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文俊 通讯员张惠芳 实习生李俊霞7月8日|15项中科院生物技术成果落地武汉 签约金额超1.5亿元

本文转自:湖北日报
本文转自: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文俊 通讯员张惠芳 实习生李俊霞7月8日|15项中科院生物技术成果落地武汉 签约金额超1.5亿元
文章图片
湖北日报全媒采访人员文俊通讯员张惠芳实习生李俊霞
7月8日 , “2022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中科院生物技术专场”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 。 现场1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成功签约 , 签约金额超1.5亿元 。
本文转自: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文俊 通讯员张惠芳 实习生李俊霞7月8日|15项中科院生物技术成果落地武汉 签约金额超1.5亿元
文章图片
中科院为武汉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撑
“合成生物学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 将开辟一个新的生物制造技术世界 , 可能引发颠覆性的产业革命 。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胡黔楠带来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双驱动的合成生物制造源头创新产业化项目”与武汉丽合智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约 。 他介绍 , 这个项目打造了全新的数据驱动型合成生物学创新模式 , 开发了全球最大的合成生物学合成/毒素降解反应/途径数据库 , 以及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数据驱动合成/降解途径理性设计技术系统 , 可帮助企业实现行业内的差异化竞争 , 加速合成生物学产业创新研究 , 从而高效完成“设计—构建—测试”的智能化闭环研发 。
“我们必须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 。 ”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袁志明说 , 近年来 , 武汉分院围绕建设湖北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要科技平台 , 已经组织了23场专场推荐 , 促成130个中科院的成果落地湖北 , 发布成果1600余项 。 中科院武汉分院将以落实新一轮省院科技合作协议为抓手 , 进一步深化与武汉市的科技合作 , 为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的科研支撑 , 切实履行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光荣使命 。
本文转自: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文俊 通讯员张惠芳 实习生李俊霞7月8日|15项中科院生物技术成果落地武汉 签约金额超1.5亿元
文章图片
200余项中科院最新成果发布
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仪式上 , 15个中科院与武汉企业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 同时 , 现场发布了中科院9个研究院所200余项最新科技成果 。
本文转自: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文俊 通讯员张惠芳 实习生李俊霞7月8日|15项中科院生物技术成果落地武汉 签约金额超1.5亿元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水生物研究所所长殷战以“基因编辑辅助构建全雌黄河鲤单性群体研究”为主题 , 从利用雌激素活性物质诱导性逆转构建全雌群体的传统路径、性激素对鱼类性别分化及育性调控、鱼类种源控制研究是水产种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当前雌鲤生殖障碍+恢复采卵法技术路线、鲤科鱼类可控不育技术体系研发的未来等方面介绍了其团队的研究成果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带来的项目“新型高端水果-紫果猕猴桃的新品种与工程化种植体系”受到了广泛关注 。 紫果猕猴桃营养与医疗价值高 , 具有辅助治疗肿瘤、动脉硬化、利尿以及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的功能 。 目前 , 项目团队在该系列品种栽培管理过程中积累构建了标准化、工程化生产技术体系 , 通过工程化种植体系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的成熟度 , 提高商品果率 , 大幅度降低灾害性气候对商业果园管理的风险 , 解决当前水果产业商业化的核心问题 。
本文转自: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文俊 通讯员张惠芳 实习生李俊霞7月8日|15项中科院生物技术成果落地武汉 签约金额超1.5亿元
文章图片
“在科学家创业的时代 , 把产业资本和技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 运用在新的科技领域推动科技成果转换 , 将会迎来具有时代性、革命性的全新机遇 。 ”嘉必优生物技术(武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易德伟表示 ,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 通过与中科院的持续合作 , 在产品、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获得了支持 , 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 希望汇聚更多的人才来到武汉 , 推动更多的技术成果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