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山东即墨马山“济公井”的传说】 当年,在马山玉皇庙东南面的山谷中有一口古井,名叫丹泉井,后来,当地人都叫它“济公井” 。此井到底有多深,人们说法不一:有的说有三十二庹(tuǒ)井绳,有的说有七十二庹(tuǒ)井绳,还有的说,当年有一个放牛的牧童为了测试丹泉井有多深,便采山上的葛藤接起来沉入井下丈量 。结果接了一根不见底,再接一根还是不见底;接了一天不见底,明天再接仍然不见底,最后竟在东海边的山洞里露出了葛藤来 。那么,为什么丹泉井又叫做“济公井”呢?
清朝初年,有一个叫李常明的道人来到马山,此人道行高、法术广,人称泥丸仙师 。他见马山形似马鞍,风水极好可惜山上旧有庙宇大都荒圮,便立志重修马山庙宇,再振道门仙风 。于是便不辞劳苦,云游四方,广求善缘,日积月累化得很多银两 。建庙的砖瓦石块、人役工匠当地都有,只是缺少木料 。于是,他便嘱咐徒弟看家,自己带上银两到南方采办木料去了 。
数月后,李仙师回到马山,徒弟们见他空手而归,问道:“师父,买到木料没有?”李仙师说:“买到了,过几天就会运到 。你们每天到丹泉井去看看,见井里漂上了麦糠,木头就运到了 。”徒弟们听后每天到井边去察看,就是不见井中漂出麦糠 。又过了儿天,一个小徒弟看烦了,心想:师父也真痴心,井里哪会出来麦糠!这天,他便偷偷地往井里撒了一把麦糠,忙跑去票告师父:“师父,井里漂上麦糠来了!" 李仙师一听,赶快召集众徒弟及人役工匠到井里捞木头 。人们个个不信,只是不敢违背师父之命,不得不跟着师父前往罢了 。来到井边一看,见井内果然漂着麦糠,众人都说真是神气,小徒弟却在心中暗笑 。不一会儿,井中突然冒出了象云雾一样的水气,随即一根根一抱粗的大木头便随着水气冒了上来,惊得众人目瞪口呆 。只半天工夫,冒出来的木头就象小山一样堆了一大堆 。小徒弟高兴得直蹦高儿,喊道:“师父够了,修庙的木头够了!”这一喊,井里的水气消失了,木头也不往外日厂 。就这样,李仙师用井里胃出来的木头,正好修建了马山后坡的平安殿诸殿宇和前坡的玉皇庙 。
丹泉井捞木头的奇闻传出后,人们无不赞扬李仙师神通广大,都称他为“活济公” 。因此,当地人就把马山丹泉井叫成“济公井”了 。
注:顺治五年(1648年)道人李常明及王真先后来至马山,四方募化,兴建庙宇,重整道场,成为马山道教之开山始祖 。
庹,汉字,读作tuǒ,指中国一种约略计算长度的单位,以成人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为标准,约合五市尺 。
- 山东即墨苗禅的雨绳的传说
- 山东即墨的蝈蝈笼水煎包
- 山东即墨大夫传说故事
- 文庙 山东即墨孔庙
- 山东即墨:清代盛极一时的马山道教
- 山东即墨城隍庙与城隍信仰
- 山东青岛即墨老酒
- 山东最美古村落:威海烟墩角
- 山东泰安的民风民俗
- 山东曲阜孔府大门楹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