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龙屋(也称为围屋、转龙屋、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中着名的特色民居建筑 。围龙屋始见于唐宋 , 兴盛于明清 。狭义的围龙屋指的是围龙式的围屋 , 而广义的围龙屋可以指各式的客家围楼或围屋 。
客家先民建造土围屋 , 是明末清初时期 , 当时赣粤边境匪盗四起 , 社会动荡不安 , 客家的大户人家为有效地保住自家性命 , 保住集聚的财产 , 不惜耗费巨资苦心经营修筑 , 其结构形式由粤东客家标准格式——围拢屋发展变化而成 。
广义上的围龙屋的外形基本分同心圆形、半圆形和方形三种 , 此外也有椭圆形状的 。围龙屋结合了中原古朴遗风以及南部山区的文化特色 , 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 。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处 , 都能够见到围龙屋的踪迹 , 包括中国大陆南部广东省、福建省 , 台湾南部屏东、云林 , 台中东势等等 。
围屋 , 布局严谨 , 讲究坐向、主次、对称 , 外观均衡、庄重 , 表现了儒家正统文化的审美旨趣和高度的建筑水平 , 集居住、贮存、晾晒、加工、防盗、防火等设施于一体 。
这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庞大建筑 , 四角建有炮楼 , 楼内连通 , 相互呼应 , 火力交叉如网;御火攻 , 围内设有多处消防注水口;防围困 , 围内置设多处粮仓 。
客家民居源自中原 , 围屋是客家先民从河南、河北、山西向南迁移时带来的黄河流域的建筑文化 。作为客家民居的代表之一 , 围龙屋与黄河流域的建筑文化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
围龙式围屋
也称半圆形围屋 , 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兴宁、梅县等地 , 在东江流域以至珠江口流域的深圳都可以见到 。围龙式围屋是围屋中最常见的类型 , 是典型的客家传统礼制和伦理观念以及风水和哲学思想的具现 。
围龙式围屋一般背靠山坡而建 , 其结构以中间的正堂或堂屋为基准 。正堂一般是二进至三进 , 呈方形结构 , 分为上堂、中堂和下堂(三进) 。正堂左右两旁有同样是方正结构的横屋 , 简称为“横” 。自正堂向外以同心半圆形的房屋结构一层层扩张 , 每一层称为一“围”或一“围龙” 。围龙的层数和一侧横屋的排数一般是相等的 。普通的围龙屋有“两堂两横一围龙”(中间有个正堂、两侧各有一排横屋、对应一层围龙)、“三堂二横一围龙”、“四横一围龙”(一围龙对应两排横屋)、“四横双围龙”(两层围龙)等等 , 最多可以达到“十横五围龙”之多 。
围龙屋前一般会有一个半圆形的水塘 , 使得总体看来如同一个太极的图案:陆上屋为阳 , 屋前水为阴 。这也是客家文化中的风水理论的体现 。
圆形围楼
【客家围龙屋】 圆形的围龙屋简称土楼、圆楼或圆寨 , 在闽西和粤东都有分布 。由于其正圆形的外形和全封闭的设计 , 较早为世人所知 。客家式圆楼可能是围龙式的客家围屋和闽南当地的福佬人的土楼结合的结果 。和围龙式的客家围屋相比 , 圆形土楼具有更强的防御性功能 。
修筑圆楼需要用到质地特殊的黄土 , 将刚挖好的黄泥堆放三个月 , 经过特殊的发酵过程而行成“熟泥” , 再经过数道搅拌程序 , 将煮至融化的糯米浆加入黑糖或蜂蜜 , 再倒入熟泥中一起搅动 , 方能使用 。自诏安来到台湾云林的诏安客可能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建材 , 而无法建造圆楼 , 只能建造ㄇ字形的房子 , 并连成集村的形式 。
方形围楼
方形的围楼主要分布在赣南和粤北 , 也称为四角楼 。和圆形围楼一样 , 四角楼注重的是建筑的防御性 , 四边上是一般有二至四层的围楼 , 四个边角都是碉楼或炮楼 , 有如堡垒 。中间仍然保持“三堂二横”的祠堂形式 , 或者浓缩为一间祖祠 。代表性的方形围楼有关西新围和燕翼围等等 。
椭圆形围屋
椭圆形围屋是将一般的围龙式围屋的前坪(本来是水塘的部分)也围起来 , 称为前围 , 从而成为一个类似于带跑道的足球场的形状 。这种围屋比起围龙式围屋来也是更加强调防御性 。代表性的例子有闽西的长汀县涂坊乡的“为南堂” , 以及台中东势的围龙屋群落 。
由于生活条件提高、交通和经济进步等原因 , 愿意居住在围龙屋的客家人已经渐渐减少 , 新建的房屋样式也不再是这种形式 。大部分围龙屋的保存状况令人担忧 。
九十年代后 , 中国大陆大部分相关的地方政府开始重视起围龙屋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 , 开始进行保护和维修 。围龙屋作为客家的特色民居 , 也渐渐被开发为旅游资源 , 以吸引游客 。
- 客家俗语:老地变后土
- 赣南客家狮头风帽
- 客家人的保护神:三山国王
- 江西兴国山歌与客家跳觋的风俗
- 江西兴国山歌与客家民俗
- 客家谚语趣谈
- 客家名菜捶鱼
- 广东大埔客家生活习俗
- 广东平远客家先贤程旼
- 四川成都十陵客家婚嫁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