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字节用算法对抗云内卷( 二 )


而在去年6月的报道中,字节内部对于是否做「云」讳莫如深。但由于当时并没有过多的ToB经验,再加上向高层汇报时受阻,最终徐哲的想法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离开了字节以后,心怀「云」理想的他毅然决然地仍然走上了电商SaaS工具领域创业之路。
二、后发者的“尴尬”
移动互联网疯狂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互联网巨头们纷纷竭力寻找新的增长点。将C端积累的经验和能力,转化到B端服务企业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字节作为以算法技术实力见长的巨头,加入云计算战场实属意料之内。
但从路径上讲,B端比C端的突破要更加漫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云计算,相比来讲又是一个需要重资金、重资产、持续不断投入的行业。没有金刚钻,就难揽瓷器活儿。
当前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上,阿里云以超过4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着第一的位置。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起步早,投入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并持之以恒地做了10年,才培养了用户习惯。
2009年,阿里云刚刚成立,大洋彼岸的Amazon已经烧钱推出了AWS,而彼时,国内的各大巨头甚至还并不知云计算为何物。
当王坚博士最初在阿里内部说起要做云计算的时候,遭受过排山倒海般的质疑和非议。团队离职率高达七八成,有员工直言他就是个骗子。
而最终正是这个「骗子」的一意孤行成就了阿里云。马云决定此后的10年每年投入10几亿支持王坚做阿里云,终于等到了开枝散叶的那一天,历史数据显示,2015财年阿里云全年收入为12.71亿元,到2021财年营收601.2亿元,7年间增长46倍。
战略方面,阿里走的是基建狂魔路线。一年一度的阿里云大会在赚足眼球的同时,也在不断强调和传输一种概念,即要做未来商业社会和物联网世界的基础设施,希望通过云服务惠及全球的中小企业和政府部门。
而相比之下,腾讯虽然是后来者,但重在打造一个「连接器」,利用微信和企业微信生态,打通C2B社交化连接,在后来的岁月中也慢慢站稳了第二名;
至于“第三朵云”,有人欢喜有人忧,就在2020年第一季度,华为云和百度云接连发生组织架构调整。百度云结合AI推出云智一体模式,华为Cloud&AI;部门尽管一跃成为华为第四大BG,但换将频繁。
从创立到成功,阿里云走了十余年。后起之秀火山引擎也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目前的局势下,在仅存的市场份额中突出重围,这个过程可能时间会很长。
从打法和路径上讲,每个巨头的打法和他的优势领域息息相关。阿里、腾讯、华为等巨头,提供从IaaS、PaaS到SaaS全链路的云服务。
而字节的逻辑则恰恰相反。如果说阿里和腾讯是概念和战略驱动,字节现在展露出的是从实际业务出发,优先发力应用层,再逐渐向底层渗透。正如火山引擎副总经理张鑫所说,字节跳动此时入局To B市场不会走传统的“先云基础设施(IaaS)后搭建应用生态(PaaS+SaaS)”的传统道路,将反向而行。
以火山引擎为例,从技术上就是属于上层的PaaS、SaaS层。这一步一旦走通,或将决定未来字节云的发展。
所谓平台即服务,或软件即服务,好比「叫外卖」或「去饭店吃饭」,拿来即用,较为轻量,而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则更重资产,也是云计算中利润最丰厚最容易建立壁垒的,以现有的优势业务来导流,结合上层的SaaS和PaaS能力帮助用户做增长,最终让用户迁移到字节的IaaS基础服务,字节的云端链路才能更快打通。
目前,阿里云已建立了52 个公有云可用区(网络和电力独立的数据中心),腾讯云有 40 个,华为云有 24 个;字节跳动只在张家口建设了数据中心,但是上海、深圳等云计算需求较大的城市也都在字节的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