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以星空大海为征途”,高校冷门专业天文学升温了吗?( 三 )


马潇汉也介绍 , 事实上 , 本科期间天文学与物理学有很多相同的课程 , 且天文学本科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并不会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低太多 。
经历了大学期间的计算机、数学课程等各方面的训练 , 也有不少天文学的毕业生最终选择成为程序员或金融分析师 。 根据《2021年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就业质量报告》 , 南京大学的天文与空间学院的2021年毕业生数据显示 , 本科毕业生境内外升学深造占比超七成 , 毕业研究生签约就业占比超六成 , 总体来说选择升学深造的约一半左右 。 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多选择事业单位(含高等教育单位、中初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和企业单位 。
国内天文学教育发展 , 长线学科逐渐升温
天文学与数学、物理学相比 , 尽管都属于基础学科 , 但是存在感一直较低 。
我国天文学教育起步较晚 , 尤其在天文技术与仪器方面与国外尚有差距 。 马潇汉表示 , 基础学科的发展需要一代一代的学术传承、百年尺度的学术环境积累 。 我国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毕业于1983年 , 研究生培养也较为年轻 。 目前 , 我国开设天文学本科专业或成立了天文系的高校仍不足二十所 , 大部分学校专业开设不全 。
同时 , 天文学作为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学科 , 需要研究者了解并参与到实测中 , 因此教育、科研的发展非常依赖于观测设备和仪器 。 早期中国的天文学研究者要靠申请使用其他国家的望远镜 , 或者从网上下载别国望远镜公开的观测数据 。 我国近些年才有两米级口径的光学望远镜 , 在天上的望远镜目前也还只有‘悟空’号一个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教授袁业飞对澎湃新闻表示 , 有了自己的世界领先的望远镜 , 就能够做出世界领先的成果 。 比如现在‘天眼’不断地有世界领先的成果发表 。
除了天眼 , 诸如羲和号、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等更多天文和空间项目的建成 , 也进一步增加了对天文学人才的需求 。 2014年郭守敬望远镜、500米射电望远镜FAST等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深空探测工作不断推进 , 科研人才的缺口初步凸显 。 随后几年 , 更多大科学装置收集的海量数据也亟需大批优秀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去分析 。
近几年 , 国内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加大 , 新的学校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 , 许多国际青年学者也选择回到国内高校任职 , 基础科学领域发展的速度很快 。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于《中国国家天文》撰文称 , 从1999年至2020年 , 国内平均每年增加一所高校成立天文系 , 全国天文专业本科招生数从1994年的28人增长到了2018年的208人 。 2018年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原有五个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 , 增加了天文学等12个学科 , 让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天文学更加受到了重视 。
同时 , 部分高校通过与天文台合作的方式实现科教融合 , 如紫金山天文台挂牌成为中国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单位 , 使得中国科技大学能够与其共享天文设备与天文技术方面的人才 。
另外 , 袁业飞谈到 , 过去 , 天文学作为一门长线学科 , 掣肘其发展的一直是资金问题 。 天文是一个非常基础、非常‘没有用’的学科 , 短期内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 相较而言 , 应用性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更高 , 能从企业获得投资 , 更多吸纳社会资金 , 而基础学科则几乎完全依靠政府资金支持 。
但在袁业飞看来 , 这并不表示天文是一个真的无用的学科 , 天文学的发展能够带动许多有用的技术 。 蔡一夫也举例介绍 , 目前手机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CMOS的前身CCD , 最早是因为天文学的光学成像需求而发展出来的 , 因相机镜头而知名的蔡司公司最早也是做天文望远镜的 。 袁业飞补充 , 建造天眼所用的拉索技术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的建造 。 由于天文对技术的要求极高 , 其技术成果能很容易地转化于民用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