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比芯片垄断更棘手,清北2万人才流向美国,2家中企出手打破局面

芯片|比芯片垄断更棘手,清北2万人才流向美国,2家中企出手打破局面

文章图片

芯片|比芯片垄断更棘手,清北2万人才流向美国,2家中企出手打破局面

文章图片

芯片|比芯片垄断更棘手,清北2万人才流向美国,2家中企出手打破局面

文章图片

芯片|比芯片垄断更棘手,清北2万人才流向美国,2家中企出手打破局面

文:十夏

中国在芯片领域存在的短板 , 是毋庸置疑的 , 我国的芯片大部分需要从其他国家进口 。 据数据显示 , 2022年前四个月 , 我国芯片进口规模已达1860亿片 。 而2021年全年进口芯片规模6354.8亿片 , 2021年 , 芯片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 , 是石油的两倍多 , 进口额近4400亿美元 , 约合人民币2.8万亿元 。

2021年我国GDP为114万亿元 , 芯片进口额占GDP比例接近2.45% , 这一比例远远超过了我国的军费预算!另外 , 我国每年进口集成电路的金额占我国全部进口金额的16% , 也就是说每进口6块钱的商品中 , 就有1块钱是芯片 。

我国半导体自给率仅为36% , 而根据中汽协2021年的数据 , 我国汽车芯片自给率更是仅为5%左右 , 这也就是为什么上海疫情爆发后 , 多家汽车主机厂因缺少芯片而停线的原因所在 , 太过于依赖进口芯片 。


在意识到这样的短板后 , 国内各大企业都在不断努力 。 目前 , 在芯片领域我们也已经有了相对的解决方案 。 国内芯片产业链也日趋完善 , 国内半导体领域也迎来了黄金爆发时期 。
国际半导体协会正式发声 , 表示到2022年底 , 全球将诞生29座全新的芯片晶圆代工厂 , 其中中国代工厂数量达到16座 。 这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未来的发展来讲 , 无疑是个好消息 。

事实上 , 在中国的半导体领域 , 除了起步晚、基础薄弱之外 , 人才流失是最根本的原因 。 数据显示 , 全球排名前六的材料科学家均为中国人 , 但均未在内地工作 。 经常关注半导体行业的人可能会发现 , 很多顶级半导体公司 , 比如AMD、英伟达等负责人都是华人 。
数据显示 , 国家培养的大约25万名人才都在美国硅谷工作 。 过去几十年 , 有超过2万的清华北大优秀毕业生选择出国 , 去往硅谷工作 。 有机构预计 , 到2025年中国芯片领域人才缺口将达到30万人 。

对我们来说 , 留不住人才成为了我们最大的遗憾 。 试想一下 , 我们花费高价从国外买来的芯片 , 最终却发现是有我们花费巨资所培养出来的顶尖人才所制造的 。 这些去往海外的人才 , 本可以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建设过程中的中坚力量 , 但由于种种因素 , 他们成为了中国的“竞争对手” 。 这也反映出 , 我国在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的培养和留用方面是短板 。
首先 , 高校没有特别重视人才的专项培养和实践指导 。 集成电路本科生毕业后往往很难进入对经验要求较高的芯片行业 。 社会培训和企业培训体系也不健全 , 导致集成电路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最终会因为就业难而选择转行 。

其次 , 相比动辄月入十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互联网以及金融行业 , 集成电路行业的薪酬并不高 。 根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显示 ,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平均税前工资仅为12326元/月 ,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才流失率 。
面对人才短缺的严峻形势 , 我国已经开始调动各路资源开展行动 。 在国家层面 , 有关部门在原13大学科基础上增加了交叉学科类别 。 同时 , 将原属于“电子科学与技术”下二级学科的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设置为一级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