大菜龙相互配合,场面蔚为壮观 。玩菜龙是中国众多龙舞品种中的一朵奇葩,值得深入挖掘、研究和弘扬 。
此外,榨菜商业加工出现以后,榨菜行业亦有自己的习俗,如菜帮(即行会)每年都要办庙会,敬奉祖师爷颜鲁公等 。
百年榨菜产业
涪陵榨菜历经百余年发展,按其工艺变革和产业发展状况,大致经历了6个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