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东川《彝族神鼓》不一样的舞蹈文化


昆明东川《彝族神鼓》不一样的舞蹈文化

文章插图
一群身着华丽民族服饰的女性和上身赤裸的男性击鼓而歌,伴之以舞 。尤其是进入高潮后,舞场中心“篝火熊熊”,一位扮作“火神”的俏丽女孩单手倒立从“火苗”中冉冉升起,双腿不断变化,身体纹丝不动,令人叹为观止 。
这就是东川区彝族神鼓中的一个片段 。整个鼓舞绘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彝族风情画卷——彝族人民的劳动之乐、生活之乐和人生之乐 。
凭借这幅画卷,东川彝族神鼓舞获得了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而民间文艺“山花奖”与戏剧“梅花奖”、电视剧“飞天奖”、舞蹈“荷花奖”、音乐“金钟奖”等同,是文艺界的中国政府最高奖 。
他们世代在高山河谷间生产劳作,繁衍生息 。熊熊燃烧的烈火,美丽的日月山川,雄奇高山河谷,欢快的歌舞,伴随着他们的劳动和生活,一代一代,繁衍生息……火把节、酒歌、情歌、打歌、迎亲、哭嫁、跳菜、姑娘房、赛装……

昆明东川《彝族神鼓》不一样的舞蹈文化

文章插图
一、彝族神鼓的起源
在Internet中键入“彝族神鼓”,可以搜索到上千个关键词,而键入“东川彝族神鼓”可以搜索到上百个相关的条目 。东川“彝族神鼓”不满三岁,却像古代传说中的神童一样,赋有太多的传奇经历和动人色彩 。它一路走来,让周围的人群不自觉地睁大眼睛,立起耳朵;它从东川站起,又一步一步走出东川,走向昆明、山西和北京,走上了全国的舞台,让人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云南,了解东川再就业特区;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东川“彝族神鼓”,关注东川再就业特区 。
东川“彝族神鼓”,是“群众”集体智慧的成果 。最初,东川区歌舞团的在职年轻演员去昆明《云南印象》为期二个多月的演出,这让他们有了展示自己机会和积累经验的舞台,让他们看到了市民的文化热情——“原生态”开始深入人心 。
“云南映象”的火热,激发了东川区歌舞团演员强烈的创作热情,促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东川“彝族神鼓” 。正是有了共同的“理想”,他们放弃了在昆明公演的大好机会,全部回到了东川区歌舞团,开始全心全意投入集体“创作” 。

昆明东川《彝族神鼓》不一样的舞蹈文化

文章插图
二、整合重构
2002年6月,黄永坚团长组织召开了东川区歌舞团全体职工大会,向大家表露了自己的心声,结果和大家不谋而合 。他们分四个队先后六次深入到法老和阿旺两镇的彝族村寨去收集素材,先收集后整理加工 。
他们没有任何补助,交通不方便,设备简陋,全团只有一台录音机,其他大多都要靠团里的老师现场向老乡学,要在段时间内要把这种“原生”的文化一模一样地带回团里,难度比较大,而且时间也比较紧,任务艰巨 。
通过两个月的艰苦努力,收集整理了很多素材,有彝族服饰、歌舞、习俗等等,如何把这些原始的素材全新整合重构,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课题 。团里的老师分组对素材进行再加工,最后挖崛整理了三项:彝族服饰和刺绣;彝族民族民间歌舞—法者跌脚舞;民间祭祀舞蹈—“祭火神” 。
东川的彝族服饰和刺绣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很深的民族文化底底蕴,手工刺绣品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
在当地,小姑娘们从十一、二岁就开始学做针线,绣花、缝衣服,一套衣服要做4、5年,最后就穿着这套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衣服出嫁,不会绣花缝衣的姑娘嫁不出去 。演员们现在穿的衣服就是她们亲手缝制的 。东川一带的彝族小伙子中,盛行着一种习俗,这就是在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穿上一件能够显示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的火草褂子 。每年的夏秋之间,这里高高的山坡上和深深的箐沟里都会生长出一种植物,这就是火草,只要将它的叶片根部一层极为柔软的白色纤维毛轻轻地剥离下来,就能捻成细细的线,并用它织成布,最后缝制成一件色白而微黄,洗后晒在太阳下会闪耀光泽的褂子 。这种褂子的特点是保温性能很好,穿起来柔软而舒服,而且十分牢固 。要想缝制这样一件漂亮的火草褂子,必须为之付出巨大的劳动并花费无数的心血,单是去采集千万片火草的叶子就得跑遍“九山、十八箐”,更别说再将那白色柔软的纤维毛剥下来,然后再花无数个工把它纺成线,织成布了 。从采集火草叶片到缝制成褂子,大约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难怪彝族青年们并不把它仅仅看作是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把它视为表现自己勤劳品质和聪明智慧的象征 。

昆明东川《彝族神鼓》不一样的舞蹈文化

文章插图
彝族民族民间歌舞—法者乡跌脚舞,具有原生、古朴的特点,反映了当地彝族居民的生产、生活,已经在2005年申报年里,申报区、市级民族民间保护项目,将这种古老的文化传承下去 。
豪爽的彝族人说:“为人不跳乐,白在世上活”;“有嘴不会唱;有脚不会跳,俏也无人要”;他们还有许多生动的说法:“太阳出山来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湿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脚”;“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起了黄灰做得药”……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节拍,铿锵的四弦声、笛子声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动,妙趣无穷 。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围在篝火边,弹着四弦,唱着等曲子;之后,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开始斗“蹄壳”(鞋子),互相用脚去碰对方的脚,进行试探;聚会的高潮是跳一种摹仿各种动物交尾、男女青年身体亲密接触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点水”、“鸽子渡食”、“蚂蚁走路”、“银瓶倒水”、“鹭鸶拿鱼”、“虾蚂虫扭腰”等;接着小伙子开始“抢姑娘”,到密林中幽会…… 。“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彝族人极为喜爱舞蹈,人们说:“听见四弦响,腿杆就发痒” 。
民间祭祀—“祭火神”鼓舞 。东川曾经是彝族先民生存、繁衍的栖息地之一 。在彝族先民的观念中,“神灵”无处不在,具有超凡的神力 。火作为自然现象,是一种既造福于人,又给人带来灾难,并具有人无法战胜的“神灵”演化物 。祭火神就是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中规模较大的一种祭祀活动 。表现东川彝族先民祭火神时,在族中最有威望的毕摩带领下,全体族人身着节日盛装,团团围住场中大火,击鼓而歌,伴火而舞,请出“火神”赐福于彝人民,祝愿彝家山寨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鼓点难度大,变化快,有一定的艺术水准 。反映彝族人民团结一心,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心情 。
2003年10月,他们通过三次考试招收了20多名学员来到团里进行专业培训和辅导,团里专业较强的老师分专业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辅导,集中强化培训 。从课程上可以看到他们紧张的生活,从周一至周六排满了基训、民间舞、普通话、声乐演唱、视唱练习、乐理基础、排练等等 。加之文化偏低(最高初中,最低小学),他们付出的艰辛就可想而知了 。这艰辛里还凝聚着老师的汗水,一个音符、一个动作都要耐心地指导或示范 。
最终具有当地彝族浓郁文化色彩的鼓舞编创出来了,以东川彝族“祭火神”的鼓舞文化作底蕴,编排出了“彝族神鼓”,鼓点难度大,变化快,有一定的艺术水准 。演员招来了,可是鼓还没有着落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无法给予他们援助 。歌舞团的演员们只好咬紧牙关,走“先开发,投入市场,市场认可,继续打造”的路子 。他们买来材料、请来师傅,在教室里白天排练、晚上做鼓、鼓架,不到十二点不休息,决心把《彝族神鼓》的梦想进行到底……
几个月的辛劳,三十多面鼓做成了,节约经费达10万余元 。可是鼓面的牛皮由于打击方法不正确,极易破损,修复起来特别困难 。他们又想出了另一个高招,把一块木板钉上橡胶片,粘上一块海绵,再用绳子固定在鼓面上用于排练时击打,这样既保护了鼓面,又不影响正常的排练,鼓棒都打断了几对,海绵都换了无数次,就是这样的每天反复练习,在铿锵的鼓声中一步步前进 。

昆明东川《彝族神鼓》不一样的舞蹈文化

文章插图
三、梅花香自苦寒来
有志者,事竟成 。2004年三月,东川歌舞团精心打造的《彝族神鼓》出炉了,初次亮相,就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五月在“2004昆明国际旅游节全国民族民间鼓舞邀请赛”中以0.01分之差负于冠军队“山西运城”队获得了大赛银奖;之后九月在昆明市举办的“建设现代新昆明社区文艺汇演”比赛中东川的鼓舞节目“劲鼓阵阵扬风帆”喜获一等奖 。
经过近半年再加工,东川“彝族神鼓”参加第二届昆明国际民族民间鼓舞大赛,获得了第一名 。接下来的日子阳光明媚,2005年10月17日应邀参加山西的鼓舞大赛,获得山花奖入围奖第一名,同时获得了优秀节目奖,两项国家级奖 。演员们还利用散发节目介绍书和演出等形式,加强文化交流,宣传东川再就业特区优惠政策,扩大东川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东川再就业特区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
四、获奖感言
获奖以后,云南省文学联合会副主席张维新说:“这鼓舞让观众兴奋,是真正的原生态 。东川的鼓气势大,打起来舞姿好看,唱起来歌声动人,让我有新的感觉 。”
【昆明东川《彝族神鼓》不一样的舞蹈文化】 一场鼓打下来,专业演员李雪瑶说,虽然很累,但对面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我觉得心里特高兴,那种成功的感觉特棒,再多的汗水、再累我也觉得值得;来自法者乡蚂蟥箐村的彝族演员苏照祥说,我们来到这里,从不懂到喜欢,现在已经爱上了打鼓的生活,每一次比赛下来都有新的感受和经验 。
六十余场演出和经久的掌声已经飞逝,对于真正的成功者来说,成绩只属于一闪而过的光芒,更多的喜悦和辉煌还在前方 。虽然经费短缺和编创人才欠缺等困难仍然存在,但只要他们心中的风帆不倒,东川的《彝族神鼓》就不会停泊 。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这美妙的鼓声将飘过更广的天空,给世界带来更多的震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