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举行

7月15日 , 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 付巧妹等20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分子生药学研究团队等5个团队分别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团队奖 。 据悉 , 18年来 , 共有164名优秀女科技工作者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 其中有9位获奖者当选两院院士 , 3位获奖者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表示 , 历届女科奖获奖者为广大女同胞树立了科研报国的光辉典范 , 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女科学家赓续前行、奋楫争先 , 在科技史上镌刻下熠熠生辉的印记 。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介绍 , 此次入选的获奖者有三个特点:一是坚持践行国之大者 , 入选者都在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等各个领域作出较为突出的贡献;二是坚持弘扬优良学风 , 入选者在坚守科研道德底线 , 坚持科研伦理、协同育人等方面都堪为楷模;三是坚持面向科研一线 , 经过重重筛选 , 工作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直面生产生活问题、耕耘在理论无人区的科学家脱颖而出 。
本届获奖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正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 十多年来 , 她始终坚持在古遗传学基础研究领域 , 破译了东亚最古老的现代人基因组、我国四万年来人群的动态遗传历史及东亚特有适应性基因的选择机制等 , 填补了世界古人群遗传历史里所缺失的中国篇章 , 开发了古DNA关键技术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
“我尤其体会到作为女性科研人员在前沿、在一线攻坚克难的价值和意义 。 ”付巧妹说 , “我将以拼搏进取、勇攀科学高峰的巾帼姿态 , 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巾帼行动 , 持续探索 , 秉持永葆好奇心 , 不设限、不放弃的科研态度 , 坚持四个‘面向’ , 为解读当代人类的健康问题提供遗传学依据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研究员侯静一身戎装来到颁奖典礼现场 。 这位英姿飒爽的女科学家深耕高功率超连续谱激光领域并提出一系列全新技术路线 , 实现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国际领先成果 。 她谈到 , 做科研要有家国有梦想、有热爱有坚持、有创新有合作 。
“在中国科研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 , 数以千万计的女性科学工作者活跃在各个科研领域 , 作出了重要贡献 。 我们是科研活动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 也是科学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 世界需要科学 , 科学需要女性!女性大有可为!”侯静的发言掷地有声 。
中国中医科学院分子生药学研究团队是获奖团队之一 , 近年来该团队在中药分子鉴定、道地药材遗传成因、珍稀濒危药用资源生物技术生产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 。 团队成员袁媛表示 , 她和团队将切实把中医药这一宝贵财富发展好、继承好、利用好 , 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 。
【中国青年|第十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举行】中国科协最新统计显示 , 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接近4000万人且增速超过男性 , 成为名副其实的“半边天” , 汇聚了中国创新的巾帼力量 。 采访人员 代小佩