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是如何将一副好牌打稀烂的?( 四 )


既然是新造车 , 那就得体现出自己的“新” , 在这方面蔚小理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 蔚来对用户的极致服务、小鹏在智能科技上追求极客形象、理想打造用户为中心的完美产品 , 他们已经在用户心中建立了能够形成共识的品牌认知 , 而威马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吧 。
现在威马最大的倚仗是背后以百度、腾讯为代表的投资人 , 可是 , 百度和腾讯投资的公司实在太多 , 导入威马的资源有限 , 反向思维一下 , 将蔚小理的投资人列表拉出来 , 实力也不弱 。 投资人并不能成为威马的核心竞争力 , 因而威马在本质上与那些已经死掉的造车新势力并没有太多不同 。
原苹果CEO斯库利曾总结过商业竞争的一些共性:当某个领域发展成熟后(而不是群雄争霸时期) , 一般容不下三个以上的主要竞争者 。
比如在饮料行业有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经典对决 , 后面跟着的“小弟”换了一茬又一茬;快餐行业麦当劳与肯德基的针锋相对 , 近两年插入了汉堡王的新故事;中国电商平台有淘宝、京东与拼多多三家的明争暗斗 , 贡献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商业历史……
回到新能源车赛道 , 技术切换的历史机遇给了造车新势力入局造车的机会 , 蔚小理凭借着在资本层面率先突围上市 , 同时2021年销售上的狂飙 , 几乎撞线“生死线” , 基本可以视为已成功“上岸” , 随着王兴预测的3+3+3+3格局的稳定 , 新造车接下来的故事将向争夺行业老大的方向发展 。
于威马而言 , 已然错过了新造车发展的黄金窗口期 , 正在被时代所抛弃 , 继续融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即便此次港股IPO闯关成功 , 其前途仍然难卜 。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曾在一次论坛的演讲中分析过特斯拉的市场表现 , 特斯拉卖得好不是因为智能化原因 , 是品牌价值的原因 , “我认为这叫技术时尚型消费 , 现在不开个特斯拉、不体验下它的智能觉得有点土鳖” 。
对产品“技术时尚”体验的总结与归纳正是威马所缺 , 这也是威马能够实现翻盘的关键 , 但在此之前 , 威马得先找到重回时代轨道的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