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兽的来历及寓意
脊兽就是中国古建筑屋脊上排排站的那些小宠物们,那么问题来了,常说的“五脊六兽”是什么?这些脊兽有哪些意义和学问呢?这要先从中国古建筑中多种多变的屋顶说起,想必大家都见过各式各样的古建筑和仿古建筑,大到故宫,小到公园里的亭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这些建筑物的屋顶形式却多种多样 。
还有很多样式,包括变体,这里不一一列出了,我们从建筑等级最高的庑殿顶说起 。
庑殿顶,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一条正脊加上四条垂脊,这就是五脊 。这些小兽通常摆放在这些脊上 。关于建筑上神兽的使用,清朝规定,仙人后面的走兽应为单数,按三、五、七、九排列设置,建筑等级越高,走兽的数量越多 。
一般建筑上是三个,两边加起来就是六个,所以就叫作“五脊六兽” 。交泰殿是皇后在重要节日接受朝贺的地方,有七个小兽 。乾清宫是明清两代帝王的寝宫,在脊上就排列有九个走兽,按理是最高等级 。但太和殿的地位显然比乾清宫更为显赫,因此在太和殿的脊上多设了一只神兽——行什,它是能飞的猴子,可以通风报信 。脊兽为十个,是最高等级 。而在全中国只有故宫太和殿屋脊上的神兽可以十样俱全 。在太和殿屋脊上的十个小兽,从前到后依次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狎(xiá)鱼、狻猊(suānní)、獬豸(xiè zhì)、斗牛和行什(xíng shí) 。太和殿的屋脊之上,在十个小兽最前面,有一个人形象,这就是骑凤仙人 。仙人走兽的数量和故宫建筑的等级有关系,从字面意思看,仙人走兽主要分为骑凤仙人和走兽两部分,而每一个走兽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意味 。每一个小兽都有他们自己的来源及意义,并非空穴来风 。
仙人又称真人或冥王 。据说这位仙人是齐闵王的化身,东周列国时的齐闵王,被燕将乐毅所败,仓皇出逃四处碰壁,走投无路,危急之中一只凤凰飞到眼前,齐闵王骑上凤凰渡过大河,逢凶化吉 。还有另一个版本,传说中这位仙人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其关系往上爬 。但才能有限,姜子牙便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了 。”古代的建筑师根据这个传说,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
宫殿建筑上的吻
吻,也称“正吻”、“大吻”,是明清时期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为龙头形,龙口大张咬住正脊 。而在当时的南方有些地区则将之称为“鳞尾”,与大吻的做法有一些不同之处,如,尾部卷曲时不并拢,或在边缘加有许多花纹等 。
根据现存资料来看,吻最早出现于汉代,如,汉代的石阙、明器上就有“吻”的形象,不过,其形象与现今所能见到的明清时期的吻有很大差别 。汉代的“吻”大多是用瓦当堆砌的翘起的形状,尊贵的建筑中则多用凤凰、朱雀或孔雀等 。由汉代至清代,“吻”有一个不断的发展过程,并且在工艺上也是越来越精美、生动 。
南北朝时期及其以后,鸱尾逐渐代替了汉代的朱雀等形象,成为正脊脊饰的新样式 。郦道元在《水经注·温泉》中就有“广兴屋宇,皆置鸱尾”的记载 。鸱尾,原是一种鹞鹰 。看来,这一时期的鸱尾还保留有一定的鸟的形象,也就是说,虽然它由汉代的朱雀发展而来,但是还有一些朱雀的影子 。
中唐至晚唐时期,鸱尾发展演变成带有短尾的兽头,口大张,正吞着屋脊,尾部上翘而卷起,被称为鸱吻,又叫蚩吻,据明代李东阳《怀鹿堂集》记载:“龙生九子,蚩吻平生好吞 。今殿脊兽头,是其遗象 。”明人认为蚩吻是龙的儿子,而龙生于水、飞于天,人们将它放在屋脊上既是装饰又有兴雨防火的寓意 。鸱吻在故宫太和殿有非常典型的体现 。
仙人走兽的意义
首先,它们象征着“稳稳的幸福” 。仙人走兽脊饰,因其在清代官式建筑上高频率地出现,以及严格的使用制度而被看作是中国古代建筑哲学非常典型的图式 。依次排列的蹲兽多来自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它们各司其职,从物理和精神层面上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固,寓意着生活的安定与美好 。
其次,屋顶没它们就不稳 。象征“稳稳的幸福”的屋脊上的神兽,可远远不止寄托美好的愿望那么简单,实际上,这些神兽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构件,没有它们,建筑可真的会不稳的 。
宋代的房屋建造者们出于对建筑造型变化的追求,将屋顶坡度较之于前朝有所加大,大胆使用减柱法,以形成“反宇飞檐”的夸张效果 。在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等屋顶形式中,“戗脊”倾斜角度导致了屋脊角梁上铁钉使用的必要性 。
正脊和垂脊内部都有一个贯串的铁链,两端固定在鸱尾或垂兽内部的大铁钉上 。这铁链有效地加固了屋脊 。鸱尾和垂兽本来是保护铁钉用的,后来变成了很美的装饰品 。
垂兽前面的仙人走兽的起源也是这样的,它们之所以排得比较密,是因为这一段没有铁链,不得不逐个把很重的脊瓦用铁钉钉在角梁或大椽木上 。
这些用以固定屋顶的铁钉上的钉帽,就是我们熟知的屋脊上的神兽 。宋人想象力、诗情和细节并重的审美潮流、琉璃技术的成熟,使得用以稳固累叠的琉璃瓦的钉帽被塑造成生动活泼的仙人走兽形象,并逐渐形成规模 。
古代匠师推敲的巧思
庑殿垂脊在兽前、兽后分别采用厚脊、薄脊的做法也是大有用心的 。官式做法规定垂兽的位置应对准大木构架的正心桁 。这样,在庑殿顶的正立面图上垂兽恰好对准角柱 。兽后部位都在角柱以内,结构上便于支撑,因此垂脊相应做得厚重些 。而兽前部位已悬挑于角柱之外,结构上属于悬臂受力,垂脊就不宜搞得过于厚重,因而在形象处理上就显著地减薄脊身,通过仙人走兽的点缀,使兽前垂脊显得较为轻巧 。这里充分体现了建筑形式与结构逻辑的完美统一,从中可以领略古代匠师对屋顶程式的推敲达到何等细腻、何等精到的程度 。
处于屋顶最高点的鸱尾,原本只是正脊与垂脊的交叉节点 。由于所处地位的显要,把它做成了鸱尾的形象,不仅取得轩昂、流畅的生动形象和优美轮廓,而且揉进了“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的神话传说,寄托着“厌火祥”的深切意愿 。后来鸱尾逐渐演变为鸱吻,最后定型为龙吻 。
【古建筑屋脊上为什么要放这些小怪兽】 这个龙吻同样蕴涵着龙能降雨消灾的语义 。即使像龙吻背上的剑靶那样小小的配件,也被赋予一定的文化语义,被说成是为防止脊龙逃遁而特地用剑插入龙身把它镇住的 。其实这个剑靶也是构造上的需要,龙吻背上需要开个口以便倒入填充物,剑靶是作为塞子用来塞紧开口的,只是把这个塞子似的构件附会脊龙的象征或剑靶的形象而已 。
- 匾额 门楣上的文化瑰宝
- 北京的称谓及由来
- 藏族在牛轭上挂红色牛尾巴的习俗传说
-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 浙江建德九姓渔民水上婚礼
-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
- 山西平顺虹霓村 悬崖壁上的古村落
- 上海市|大数据“扫黄”精准打击犯罪
- 美的|疫情没影响到挣佣金?美团上一季度外卖变现率预计同比再创新高
- 湖北华中屋脊神农架名称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