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智慧气象实现“风云可测”

党的十八大以来 , 我国气象工作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 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 , 围绕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持续优化气象服务供给 , 稳步提升气象信息化水平 , 积极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 成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护佑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保障 。
筑牢防灾减灾首道防线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 , 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明显增多、强度明显增强 , 越来越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 应对过程中 , 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综合防灾减灾机制高效运转 , 自上而下紧跟天气形势的气象服务部署迅速展开 , 为综合防灾减灾救灾抢出时间 。 比如 , 在台风来临前 , 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先知系统已上新台风专版 , 协助城市大脑预判风险 , 以便高效部署居民紧急转移 。
“气象服务的质量效益直接关系人民安全福祉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必须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 不断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 有效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 切实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表示 。
为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 气象部门加快增强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风险防控能力 , 以全国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为基础、区划为支撑 , 全面评估我国气象灾害风险、承灾体脆弱性和综合减灾能力 , 开展区域多灾种并发群发、灾害链特征分析 , 形成全国气象灾害防治区划和建议措施 。
面向基层 , 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已实现所有县(区)覆盖 , 全国乡镇自动气象站也实现全覆盖 , 60.6万名气象信息员奔走在乡村一线 , 持续开展全国综合防灾减灾示范社区的实地检查和评定工作……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成效初显 , 应急减灾能力稳步增强 。
从推进极端天气监测预报预警到狠抓流域气象服务 , 从应用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到完善预警联动联防机制 , 从推进西南地区等区域补短板强弱项到守护大城市安全运行 , 气象服务几十个部门近百个行业 , 覆盖亿万用户 , 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80.2% , 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达92.8分 , 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公众接收率达95.1% , 充分发挥了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
厚植气象科技创新沃土
为推动气象更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 , 气象科技创新铢积寸累 , 厚培“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沃土 。
气象观测是预报的基础 , 也是实现预报精准的前提 。 我国现有气象观测站超过7万个 , 乡镇覆盖率达100% 。 其中 , 242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实现观测自动化、数据精准化、综合判识智能化 , 观测频次比人工观测提高4倍至8倍;7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组成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 , 成为知冷知热的“百姓星”、自主创新的“争气星”、服务全球的“中国星”;200余部雷达与100余个探空站、大型无人机等组成协同观测阵型 , 从高空视角俯视大地 , 密切监测天气发展变化……
在天气复杂程度日渐升级的同时 , 数值预报业务支撑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 成为预报精准的底气 。 截至目前 , 我国强对流天气预警时间提前至38分钟 , 暴雨预警准确率达89%;台风路径24小时预报误差缩小到65公里 。 从短时临近预报到短期预报再到中期和延伸期预报、气候预测 , 预报预测业务体系全方位升级 , 小到捕获雷暴大风动态 , 大到预测未来天气趋势 , 无缝隙预报预测能力逐渐增强 。
作为预报业务“大厦”的地基 , 气象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 中国气象局建成高速气象网络、海量气象数据库和国产超级计算机系统 , 形成“云+端”的气象信息技术新架构 ,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得到应用 , 气象信息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 其中 , 我国第一代全球大气/陆面再分析产品(CMA-CA)投入业务应用 , 对降低我国气象业务科研工作对国外数据产品的依赖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 气象实况分析产品分辨率由5公里升级为1公里、每小时发布一次 , 为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山洪地质灾害预警、基于位置查询天气实况等需要高精度数据的领域提供了更可靠的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