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创意学系列(一):概念空间探索的比喻

编辑按
此文转载自低多边形厌氧菌网站psyxel.com的“计算创意学系列” 。 仅做了适合网站的样式修改 , 未做内容修改 。
原文地址:
http://www.psyxel.com/computational-creativity-introduction/
前言
创造力(Creativity) , 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 。 维基百科上对这个词条的总结性解释是:
“Creativityisaphenomenonwherebysomethingsomehownewandsomehowvaluableisformed.Thecreateditemmaybeintangible(suchasanidea,ascientifictheory,amusicalcomposition,orajoke)oraphysicalobject(suchasaninvention,aprintedliterarywork,orapainting).”
“创造力是指某个具有价值的新事物被构造出来的现象 。 这个被创造出来的事物可以是无物理形体的(比如一个点子 , 一个科学理论 , 一首曲子 , 或一个玩笑) , 也可以是物理对象(比如一个发明 , 一个印刷出来的文字作品 , 或者一幅画) 。 ”
从这个定义中就可以看出 , 人们对于有价值的新事物被创造出来这个现象背后的机理是不清楚的 , 或者至少还没有达成共识 。 但他们假定(或者相信) , 一切这一类的现象 , 尽管有着成千上万种不同表现形式 , 背后有一个共同的机理 。 于是人们发明出“创造力(Creativity)”这个词 , 用以意指这些现象背后那个共同的机理 。 而对于这个背后的机理究竟是怎样的研究 , 就被称作是对创造力的研究 。
对于人类创造出新事物这个现象的关注 , 在历史上很早就开始了 , 主要集中在对艺术创作领域的研究 。 不过在文艺复兴以前 , 人们并不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看作是源于人自身的 。 柏拉图曾提出艺术摹仿理论 , 认为艺术创作的本质是对感官事物的临摹 , 因此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创作 。 而在希腊神话中 , 又设置了主司艺术和科学的缪斯女神 , 为创作者们带来灵感——也就是说 , 创作的源动力是外在于人的 , 而不是人自身具有的一种能力 。 类似的理论还有佛教中的顿悟和基督教中的天启 。
计算创意学系列(一):概念空间探索的比喻
文章图片
《阿波罗与缪斯女神们》(ApollounddieMusen)-JanvanBalen(1611–1654)
源于文艺复兴运动的人文主义 , 开始宣扬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不是来自任何神圣领域 , 而就是人自身具有的一种能力 。 到十九世纪 , 人们终于开始严肃地探讨创造力现象背后的机理 , 并且是从人自身之中寻求这种机理的解释 。 自此 , 大量关于创造力的理论 , 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艺术、经济学、语言学等等等等各种各样的学术视角被提出 。
比如说 , 1926年由英国社会学家GrahamWallas在论文《思考的艺术(TheArtofThought)》中提到的孵化理论(IncubationTheory) , 建立了包含四个过程:1)准备(积累相关知识和技能)2)孵化(当思考主体不在有意识地思考要完成的创造任务时 , 潜意识中进行的“思考活动”)3)启发(一个好点子忽然从脑海中冒出来)4)验证(具体化这个点子并验证它的有效性)的创造力过程模型 。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J.P.Guilford则在论文《人类智能的本质(TheNatureofHumanIntelligence)》中区分了收敛型思维(ConvergentThinking)和发散型思维(DivergentThinking) , 并提出创造力源于发散型思维的说法 。 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 , 在这个时期如雨后春笋 。
而这个时候 , 也正是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正式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早期发展阶段 。 创造力作为人类智能的一个集中表现 , 自然也吸引了人工智能研究者的目光 。 早期的人工智能研究者Newell、Shaw和Simon就在1963的论文《创造性思考的过程(Theprocessofcreativethinking)》中提出了将一件作品或者一个问题的解答判定为“创造性”的四个标准:作品或解答是新颖的、有价值的(对创作者或者对整个社会来说)作品或解答呼吁人们打破之前的成见作品或解答是在强大的动力和执念下被创造出来作品或解答是将原本边界模糊的问题或主题进行了更清晰的解读之后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