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2021青年消费调查报告:我们总结了7个趋势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T财经(ID:DTcaijing),作者唐也钦、阿米,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图虫。
最近,年轻人的消费生活又起了一些波澜。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提前预定2021年度消费圈现象级爆款,大家恍然回到了脑白金和步步高的黄金年代。
“听众朋友”十分买单,纷纷高调示爱,“你不嫌我穷,我也不嫌你low”。主题曲刷爆全网的同时,截至6月,蜜雪冰城门店数已经接近1.7万家。
围观这个茶饮品牌的爆火,我们有两点好奇:
2021年的互联网,充满了“暴打消费主义”“性价比为王”的情绪,但落实到切实的消费决策中,年轻人的行为逻辑到底是什么?
人人都说这是国货最好的时代,但这个时代的年轻消费者,到底喜欢一个怎样的国货品牌?
6月,DT财经联合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起了“2021年轻人消费行为大调查”。
有必要先说明一下样本情况。本次调研回收的有效样本数为2131份,其中90后(33.2%)和95后(35%)占比最多,女性超过6成(64%),接近一半(47.8%)来自一线城市。
所以,依据本次调研得出的分析结论存在局限性,一定程度上更能反映出“大城市”“青年”“女性”群体的选择与趋势。
基于对上述群体的调研,我们总结了7个趋势,下文会围绕年轻人到底在为什么买单、谁能影响年轻消费者的决策和年轻人如今怎么看待“品牌”这3个命题依次展开。
01“生活中需要”和“性价比”是最重要的决策要素我们在问卷中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希望了解,大家到底在为什么而消费。
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提出消费社会的逻辑:人们消费的不是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象征意义。
但从本次调研收集的答案来看,年轻人出现了“想回归商品和服务使用价值”的趋势。
在回答“购买商品时最主要考虑哪些因素”时,93%的人选择了“生活中需要”,还有差不多一半的人选择了“性价比高”,这是影响消费决策的TOP 2因素。
“生活中需要”这一因素在青年消费决策中的重要性之高,出乎我们的意料。但也有迹可循。
确实有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反思消费主义,思考“买买买”的真正意义。豆瓣“不要买 | 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已经吸引了超过23万组员,倡导“不盲目跟风,不被消费主义裹挟”。
大家对于“活在当下”“限量”“最后一次”等明显的消费主义话术变得敏感。
如今提到超级网红产品/网红店,很容易被套上“智商税”的标签。人们已经十分清楚这背后的套路:先建构意义,再创造稀缺,然后实现消费符号的收割。于是产生警惕。2019年星巴克猫爪杯、优衣库和KAWS联名UT那样的现象级网红产品,近两年已经比较少见。
02如果能提升自己的体验,愿意接受商品溢价年轻人当下的“反消费主义”,不是压制欲望,也不是严格参照无印良品或ins博主的倡导,追求淳朴、简洁和环保,以标榜自己达成了“极简生活方式”——这也是符号式消费。
年轻人要回归“真的需要”。但问题是如何定义“需要”,从调研结果来看,“需要”还没有到“纯实用主义”的地步。
年轻人仍旧在意那些代表“消费升级”的商品特质。他们会为了“质量好”(35.7%)和“颜值过关”(30.8%)而买一件商品。而且,在回答“愿意为商品哪些特质多花钱”的问题时,质量、健康和颜值排名靠前,它们都与获得更好的体验相关。
如果商品颜值能满足自己需要、让自己开心,即使设计繁复甚至有过度包装之嫌,那也可以买,甚至为之花更多钱。当然,也可能会为素雅简洁的设计买单,这取决于个人审美,没有固定模板。
- text|《2021大数据产业年度创新技术突破》榜重磅发布丨金猿奖
- 分成|YY直播:2021年公会和主播分成超50亿
- 智能手机|全球第17位!App Annie报告:2021年中国人均每天用手机3.3小时
- App Annie:2021 年人们平均每天玩手机近 5 小时
- 核桃|核桃编程荣膺“2021中国网·科技企业先锋榜”年度品牌影响力企业
- 恶意软件|报告称 2021 年 Linux 的恶意软件样本数量增加了 35%
- QQ音乐的2021专辑盘点,是如何征服资深乐迷的
- 联想|联想背刺华为,联想也配?
- 在2021大中华区艾菲国际论坛上|玛雅文化施葵:新消费时代,如何助力品牌跑出“破圈”加速度?
- 新快报讯 记者张磊报道 2021年三季度|线上线下双“IQ”赋能,凯迪拉克LYRIQ打造更高维度的用户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